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规划天津市和平区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时间:2023-04-16 17:4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天津市和平区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是和平区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和平区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主题。和平区信息化“十一五”规化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信息化的和平”。以信息化带动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信规划天津市和平区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工信规划天津市和平区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天津市和平区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信息化建设是和平区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和平区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主题。和平区信息化“十一五”规化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信息化的和平”。以信息化带动商业和服务业,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内涵的我区经济,增强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区的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和平区信息化的重要定位。

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和平区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十一五”将在“十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信息化建设新的突破,推动和平区信息化向着更深、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始终保持和平区在全市信息化建设中居于领先地位。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五”的回顾

信息化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2003年是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准备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和平区实际情况,由和平区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总体调研的基础上,拟制了《和平区信息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发展实施方案》。通过健全和完善政府推进信息化的体制和机制,政府各级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加深,重视不断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和平区信息化规划进行了完善和细化,突出了以应用为重点,以电子政务应用为突破口的推进目标和操作思路。

从年初开始,为了学习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相关知识,采用网上搜寻的办法,通过国际互联网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通过学习消化并在此基础上,与国内一些有 “电子政务”方面成功案例的网络公司进行了多次交流,对“电子政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有了可喜的收获。根据国信办、市委、市政府、市信息化办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和平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草拟了《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和平区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完成。区主要领导同志做出了 “应尽快着手建设”的重要批示。

(二)门户网站建设进入准备阶段。政务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站建设方面,首先抢注了网络实名“和平区”作为和平区政务门户网站的中文域名,“www.tjhp.gov.cn” 作为网站的国内英文域名。确保网站建成后,不会因为网络域名被其他省市或他人抢注,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外,访问者可以以最方便、最简洁的方式访问到该网站。与此同时还与具有制作大型政务门户网站资质和有成功案例的ISP提供商(网络公司)取得联系,共审核二十余家政务门户网站的解决方案及大量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和平区的特点制定了政务门户网站的需求方案,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和有关领导审阅,确定需求方案,为进行网站招标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开展政务专网建设调研,完成路由建设。按照实施方案,首先加快实施网络的基础建设。年初,与网通集团天津电信第三分公司合作,为搭建和平区的“电子政务城域网”,实现全区四大机关及其下属处级单位之间的物理连接,形成全区统一的城域网络,完成了路由设施建设。

(四)推行政府办公自动化,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为了加快进程和摸索实际经验,以区政府机关为试点,在完善了局域网基础设施后,制定了办公自动化(OA)的需求方案,并研制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同时,为了保证局域网正常运行和政务信息的安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根据区实际情况,参考相关资料制定了《局域网管理制度》,各级人员签定了《计算机安全责任书》,切实把有关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管理落到了实处。同时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采取机前辅导和及时答疑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11月底开始,办公自动化(OA)系统率先在区政府办公室内部试运行,从而使区政府机关初步具备了办公自动化的条件。

(五)在“非典”时期,通过网站网络应用完成了防控“非典”的相关宣传工作,并且积极推广应用“无线移动电话会议系统”。该系统使身处异地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直接参加会议,为特殊时期提供了新的办公手段。同时,为避免病毒进行交叉感染,配合行政部门改进了区政府食堂的收费模式,将原先流通的饭票更换为电脑射频卡。

(六)2003年10月,组织区有关单位参加了第三届PECC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暨2003年中国计算机、软件、网络与通信产品展览会。在这次展会上以“发展信息服务,打造数字和平”为主题,以展牌的形式展示和平区信息化工作的六项成果:一是社区服务网;二是社区服务三级网络;三是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及呼叫系统;四是我区宽带接入服务进展迅速;五是和平区宽带网;六是校校通、院院通。参展中分别与南开、河西、东丽、河北区信息化办有关同志交流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经验,共同探讨社区服务网建设的新思路。

(七)做好和平区社区服务网的全面改版,对现有网站进行全面自查、改进,撤出部分内容滞后的网页,改正现有网页上出现的链接错误,重新设计制作了原有内容;

