【发改规划】黑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完整文档)

时间:2023-04-18 11:5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黑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规划】黑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发改规划】黑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完整文档)


黑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发展战略,突出发展“十大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带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展望

(一)“十一五”工业调整振兴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工业战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经济总量逐年增加,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部实现,地方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8万亿元,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万亿元,均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实现利税9065亿元,利润5922亿元,分别是“十五”的1.9倍和1.8倍。规模以上企业由“十五”末的2723户增加到“十一五”末的4895户,增长44.3%。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042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004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86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利税2066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利润1072亿元,同比增长25%。地方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到“十一五”末,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实现了翻番,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56.7%、28%和28.8%,分别比“十五”末提高了23个、16.4个和22.9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7%,成为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全省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户数比重由72.4%提高到89%,企业活力明显增强。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力雄厚、主业突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企业达到12家。

——工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围绕发展现代工业物流体系,建设了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等一批规模大、集散能力强、辐射范围广、功能齐全的现代工业物流园区,服务工业发展的运输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围绕水、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建立了多方协调机制。创新融资与担保模式,发挥银团贷款、企业助保金、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功能,为各级各类企业发展提供融资和担保贷款790亿元。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建设了一批覆盖全省的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化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

——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十一五”期间,全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90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利税1873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利润973亿元,同比增长24%。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占全省工业的85.3%、90.7%和90.8%。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促进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新兴产业企业户数84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30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0亿元,占全省工业的10.4%,成为全省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省上下坚持以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在应对危机、保增长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投资增长和项目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全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后劲。全省累计实施工业项目11500项,比“十五”增加了4500项;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075亿元,是“十五”的3.8倍,年均增长32.1%。其中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76亿元,占全省工业的71.5%。

——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联合、企业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工作稳步推进。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森工等6个“校研企合作委员会”服务平台作用突出,技术成果转化和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11家,其中国家级10家。1.5万吨水压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重型数控机床、大型电站空冷系统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创新成果享誉国内外,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等为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器及嫦娥探月工程提供重要部件,汽车、发动机、航空产品等基本形成系列,“龙江制造”地位显著提升。

——节能降耗任务全面完成。全面落实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加强对350户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企业的节能管理,制定了《黑龙江省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节能目标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我省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25户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550万吨标准煤,完成目标计划的15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下降25%的节能目标,5年累计降幅超过30%。炼铁、电解铝、水泥、玻璃、造纸、味精、柠檬酸等7个行业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

——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成效明显,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达到59个,建立了26个公共服务平台,4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涵盖13个市(地)、农垦、82个县(市、区)及270个骨干企业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972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3%,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5%提高到48%,从业人数达到715万人。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能力有效提升。“十一五”期间,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不断深化,全省工业企业围绕着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加强产业技术层级和企业技术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了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省重点监控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明显加强,大部分企业采用OA(办公自动化)和财务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超过60%。涌现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蓝艺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家级企业信息化典型,带动了全省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跃升。

——军民结合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军工高新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加快,军工民品规模不断扩大。飞机、直升机、汽车及发动机、汽车电子、压力容器、改装车等优势产业保持稳步提高,燃气轮机、液化气接收站设备、新型农机、多用途运输车等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化项目迅猛发展。2010年军工民品产值达260亿元,比2005年增长68%。截至2010年年底,民口配套企事业单位取得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的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6.5倍。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工业“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重点行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工业总体实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省工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企业实力增强、效益逐步提升、结构调整加速的良好势头,但也存在着制约和影响工业持续发展的问题,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一是从产业层次上看,高端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产业层次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二是从产业组织体系上看,本地加工配套与集约化发展水平低,资源优势、原料优势和龙头企业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三是从产业改造升级上看,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比重低,在有限的投资中,近一半的投资属于资源型企业用于维持再生产,难以实施脱胎换骨的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的难度和压力较大。四是从产业空间布局上看,差异化发展水平和县域工业比重低,而且布局分散,主导产业趋同,县域工业经济基础差、总体水平不高,缺少对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能力,产品附加值低,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五是从对外开放上看,外向型经济比重低,外向经济拉动不足。

(三)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省仍处于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将发生新的变化,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

从国内看,我国工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通过实施扩内需战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能力持续增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市场化与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从发展趋势看,“十二五”时期将会出现一些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特征。一是经济增长将主要由制造业拉动开始向制造业、服务业双带动转变。二是产业发展开始由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向消费推动和技术创新驱动转变。三是“十二五”时期将是建立我国长期竞争优势,占领重要产业至高点,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四是“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将进一步趋紧,产业升级将面临发达国家的阻碍和发展中国家追赶双重挑战,在国内面临着成本上升和环境资源的双重约束。

从有利方面看,一是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国内外产业转移,将给我省各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和良好环境。跨国公司对我国直接投资活动的技术含量开始提升,我省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配套基础,将成为外商投资新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有利于我省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开发。二是绿色产业在全球兴起,有利于我省保护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升级;绿色产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为我省赶上新一轮产业调整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供了重要契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为我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需求提供了重要机遇。三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为我省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四是国家与俄罗斯及周边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我省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将实现产业上的优势互补。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战略部署,突出“十大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努力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把我省工业经济纳入内生式增长和创新驱动的良性发展轨道,为我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促进就业、扩大出口,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2.坚持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采用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产学研联合步伐,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有效的自主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大力开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和促进消费。