开发建设新的网站内容,增加和平招商、和平办事指南、今日和平等栏目,配合区纠风办,对网站纠风监督栏目进行了全新改版和所有内容的重新制作,并新增了效能监察中心栏目,得到了纪检委的认可。同时丰富了和平区政务公开的网上宣传力度。为了更好地显现和平区政务目标落实情况,在网站上增添了重点目标落实情况专题报道栏目。

“非典”期间,赶制了“非典专题报道”栏目,及时公布了政府公告、本区动态、疫情报告及防疫常识,起到良好效果。

进入2004年以来,和平区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电子政务建设这一中心,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战略高度以年初签订的政务目标为主线,确定了工作思路是: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抓政务门户网站建设为龙头,推进政务内外网建设,形成“两网一站” 的电子政务基础构架;以开发应用软件为突破口,带动网上办公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发展完善,促进办公人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在工作中,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区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特别是区信息化办提出2005年年内实现门户网站及其子网站群的建设;完成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初步实现副处级以上单位网上办公。这两项工作被列为和平区20件实事的内容。

主要工作情况

一、积极建设门户网站

2004年3月,按照市、区政府的要求,我们开始着手门户网站的建设,通过大量的调研论证,确定了“方便、实用、为民”的门户网站建设指导思想,确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力争建成全国地市级一流政务门户网站的建设原则。鉴于当时门户网站建设现状,任务相当艰巨,但是信息化办在区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区主要领导的指导下,注意高起步,采用先进的动态网页技术,精心策划了网站的主体框架,开发设计了600多个模版,设置了1个主网站、76个子网站、5个用户频道、12个服务导航栏目,实现功能可达60多种,为全区副处级以上单位提供互联网上的展示窗口和服务平台,当年即实现主网站开通试运行;并在2005年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5月份提前完成网站群建设上半年计划和争创验收任务。

随着“天津·和平”政务门户网站开通试运行。在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务公开,传递政府声音,建立网络信访机制,沟通政府与市民、企业形成网络互动,网上办事,提高公众的信息化意识,对外宣传和平区等方面将不断发挥巨大作用。

二、全面启动并做好政务专网一期工程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和平区信息化以抓政务门户网站建设为龙头,继续推进政务内外网建设,贯彻执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以服务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的需求为目标,依法推进电子政务专网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专网采用光缆接入方式,一端连接各(区属)副处级以上单位,另一端统一汇聚到区信息网络中心。我们先后完成了政务专网地下管线集成质量和网络集成硬件设备的验收、政务专网计划工程的实施,区政务专网硬件设备的选型确定,工程合同签订等项工作。政务专网一期工程现已完工,共集成调试18个单位,全部达到实现数据传输的技术要求。同时,我办抓紧准备政务专网的软件应用系统,以保证政务专网平台成功搭建后软件应用系统尽快投入试运行,并督促网通公司政务专网的管线连网工程进度,现已成功连接了36个单位。

和平区已形成了“两网一站”的电子政务基础构架。

三、开发应用软件

网络建设关键在应用。内网建成后,使用什么软件是决定网上办公成功与否的关键。按照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我们选择了自主研发OA办公系统软件、街道社区基本情况应用软件、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应用软件为突破口,通过应用逐步完善内外网系统、构建基础数据库、提高工作人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

四、建设市政府专网系统和平区汇聚点

贯彻执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以服务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的需求为目标,依法推进天津电子政务专网建设。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投入53万元,建设完成市政府专网系统和平区汇聚点,保证全市420多个单位实现与市政府的专网连接。

五、完成市委视频会议室建设

按照市委要求,投入16万元建设市委视频会议室。在工期紧,方案多次变更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加班加点,按时完成视频会议室的建设,并经调试运行,达到会议电视系统以宽带IP网络为基础、通过多点控制单元组会的技术要求。