3.坚持统筹协调。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优势产业主导地位,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软件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工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4.坚持产业集聚。按照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群、培育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科学合理布局生产力,加快优势产业区域性集中,突出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完善专业化协作配套体系,加快培育区域经济产业集群。

5.坚持比较优势。依托全省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规模效应。突出重点产业、关键产品,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链。

6.坚持低碳绿色。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开发设计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7.坚持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一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有机互动、资源共享,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三)发展目标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到2015年,全省工业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0亿元,年均增长15%。

——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到2015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000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培育行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2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中心100家;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首台(套)产品100项;推进100个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创新驱动型企业100家。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15年,主要行业落后产能基本淘汰,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局部优势,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的比重达到30%;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明显提升。

——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00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大企业20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大企业集团20户。优势企业和品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工业园区拉动作用明显。到2015年,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煤化石化、生物产业、矿产资源、食品产业等重点产业,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重点,重点支持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链延伸配套,形成产业集群的关键项目,培育10家至20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家省级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培育30家县域重点工业园区,着力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进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园区的投入产出水平,加快建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程度高、商务成本低的高成长型特色工业园区。

——“两化”融合明显提升。到2015年,重点骨干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普遍建立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建立一批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50%以上的中小企业在主要业务环节开展信息化应用。加快推进一批物联网应用工程和云计算中心工程建设。

——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到2015年,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工业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先进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政策支撑体系。全省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8%,年均下降3.9%。

三、主要任务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全面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工业调整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1.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围绕我省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支持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努力打造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和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与国内外高校联系,深化与国外大企业的技术合作,在共建研发机构、共同开发关键技术、联合研究制定新技术标准、联合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互相兼职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发挥好省内科研院所特别是工业院所的作用,推进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对接,开展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

2.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大产学研联合开发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产学研投入机制。发挥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森工等6个“校研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组织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专题对接活动。以战略产品、共性技术、创新集群为载体,紧密结合市场,建立长期有效的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以政府为主导,完善产学研联合创新的创新网络环境,促进创新的上、中、下游的合理分工与联合。建设产学研合作信息共享平台,依托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设服务于产学研联合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提供有关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及时公布有关企业生产、开发技术和产品信息,为产学研各方提供充分的共享信息。

3.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标准战略。围绕产业发展重点,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产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发明创新,支持企业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实现标准制定的突破。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快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积极推动技术标准研制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相结合。

4.建立创新成果应用和转化平台。依托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集聚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和产业化中介服务等功能,打造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平台。依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收集并及时发布技术政策、科技成果、难题招标、新产品介绍和人才供求信息。加大对创新成果工业性试验的扶持力度,依托省内重点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一批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为创新成果的孵化和转化提供支持。

(二)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引导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发挥其技术新、投资省、消耗低、污染少、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优势,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1.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围绕开发品种、提升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等方面,积极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对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工艺条件进行升级改造,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聚,培育产业基地。把技术改造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转变发展方式、自主创新、企业重组和加强企业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2.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资源、科技和产业基础的优势,围绕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原始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机融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发展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聚区,通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工业转型升级。

3.引导技术改造投资方向。按照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导向,定期制定发布我省技术改造投资指南,编制技术改造年度导向计划,组织实施技术改造“双百”工程。组织编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改造行动计划。加强工业投资统计监测分析,健全技术改造服务体系,完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落实支持技术改造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通过争取国家专项、省内配套、地方扶持等方式,加快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建设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三)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本质安全度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优质能源比例,限制煤炭消费总量。突出抓好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行业的工业节能工作,推进重点用能行业工业节能。加快工业节能技术进步和创新,构建工业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和信息传播平台,推进工业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发展模式,继续开展“工业节能全民运动”,以节油、节电和全民节能为重点,加强工业节能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环保知识,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强化能源终端需求管理,完善节能法规建设,实施严格的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全面贯彻国家工业节能各项标准,形成全省的工业节能标准体系。加强政策激励和规划引导,建立工业节能长效促进机制。继续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加快产业园区循环改造,在国家级、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形成闭合循环工业链条。加快节能锅炉、节能电机等产品推广以及余热余压利用。在钢铁、石化、化工、建材、能源等相关行业,促进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国家鼓励的资源认定税收政策,引导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

3.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开发轻质材料、可再生能源、节能家电等低碳产品。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装备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潜力大的低碳技术,实施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推动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以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为目标,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低碳工业体系。

4.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推进节能减排,将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确保实现工业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形成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实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差别排污费等限制政策,加快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淘汰步伐,推进重点领域和企业节能减排。

(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地设施,加快建立宽带泛在融合的信息网络。加强信息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的应用,使其渗透到工业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原料采购、库存管理、市场营销等多环节,全面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面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的新兴网络提供和信息化服务。依托云计算基地城市为中心,培育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企业,建设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推动一批软件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向云计算服务转型,培育和引进云计算产业高端人才。

1.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带动制造业加快升级。深化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企业核心业务的应用水平,推进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围绕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化、过程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管理信息化和商务电子化等6个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信息化应用程度、信息化投入力度、信息化产出效益考核企业的示范效应。探索设立“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确立考核指标和方案,制定“两化”融合评估标准。深入开发及应用“两化”融合关键技术及产品。推广应用工业控制、工业软件和嵌入式系统,加强分布式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驱动执行机构等软硬件产品研制。提升工业控制和集成化、智能化水平,开展产学研用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和嵌入式应用软件,加强嵌入式系统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推进嵌入式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2.推进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带动全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投入,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其向高、精、专、新发展。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引导我省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推进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抓平台模式的创新,重点围绕协同管理设计、工业服务分离、安全节能监测、商务电子交易、数据开发共享和实用人才培训等6个模式,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服务环境,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推进工业软件的广泛应用,带动重点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加快实现高精度、低功耗、微型智能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计算机(IPC)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过程控制系统(PCS)等工业软件应用。实现智能制造过程、虚拟工厂模拟和仿真平台等技术在推广应用上的突破,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实现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带动软件产业加快发展。

(五)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围绕总量上规模、结构上档次、质量上水平、管理上台阶,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扶持发展一批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业,促进我省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

1.大力实施中小企业育成计划。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中小企业育成体系,按照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特点和发展规模,进行培育和扶持。动员全社会力量创办小企业,扶持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每年培育400户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形成企业梯次发展结构。推进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大,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强。支持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吃配经济,建立协调稳定的配套协作关系,提高省内配套水平和能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小企业,鼓励创新型中小企业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担保租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水平。

2.提升中小企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发展方式上变“小而全”为“大协作”,在布局结构上变“小集中”为“大集聚”,在产品结构上变“小品牌”为“大战略”。加快培育功能互补、协作有序、服务体系健全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一批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打造一批产业名市、名县、名镇。重点推进污染集中治理、现代物流、产品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加快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3.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质量检验检测、培训、咨询、技术推广等专业化服务,满足企业多方面、多层次的共性及个性需求。加强创业辅导、人员培训等服务,着力提升中小企业人才、技术和能力建设培训,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法律和政策咨询、财务管理、融资指导、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市场信息等社会中介组织。加快中小企业黑龙江网站建设,不断完善政策解读、技术推广、人才交流、业务培训和市场营销等重点信息服务。

(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建设“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挥中心城市、经济园区、大型企业和重大项目的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依托城市群和产业园区,推进产业向特色工业园区集聚,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为重点,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协调发展。加快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装备、化工、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材料、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汽车制造、轨道交通、核电装备、风电装备、燃气轮机等积极谋划大项目,形成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突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建设,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接续替代产业和循环经济,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煤化工等接续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冶金、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林木产品加工等非煤替代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引导县域工业围绕当地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与中心城市重点产业发展配套产品和“吃配”经济,探索跨县域行政区划的要素流动与产业谋划机制,努力实现资源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培育建设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集中区,依托县域工业园区,形成“一县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

2.推动产业加快集聚。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依托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条,集中优势资源和要素,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装备产业、新型农机装备产业、交通运输装备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矿产经济产业、煤化石化产业、林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创建一批在自主创新、“两化”融合、节能减排、质量品牌等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动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领和带动工业园区整体水平提升。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改善信息网络、污染物集中治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支持各地将产业特色、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支持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证明标志等集体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聚区依法组建行业协会。

3.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工业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镇布局相统一,提高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的工业集约化水平,有序规范限制开发区的工业发展。依托哈大齐地区和牡绥地区城市带及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技术先进、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依托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群及部分县(市)重点开发区园区所在乡镇,加强煤炭资源接续能力建设,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煤炭资源,增强煤化工产业的集聚能力和竞争力,积极发展新材料、冶金、装备制造、生物等替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依托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和重要工业城市(圈),按照“协作配套、要素集中”的原则,综合考虑区域消费市场、运输半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调整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装备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促进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等消费品工业向特色园区集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规划,引导各地着眼自身基础和条件,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布局重点。

(七)提升对外合作层次

围绕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建设,统筹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开放型工业经济,提高工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建设以出口产品为导向的加工园区,积极促进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形成。

1.提高工业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外资项目。鼓励省内有实力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合资合作,深度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合作。围绕“十大重点产业”,引导外资参与我省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投向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等重点工业化和城镇化区域。

2.不断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对俄合作的区位优势,建设外向化产业基地,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农机等机电产品、新型建筑材料、日用消费品等产品出口。加强对俄产业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重点围绕对俄油气资源开发、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境外能源原材料开采和加工基地。着眼资源基础与产业优势,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台地区和日、韩等方面的合作,承接软件设计、金融、分销、物流等服务外包业务。扩大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扩大机电、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对日经贸科技合作,突出抓好节能和环保领域合作。