六、着手建设和平区行政审批和效能监察平台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审批行为,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集中提供审批服务。信息化办在工作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决心尽快建设和平区行政审批和效能监察平台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和平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大厅的建设目标以及中心的发展规划,结合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经验和建设成果,并考虑到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和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两级系统的互连互通和无缝对接,选定了具有成熟的软件产品、深厚的业务积累、强大的开发能力和丰富实施经验的公司,作为系统开发商。

该系统建成后,中心将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来对所有进驻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和中心的现行管理整合后,将充分体现和平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公开、公正、透明、便民、高效”原则,将与中心的主要服务功能、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办理模式、工作流程进行相结合,为未来和平区经济发展和建设起到重要的核心推动作用。

七、培养带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队伍作为组织保障。今年以来,信息化办继续 “抓领导、抓骨干,建队伍、带全面”,通过一系列培训,不仅为加快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各部门和单位大力推进我区政务门户网站建设起到了带动和促进作用。我们还把队伍建设和进一步加强政府上网工作紧密结合,在加快硬件建设和加强网站建设的同时,我们组织了和平区政府百项技能竞赛OFFICE知识竞赛,形成钻研业务,进一步推进政务上网的良好氛围。

八、制定规章,依法完善信息化管理与运行体制

依照《天津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化,提高政务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围绕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按法定程序加快研究、制订或修订信息化相关法规,出台了《“天津·和平”门户网站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并抓紧研究制订一批管理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做好信息领域的执法监督、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发展信息服务业:主干环网已建成覆盖全区,城市宽带骨干网络和接入网络基本覆盖全区,接入率不断提高;电信、广电和各类互联网络的发展,为我区发展信息服务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十五”期间取得的进展,标志着我区信息化已在新的起点上起步,为实现“十一五”制定的目标,以信息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虽然我区的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使和平区信息化的整体优势难以更好地发挥,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才结构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我们更要重视现有人才特别是网络管理及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为了能使我区信息化推进有顺畅的工作体制和有效的运作机制,需要在经费投入和操作制度上给予支撑。注意培养网络经济所需人才,在专业人才队伍的结构、层次上,为以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手段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增添后备力量。 二是信息化建设资金亟待集中管理和使用。避免信息化建设资金多部门、多渠道申报与审批,避免资金分散投入、分散使用、分散管理。建议把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投入作为全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化的建设投资列入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有限的资金严格按照信息化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使用,政府每年均要安排足额资金用于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维护、重点扶植见效快、有影响力、有特色的项目。

二、指导思想、发展策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分析“十一五”期间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深入研究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广泛缜密地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三步走”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发展重点和重大举措,使“十一五”规划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成为指导我区未来五年信息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二)发展策略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组织推进、统一标准、政策导向等作用,结合区情,对信息化建设全局予以指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面向有效需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联合共建,整合发展

积极争取我市有关部委的支持和帮助,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和平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联合开发信息资源。在区属各委、办、局,区属和驻区各企业之间提倡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从我区的全局出发,打破部门、单位之间的界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互补互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挥和平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优势。

3.突出重点,服务市民

有所为,有所不为,配合我区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和重大发展机遇,围绕城市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到全局发展的关键问题,切实体现信息化的倍增效益;围绕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要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为市民服务的关键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现代信息社会的服务质量。

4.服务为龙头,客户为中心

信息化建设要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以服务为龙头,客户为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带动、形成整个信息产业发展。

(三)“十一五”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初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构建起“信息化的和平”的基本框架。信息化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市的领先地位,进入国内一流的信息化城区行列。

2.具体目标

宽带骨干网人口覆盖率在规划社区达到100%,其他社区大于90%;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全区总体达到50%以上,科技园区达到70%以上至100%。

有线电视网家庭接通率达到90%以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开始播出。

计算机的普及率、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互联网网民人数比例均达到数字化城市标准。

国家机关行政管理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90%以上的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建成全区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