3.优化国内合作结构。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密切省际合作,构建产业协调发展、要素合理流动、招商引资同步的对内合作发展机制。吸引省外资本参与全省工业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完善东北四省区在重大工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布局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的交流合作,重点加强与蒙东地区的煤化工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企业资产重组,整合壮大一批企业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业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省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创业,参与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4.大力推进沿边加工贸易。充分发挥沿边开放优势,以哈尔滨、牡丹江为支撑,以绥芬河、东宁等边境贸易口岸为节点,以内陆市县为依托,推进境内外加工基地建设,提高进出口商品本地加工转化率。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突出外向型特色,走规模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外向型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依托产业基础,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重点建设电站成套设备、飞机制造、焊接技术与设备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数控量仪、精密复杂刀具等装备工业。利用中俄木材资源,以木材加工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木材加工业,打造木材精深加工基地。

四、发展重点

(一)装备制造产业

加快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着力提升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依托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努力实现技术产品化、产业集群化、装备成套化、配套本地化,全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立和完善专业化配套协作生产体系,提升高技术化、成套化和国产化水平,坚持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逐步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装备、基础装备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以新能源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智能电网装备、新能源汽车、极端制造等为突破,发展高端装备。加快消化吸收AP1000核电设备制造技术,全面掌握三代核电设备设计技术,实现设备制造国产化。建立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大型铸锻件、辅助设备、电气设备等相对完善的核电装备产业体系。发展面向航天航空、船舶、发电设备、高速铁路、汽车等制造领域急需的重型、超重型、高效、高可靠性数控车床、镗铣床,多轴联动复合加工机床,大型复合材料铺带/铺丝/缠绕机、重型数控多工位压力机、重型模锻压力机、重型运载火箭筒体环焊机、大中型齿轮加工机床等大型重型特种专用机床。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02专项光刻机工件台研发,加速超精密气浮导轨、超精密气浮主轴、发动机回转组件精密装配/测量仪、超精密圆度/圆柱度仪、超精密双频激光干涉仪、大型/超大型气浮隔振平台等产业化,加快推进极端制造。研制用于风电及光伏发电接入的大功率变流器和控制器、无功补偿装置、有源滤波装置、可控串联补偿器、大功率变频装置等新能源接入与控制、电力电子应用及核心部件。研制和产业化数字变压器、数字互感器、数字电抗器、智能开关等设备和110千伏及以上智能变电站系统等。围绕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着力解决高性能逆变控制器核心技术,研制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系统,包括实时监控预警、调度计划、安全校核和调度管理四大应用平台。

以发电设备、汽车、轨道交通装备、飞机、重型设备、数控机床、基础机械及关键铸锻件为主体,做强优势装备。加速煤电装备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火电降耗技术和产能优势,加快清洁、高效燃煤技术开发,重点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和产品;保持水轮发电机组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重点发展1000兆瓦级高水头超大容量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和300兆瓦级抽水蓄能机组;突出发展第三代核电成套设备,积极开发燃气轮机、生物质能源、风力发电设备等新能源设备。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研发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电动机、蓄电池、超级电容、电源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调整优化微型汽车和轿车产品结构。以满足客货运输需求为目标,围绕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加快产品创新,突破快捷货车核心技术,以提速、提载为目标,重点发展铁路货车及货车修理、起重机、机车车辆配套业务。发挥复合材料构件研发制造优势,建立国内有影响力的复合材料中心,争取加入国家大飞机项目配套供应体系,依托重点企业发展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微型燃机等装备。加强轧制工艺、控制规模、控制技术的研发生产,以节能环保、短流程、大型板带轧制工艺为重点,尽快实现冶金轧制工程总承包。

发挥我省产业基础优势和市场优势,以农机装备、石油装备、食品与农副产品加工装备等为重点,做大潜力装备。依托石油资源拓展装备市场,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项目,加快发展石油钻采装备、油田专用装备、石油化工装备和油田特种车辆及石油电器。依托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建设及区域市场,优先发展大马力动力机械、大型农机具,扩大联合收获机械产能。依托粮食、乳品、食品、医药、山特产品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与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到2015年,装备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00亿元,年均增长18%。

(二)化学工业

统筹重大项目布局,按照一体化、集约化、园区化、基地化的发展模式,完善相关产业配套,瞄准国家百万吨乙烯基地建设,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专业园区为载体,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巩固大庆石油化工生产基地的地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总量扩张和产业升级,建设国内一流聚烯烃基地。着重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四大领域,即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建设三大石化产业基地,即大庆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东部煤电化一体产业基地和牡绥生物化工产业基地;规划十条产业链,即乙烯、丙烯、碳四、碳五碳九、芳烃产业链,煤化工产业链,玉米深加工、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高性能纤维、有机硅产业链。