建立信息技术的创新体系和产业孵化体系。

建成一个或几个国内一流水平的信息化科技园区。

(四)2015年远景目标

根据我市的“三步走”战略,到2010年,我市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构造起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框架。和平区信息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到2015年,建成较为完备和成熟的市中心区信息化体系并步入国内先进行列;建成具有当时国内先进水平的高速通信网,能满足宽带化、个人化和智能化的通信服务;信息资源得到全社会广泛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充分应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技术的研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拥有关键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和平区经济的亮点;信息化软环境支撑体系较为完备和完善,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享受信息社会的生活质量。

三、主要任务与重大工程

(一)主要任务

1.推进城市网络化进程

信息网络是我区信息化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一切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也是实现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相当规模、结构合理、高速宽带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1)统一规划,建设覆盖全区的宽带城域网络,其传输能力不小于2.5G,交换能力不小于40G;在以往多主体网通过公用信息平台实现100M带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主干环网和公用信息平台,统筹协调多主体建设的宽带网络,建设网络交换中心,增加各网络互联的带宽,提高业务量交换的能力。

(2)大力发展宽带接入网建设,将宽带接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将宽带接入网作为普遍服务的基本目标。允许多种类型投资主体的参与和多种技术方案的采用,以形成一种活跃的、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全区总体要达到50%以上,科技园区要达到70%以上至100%。

(3)继续建设和完善我区公用信息平台,建成扩展到我区和18个区县的平台汇聚节点,形成覆盖全市的网络互联、信息交换的基础设施,促进各种公用、专用网络与首都公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依托平台,推进和平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保社区、科技教育、空间信息系统等工程的建设。

(4)推动电信网络的建设,大力协调电信业发展移动通信。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大力发展多种类多速率的移动通信业务,积极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的增值业务。

(5)加强有线电视网的建设。加快全区有线电视网的改造与整合,在网台分设基础上,积极发展新的增值业务。播出并逐步普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

(6)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考察研究和引进下一代的网络技术,促进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发展,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使用互联网,将互联网连接到区内所有的小学、中学。

(7)加强政府对市政基础通信管线的管理,根据市有关部门加快有关网络建设政策法规和相应标准规范的制定。严格按照市政府对市政基础通信管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普遍服务的建设和经营方针,综合利用地下、地上传输通道空间资源。

(8)加强无线电管理工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推进频率资源的集约化应用,加大无线电监测、监管技术实施的建设力度,净化电磁环境。

2.深度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首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十一五”期间,将在开发的深度上和利用的综合性上加大投入。

(1)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根据政府管理和决策的职责需求,理顺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共享、分析、处理的体制和机制,保证政府为履行其职责得到必需的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为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服务效率和廉政建设,向社会开放可以并应该公开的信息。

(2)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科教兴国战略,开发科技和教育信息资源;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国土资源和环境资源;结合经济发展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开发相匹配的信息资源和宣传中华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的信息资源。

开发社会公益性信息资源。建设以“天津·和平”门户网站群为枢纽的公用信息资源网络。将全市并突出和平区特色的旅游、娱乐、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信息源和各个公用信息站点联网运行,并在公共场所建立信息查询的网点,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检索服务和发布公共信息,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步向家庭信息化、个人信息化过渡,为全社会服务。

(3)加强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企业和消费者信用记录信息库建设,提高信息内容和服务的质量;鼓励各类需求信息的开发,提供商品化的供求产品信息;促进企业建设完善的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的网络化业务环境。

(4)加强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卫星定位导航结合电子地图生成并及时更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理顺空间信息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体系。

(5)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建设重大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一批急需的综合性公用基础数据库并实现网上服务,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科技、教育、空间基础信息、社会保障、历史文化等数据库。在统一规划下,相关部门协同共建和平区公用信息资源服务网,面向全社会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

(6)重视传统介质存储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数字图书馆、党史馆工程为突破口,将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献和音像资料数字化,并建立可联网检索使用的数据库,要推进宣传、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化,建立、健全宣传、文化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包括党的方针政策,重要文献、历史年鉴、文化知识、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信息系统。建立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数据库系统,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上宣传、文化活动。