石油化工,以大庆石油化工基地为龙头,依托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园区为载体,做大油头、做多原料、做深加工、做好吃配,重点建设乙烯、丙烯、碳四、碳五碳九、芳烃等5条产业链,加快结构调整、总量扩张和产业升级,实现石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煤化工,以中煤黑龙江煤炭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利用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等4个煤城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提升传统煤化工,发展新型煤化工,构建煤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煤制烯烃、煤制甲烷气,在技术成熟前提下发展煤制乙二醇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项目,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发展煤化工产业链。生物化工,以肇东玉米加工业及牡丹江生物化工产业园为依托,延伸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点发展玉米、淀粉及糖平台系列产品深加工链条;以绿色无公害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多杀菌素、井冈霉素及色氨酸等产品为主发展生物工程链条;以发展用玉米芯制造糠醛、无公害清雪剂、环保碳系列产品、糠醇为主的综合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淀粉为溶媒提取材料的抗生素原料药及系列产品(乳糖酸红霉素、阿奇霉素、硫氢酸红霉素等),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生产羟乙基大(小)分子原料合成及羟乙基淀粉输液产业链条。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开发应用秸秆能源、秸秆饲料和食用菌基料、秸秆肥料、秸秆工业原料产业链。化工新材料,主要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有机硅系列产品、高性能专用塑料、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石墨材料、新型工程塑料、高性能胶粘剂等,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和有机硅两个产业链条。油页岩加工,加快开发油页岩的开发和利用,鼓励油页岩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建设,为化工产业发展和替代能源开辟新的原料来源。重点支持大庆油田公司牡丹江柳树河油页岩中试先导基地、东宁辰能新能源公司油页岩加工及废渣发电综合利用、中煤黑龙江煤炭化工(集团)公司块状页岩炼油等项目。到2015年,化学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00亿元,年均增长16%左右。

(三)食品工业

放大绿色、有机食品的资源优势,加强食品工业优质原材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市场覆盖面大、贴近大众消费的食品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广应用现代分离、现代干燥等先进技术,开发健康、营养、方便食品。加强食品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水稻、玉米、大豆、畜禽屠宰加工业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深化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粮油食品加工和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重点建设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肉制品五个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精制米、米糠油、米糠蛋白、非转基因精制大豆油、变性淀粉、有机酸、淀粉糖、豆乳制品、方便食品等;重点发展婴儿配方奶粉、灭菌奶、奶酪、速冻调理肉制品、包装熟肉制品等,不断促进我省食品资源向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推动食品工业高水平可持续快速发展。

水稻加工领域,依托龙头企业推进稻米的提档升级、终端米制品的延伸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推进水稻加工标准化,实现稻米分品种分级加工和精深加工。整合资源、以品牌引领拓展市场,实现全省稻米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玉米加工领域,推进玉米加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加快生物技术、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以酶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淀粉转化技术,加强淀粉生产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发展特种玉米食品加工,鼓励方便型营养玉米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大豆加工领域,充分利用我省非转基因大豆资源优势,发展终端食品,发展功能性强的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等新兴食品基料。加大对大豆蛋白分子修饰和改性产业化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大豆蛋白产品的应用领域。积极开发高纯度大豆磷脂、低聚糖、异黄酮、膳食纤维等功能性食品,提高大豆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大豆综合加工项目。乳品加工领域,瞄准国际市场乳业发展趋势,做好产品分级销售准备。推进优良奶牛品种的选育改良、高效繁殖、标准化规模饲养、青贮和优质牧草生产、奶牛病疫防治、生鲜乳质量控制等技术的推广,提高奶源管理水平。培育一批重点乳品企业,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市场份额。肉制品加工领域,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资源集聚,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品牌整合、并购、重组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肉类加工产业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争取更多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饮品加工领域,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五大连池矿泉水、寒地浆果饮料、坚果蛋白饮料、发酵饮料等特种健康饮料,积极培育名牌企业。积极开发无糖啤酒、无醇啤酒、保健啤酒等新型啤酒,提高产品的市场差异性。马铃薯加工领域,以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强企业对种植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马铃薯全粉、变性淀粉及衍生品等生产加工业发展,积极培育薯条、薯片等终端产品加工业。到2015年,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年均增长20%。

(四)医药工业

以提高重大疾病、疑难病症防治能力为目标,支持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和现代中医药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及其产业化。加强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确、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促进基本药物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药品质量标准提高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化学原料药,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开发特色原料药新品种,建设全国最大的半合成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注重产品系列化和前后延伸产品产业链。化学药品制剂,以市场开发为带动,提高已有药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新药(品种和剂型)。生物技术药物,依托骨干企业,加强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促进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开发基因蛋白、多肽、抗体、单克隆抗体等5种至1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药物。采用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改造传统化学制药、中成药和生化制药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生物制药的产能和规模。医药中间体,重点发展与主导原料药相匹配的精细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和药用辅料。以头孢系列产业链为龙头,做好7-ACA(7-氨基头孢烷酸)中间体生产,配套发展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替安、头孢西丁等系列产品,延长产品链条;以青霉素系列产业链为龙头,配套发展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抗厌氧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类等药物,向抗感染类药物和新一代产品扩展。现代中药,积极推广先进的提取纯化技术,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推广现代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实施传统中药二次开发,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发展疏血通注射液、双黄连粉针注射剂、丹参粉针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形成具有龙江特色和差异化竞争的新格局。基本药物,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供应,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满足市场需求。优先保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205种化学药品、102种中成药、11种化学原料药的生产。积极培育开发医疗器械、医用材料、诊断试剂等领域,重点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重点产品主要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药、植物药生产工艺水平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加快一、二类新药的开发和研究,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疗效确切的新产品。到2015年,医药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年均增长14.7%以上。

(五)冶金工业

坚持内需主导,科学调控总量,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源,加快企业重组和结构调整。推进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实现规模与结构相协调、速度与效益相协调、资源与环境相协调。

优化钢铁产品结构,控制普钢规模、鼓励特钢生产,合金钢增加高档次轴承钢、汽车钢、矿山钢、锚链钢和高附加值管坯料产品产量比重,普通钢发展Ⅲ级及以上螺纹钢筋等高性能节材产品,发展大规格矿用型钢、建筑型钢、交通型钢。打造4条产业链:以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整合鸡西北方制钢有限公司等钢铁企业,与七台河等煤炭、炼焦企业联合,在我省东部打造千万吨煤-焦-钢产业链;重点开发建设多宝山铜矿,生产铜高精板带、精密铜管、铜合金棒材,建设年产5万吨铜加工项目,打造铜矿石-铜精粉-电解铜-铜加工产业链;开发建设密山钾长岩矿,形成28万吨铝镁加工材,10万至20万吨氧化铝、10万至30万吨电解铝、28万吨铝材,打造钾长岩-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产业链;以黑河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和绥化宝利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打造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产业链。建立钢铁、商品焦、铝、铜、硅基材料和钛(矾)等6个产业联合体。开发合金铜棒材、特殊钢锻件、无缝钢管、Ⅲ级以上螺纹钢筋、金属硅和高档铝合金板带材等6个拳头产品。到2015年,冶金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0亿元,年均增长18.8%。

(六)建材工业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实现由原材料生产为主向加工制品为主转变,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建筑产品,以及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等功能的新型绿色墙体材料、装饰材料及产品,提高产品精深加工度;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由“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业向“两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转变;发展创新型产业,实现由资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水泥行业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使水泥生产能力达到6000万吨。向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水泥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展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混凝土结构部件、水泥制品和建筑集料等;延长平板玻璃产业链,发展材料复合、功能复合的玻璃产品,淘汰现有格法玻璃生产线,提高浮法玻璃质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能型、功能型产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推广节能型墙体,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发展以部件化、绿色化、智能化为特点的新型墙体材料;合理开发资源,搞好石墨、硅线石等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做精做强石墨产业链。到2015年,建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0亿元,年均增长16.9%左右。

(七)轻纺工业

充分发挥轻纺工业产品促进市场繁荣、扩大就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突出品牌建设、品种质量、优化布局,有效增加供给,引导消费升级。适应轻纺产品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努力建设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发挥现有优势,发展造纸、亚麻、塑料、皮革等特色产业。充分利用省内和俄罗斯木材原料优势,建设木材深加工园区,提高木材精深加工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外向度、规模和水平,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优质高档人造板、木塑复合新材料等系列产品。建设家具工业园区,整合资源,培育知名品牌,以实木家具为主导产品,大力发展木制家具系列产品。充分利用各种原料资源,加快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重点发展高档新闻纸、双面胶版印刷纸等高档纸,研究开发柔性包装纸、复合纸、汽车滤纸、装饰涂布纸、彩色喷墨打印纸等特种纸,发展系列纸制品,拉长产业链。以亚麻服装、制品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档亚麻服装面料,轻薄织物、功能性保健纺织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哈尔滨、齐齐哈尔、兰西等几个较大的亚麻制造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亚麻产业群。充分利用大庆地区塑料资源优势,搞好精深加工,重点发展高品质的功能塑料、工程塑料、汽车配件、包装材料等塑料制品,发展多功能、耐老化、易回收、降解型农用塑料制品,发展标准化、系列化、高档化塑料建材制品。充分利用畜牧资源优势,抓住皮革产业向北梯次转移的机遇,在大庆肇源建设国内较大的皮革加工产业基地,培育皮革产业集群。保持我省毛纺产品的技术领先地位,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开发系列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抗静电、防蛀、防污、防水、防缩、易护理等功能化羊绒产品。加大生态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的开发力度,重点开发建材、汽车装饰、室内装饰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产品。鼓励发展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工艺美术产业。到2015年,轻纺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八)电子信息制造业

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坚持创新引领、内需拓展、整合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牵引,深化技术和产品应用,提升产业基础和综合集成能力。以发展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为主导,打造具有规模效应的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敏感元器件、电子原材料、数字集群通信、数字广播等产业,开展物联网感知层和应用层技术的研究,重点发展传感器、传感器网关、试读终端和行业应用产品,实现我省技术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做大汽车电子、机械电子、电力电子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汽车电子、自动化仪表、税控收款机、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电机调速系统、金融机具、铁路信号等产品,培育3家至5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集团。发展机器人、数控系统和其他智能化产品,重点支持产品设计生产中推广专用芯片、嵌入式软件等信息技术,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形成较完备的智能化装备制造基地。重点支持传感器和敏感元器件、电力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及专用隔膜、蓝宝石材料、磷化锗锌器件、砷化镓基片等突破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推动传统元器件向智能化、数字化、微型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扩大蓝宝石材料、敏感元器件的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完善发光二极管(LED)产业链,在衬底材料、外延片、封装和应用上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结构。加快发展数字广播发射及接收设备、专用射频通信设备,加大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产品研发力度,在数字家电、3G通信、移动终端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上实现突破和规模发展。做大镭射键盘、数据库服务器、硬盘磁头等外部设备和产品,扩大微型计算机、车载微型电脑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加快磷酸铁锂和磷酸钒锂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提高超级大电容的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能力。到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