(7)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问题相结合;与信息服务业、信息内容提供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与经济、科技、教育、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开发和利用机制,保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8)对全区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一套全区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框架模型。根据政务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对信息资源模型的优化,建立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上的合理分工。加强对全区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总体规划,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交换、共享和分发等工作,协调好各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流;为各类用户提供综合性信息资源服务。

3.推进政务领域信息化

(1)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结合机构改革,以转变职能、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目的,将工作岗位、业务及其工作流程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进行精简优化,使之标准化、规范化。

(2)依托“两网一库”(即专网、外网和信息数据库),建立联接各区县、市属各部门的信息网络,是物理的政府“升华”成为一个虚拟的电子政府体系,促进办公效率提高、交换加快、决策更加科学、政令更加畅通。

(3)继续建设和完善我区政务门户网站。加强内容建设,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交互式业务。到2006年底,本区各机关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和对公众服务等政务工作全部在网上进行。

(4)加快机关内部办公的电子化、网络化。广泛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减少会议次数。在内网、专网上运用数字加密、电子认证、电子印章、数字签名等技术实现公文无纸化传输等项应用。到2006年底,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除向主送单位发送少量供存档的纸质文件外,均通过网络传递或发布;内部办公的文件,均通过网络进行传递。

(5)重点建设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城市管理、社会稳定的信息化应用项目。如城市规划建设、市政管理、智能交通、社会治安、人口管理、环境管理和监测等方面的信息系统的建设。

(6)在政府内部的各部门之间要推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城市的运行监控、灾害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决策服务系统,将全区各种信息进行网上调度和综合利用,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全面、有力的信息支持。

4.推进国民经济和企业信息化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努力实现信息化。重点是实现服务业(包括金融、商贸、旅游、教育等)各领域的信息化。建立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将和平区建设成全市电子商务的中心、金融信息化中心,推动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5.推进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化

努力实现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化是和平区信息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实现企业采购及营销的电子化、网络化,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建立和形成具有和平区特色的电子商务。

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权威、可靠的政策、法规、经济与市场、技术等信息,更好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专业银行,在完善和提高内部管理网络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2)推进社会保障领域信息化。全面推进全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建成覆盖全区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数据库,并逐步实现含五保合一、劳动力市场、民政福利等领域为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信息管理系统。

(3)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将千家万户对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与能够提供服务的社会资源联系在一起。加快信息化社区的普及建设,为社区建设治安、应急救助、信息服务、物业管理以及家庭智能化系统。

(4)推进科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在完善科教资源体系和科教数据库的基础上,将我区丰富的科教信息资源进行汇集、整理、综合、处理,以支撑科技创新并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要建设开放式的网络教育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群,所有小学、中学连接互联网,大力开展网上科普、网上教育、远程教育,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

(5)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面向各大医院在其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实现联网,建立一批卫生数据库,建立咨询信息服务系统。开展方便群众的网上预约、挂号及远程医疗等业务,建立面向全市的具有和平区特色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6)实施低收入家庭上网援助计划。更加有效地通过社会捐助、企业参与、专家服务、优惠政策等方式,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帮助,使部分低收入家庭也能接受基本培训并使用到互联网,在网上获得内容丰富的各类信息服务,切实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

6.构建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信息技术研发

围绕城市信息化所需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建立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孵化体系,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7.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是实现和平区未来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关键,要不断加强信息产业的发展,保持和强化信息产业成为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使其成为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软件和系统集成业、硬件制造业。到2010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到30%以上。

(1)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增值电信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服务业、信息内容提供业等,其发展速度要高于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结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和促进各类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推进传统信息服务业向现代信息服务业转型。积极支持和发展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业,结合重大信息化工程,利用其信息资源,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建立合理的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建立信息资源拥有者、信息内容制作者、网络服务提供者、销售代理者的合理分工。围绕有效需求,重点突破,理顺运行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增加信息供给能力,提高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需求,努力缩小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