(九)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

坚持把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产业进行培育,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面向信息化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需求,整合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软件产业,带动服务外包发展;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方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龙头企业培育为关键,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石油石化业等服务外包领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制造服务型软件产业,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包括装备制造业、石油石化、智能电网、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医疗食品等领域的工业软件及面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教育文化、社会服务、应急指挥、公共安全、农业、信息安全等重点行业的行业应用软件。重点掌握虚拟化核心技术,掌握跨平台、支持多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研发云计算管理平台、软硬件一体化的云存储平台、云中间技术,鼓励云计算行业应用。支持云计算同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应用、三网融合应用相结合,围绕新兴技术发展,提升支持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移动互联、位置与导航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大规模视频采集和播放等新兴业务的云计算能力和软件处理能力。重点扶持基础较好的外包服务企业,注重培育支持数字内容服务(动漫、游戏)、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地理信息服务等,以软件服务带动信息服务业发展。以发展ITO(信息技术外包)、BPO(流程外包)为重点,发展KPO(知识流程外包)为方向,全面巩固哈尔滨市、大庆市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推动哈尔滨市、大庆市形成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到2015年,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十)信息化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合力推进”的原则,推动全省农业、林业、交通、外贸、财税、金融、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围绕全省工业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和倍增作用,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社会公益性信息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省信息化水平。

提升基础网络通信能力。加快推广应用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CDMA2000(码分多址接入)、WCDMA(宽带分码多工存取)等3G技术。积极建设宽带无线接入网络,通过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网路建设,构建广覆盖、高可靠和多业务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推进哈尔滨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加快网络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探索利用广电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扩展功能,加强物联网建设。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加快全省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外网,推动党政机关实施网上协同办公,加强全省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推进政府各部门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实现基础网络和决策信息资源分层共享。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社会预警、应急、监测、监察和指挥系统,形成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保障和监督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监督监察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抓好数字城市建设,构建城市管理、应急响应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城市规划、社会治安、公共卫生、智能交通、环境监控等信息系统,建设平安校园、平安社区和平安城市,推广城市一卡通等便民服务。推进电子商务应用。深化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优化业务流程,增强供应链协同运作能力。培育面向不同行业、区域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专业市场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交易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应用,强化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着力推动3G、物联网、网络安全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商贸、金融、旅游、文化、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和科教、中介、社区等新兴服务业的普及应用。大力支持网上商店、网上银行以及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体系,推进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物流各个环节的融合渗透,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中心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通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等作用,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扩大农村信息网络的覆盖面,全面完成电话网络“村通工程”,实现“村村通宽带”目标,推进农村地区通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发展,降低农村信息网络应用成本。拓展基层电子政务平台功能,把政务公开与公共服务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以信息化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村医疗卫生保障,逐步建立统一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经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社会化信息服务。

(十一)军民结合产业

加快推进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科研生产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力,加快军民两用技术融合,努力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民品平稳较快发展。高标准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军民结合产业园),加强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在规划、政策上的协调衔接,促进军民科研机构的开放共享,加速军工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设施设备、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挥我省军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民用飞机,汽车电子、汽车及其发动机、变速器,燃气轮机及其发电机组,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等优势民品。围绕燃气轮机核心热端部件制造、船舶/工业燃气轮机总装集成、重型及中小型燃气轮机、微小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实验室和人才培养等6个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优势民品产业化规模。以Z15直升机、Y12通用飞机、中巴合作ERJ145支线飞机等为依托,加快发展民用飞机,提升大飞机A320、A350型机翼身整流罩专业配套生产水平,提高为国家大飞机定点专业配套能力。以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通过自主发展微型汽车,与国内外合资合作发展轿车,重点开发安全、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小排量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节油、环保、低成本汽车发动机,研究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技术,开发轻型商用车柴油机,开发结构紧凑、低成本的小型车用变速器。依托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巩固压力容器储运设备,抢占低温储运市场,开拓轻量化专业车高端市场。依托北方压力容器有限公司、黑龙江华安工业(集团)公司,重点发展高压气瓶、储罐、LPG(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储气站,依托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进行液化天然气中间介质气化器国产化研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巩固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利用现有的产业优势,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拓展产品规模,重点研制汽车防撞报警系统、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汽车电子高端市场。大力推进核电装备产业发展,推进核技术在医药、食品、粮食、橡胶等领域的应用,开发电子加速器、射线检测设备等产品。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单位,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构建核电产品联合研发体。做强做大船舶制造产业,发展中小型钢铁质运输船舶、塔吊、航运器材等,满足航运市场需求。推进不同档次复合材料游船、游艇产品发展,开拓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到2015年,军民结合产业总产值突破520亿元,年均增长20%。

五、政策措施

围绕“十二五”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和要求,突出优化产业结构、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强化降耗治污、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确保质量安全、壮大中小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式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导向,着力加强民用飞机、软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通过不断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为推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一)突出产业政策功能导向。充分考虑我省资源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阶段需求,在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淘汰落后、产业布局等方面,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差异化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贸易、财税、信贷、土地、环保、安全、知识产权、质量等政策的协调配合,从严控制高耗能产业、抑制生产能力盲目扩张。制定完善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动态修订重点行业产业政策,制定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录,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准入管理。

(二)强化技术创新政策导向。鼓励产学研用结合,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落实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等鼓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对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给予政策扶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允许符合条件企业研发仪器及关键设备的加速折旧。研究完善重大装备的首台套政策,进一步健全出口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政策,努力培育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合理引导信贷投向,不断完善信贷支持体系和保险、担保联运机制,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技术市场环境。

(三)加大知名品牌培育力度。积极开展“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重点建设知名品牌产业集聚区和知名品牌工业园区。培育大型机床、聚乙烯、轮胎、食用植物油、木制家具、机制纸等产品,加强营销策划和宣传工作,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支持发电设备、飞机、发动机、精制大米、乳制品、发酵酒精等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和实物质量,扩大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加快企业品牌塑造步伐,加强网络、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增强产品营销能力,积极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品和内外知名品牌。

(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突出国家工业转型升级改造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强化技术改造基础工作,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完善技术改造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健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风险监控,完善对重大企业兼并重组交易的管理。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五)深入落实工业节能减排政策。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及约束。严格能耗、环境和技术等行业准入标准,加强重点耗能和污染行业的准入管理。建立和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完善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落实工业清洁生产相关政策,制定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支持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技改和搬迁项目。

(六)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制定政府部门采购生产性服务的专项政策。组织认定先进生产性服务企业,比照执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发适应生产性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逐步消除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工业企业在生产要素价格方面的差异。抓紧制定和修订工业设计等领域的服务标准。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指标体系。

(七)依托园区推进产业集聚。整合和建设各类专业化工业园区,通过省市共建等方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服务功能。支持专业化园区内骨干企业加快龙头大项目建设,形成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进入专业化园区,发展配套产品和“吃配”产品,开发一批协作配套项目。吸引相关服务业企业进入园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培育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开展产业园区招商,强化与央企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产业带、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以及市县工业园区等载体,全力联动市县、携手园区,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协调,大力推广“厂中厂”、“园中园”、“产业小区”、“以商招商”等集群招商方式,推进产业加快集聚。

(八)开拓工业企业的融资功能。加大对工业企业上市融资的扶持力度,对体制改革到位、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在上市辅导、包装推介上加大支持力度,分期推介上市。强化工业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引导境外上市公司回归国内A股市场。组合优势资产推介上市,实现规模与融资额度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立政银企合作常态化机制,建立工业企业融资担保、贷款项目推介、信用评价、融资培训等合作机制,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举办重大项目银企对接会,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按照《工业企业助保金贷款风险补偿管理试行办法》,建立省与市地县风险共担机制,降低贷款门槛。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进政策性担保机构改革创新,吸引民间资本向政策性担保机构投入,扶持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在县一级设立商业性担保机构,研究落实资本金参股、委托资本运营、资金补助、税收优惠和保费补贴等方面优惠政策。

(九)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对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立生产要素需求信息反馈渠道,密切与发改、财政、金融、铁路、电力等中省直各部门的沟通协作以及与各市(地、局)的联系,共同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召开在建项目要素对接会,协调铁路、电力、燃气、供水等单位与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对接,加强原材料、煤电、运输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协调服务,努力化解生产要素供给矛盾。加大对电煤、成品油和天然气的供需监测力度,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协调生产企业保障供应。

(十)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努力拓宽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渠道,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继续贯彻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优化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的发展环境。加强对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的统计监测。不断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突破制约工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督,形成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实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政策措施,安排政府性投资和政府采购,明确规则、统一标准,对各类企业给予平等对待。

工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省工业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需要省直部门、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工作,形成合力。一是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加强部门合作、强化推进措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二是建立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制定规划实施任务分工方案,落实责任,科学组织。加强部门协作、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共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规划内容的宣传,建立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激励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形成规划实施的工作合力。三是各地要制定本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目标责任制,切实抓好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定期公布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切实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加强预期性指标的跟踪监测和信息的发布,及时调整推进措施,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四是强化工业行业管理部门职能和作用,加强行业标准管理,完善行业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强化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综合协调保障。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行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五是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动态监测规划实施阶段性成果,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准确反馈信息,适时调整规划内容。在推进中完善和优化规划实施方案和实施手段,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推荐访问:规划 黑龙江省 转型 【发改规划】黑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