以政务外网和专网建设为基础,以政务门户网站建设为重点,搭建电子政务、电子社区、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电子信息数据库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2)大力发展软件和系统集成业。以系统软件为基础,以支撑软件为工具,重点发展应用软件,形成从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到应用软件的产业技术链和产品链,提高软件产业的整体能力和增值能力。应用软件面向市场有效需求,结合信息化的重点应用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大幅度提高系统集成的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引进和普及:以应用促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产业与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高附加值、占地小、无污染等优势,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并为社区信息化提供产品支持。

7.实现科技园区信息化

园区信息化将达到国内地市级一流水平,成为和平区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信息化水平的窗口。抓好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鼓励和扶持一批企业进入信息产业强势企业行列。

(二)重大工程

围绕主要任务重点实施5类重大工程项目,即:

1.信息网络类工程

基础通信管线工程:对城市道路规划红线以内通信网络的光(电)缆线所经过的地下管道(包括人井)以及依附于地铁、隧道、城市桥梁等公共设施一次性敷设的通信网络光(电)缆线,配合市政府主导进行规划与管理,形成合理的布局,实现集约化利用与管理,为各大通信运营商提供公平竞争的基础条件。对基础通信管线实行专营制,获得管线经营专营权的企业不得经营通信增值业务。

城域宽带网工程:鼓励各大通信运营商充分运用各种城市资源,采用最先进的通信技术,构建覆盖全区域的宽带城域网,为和平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宽带接入的通信保障。

政府专网工程:构成完整高速的统一网络平台。

2.应用类工程

电子政务工程:完善“天津·和平 ”门户网站的建设,加快各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建设政府的信息网。

电子商务工程:突破电子商务涉及的认证、安全、支付、物流配送、网络、法律环境、协同工作体系等关键技术环节,构建公用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有效连接商家企业和消费者,推进电子商务向纵深方向发展。

企业信息化工程: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开发、利用和管理所需的信息资源,建立各种信息系统,实现采购、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利润。

科教信息网工程:实现所有科技、教育单位的宽带网络联结和科教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科教部门和单位提供先进的信息平台。重点实现所有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网络宽带互联互通,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大力开展网上科普、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业务。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建成功能齐全、覆盖全区参保人群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其它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并逐步扩展到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领域,使之成为一体的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为市民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识别认证支持,最终实现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一卡通。

社区信息化工程:将建成联接市、区(县)、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四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支撑体系,完成信息化示范小区工程的建设,普及推广信息化社区,至2010年家庭信息化由起步阶段进入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工程:以组织机构身份认证为基础,以建立各类经济实体、经济行为的信誉体系为目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实现工商、税务、海关、银行等经济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相互配合,建成信息网络监管系统,对经济实体的经济行为进行系统的、连续的、严密的评价,从而规范其经济行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

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工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继续建设公安信息化体系,实现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打击犯罪、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实时化,增强对社会治安的预防、控制和处置能力,改善社会的安全环境,实现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动态管理,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共安全需求提供保障。

3.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类工程

信息资源网工程:在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基础上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发挥信息集成的综合效益,为发挥和平区的城市功能,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障。推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利用,促进信息的标准化、共享、交换和服务。

4.科技园区信息化工程

5.信息产业类工程

构建和平区自有软件产业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体系的建设

1.加强和平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并能根据一些重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需要,在领导小组下成立必要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

2.根据需要聘请信息化专家组成顾问组,并保持专家的咨询作用。充分发挥专家组在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以及重大工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全区各单位各部门的信息化组织建设,广泛实行信息化建设的“一把手”责任制。各单位要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区信息化办对各单位的信息化工作负有业务领导和指导的职责。全区建立起支撑信息化建设的行政体系。

4.在企事业单位,随着信息化建设发展广泛推行信息主管制度“十一五”期间,建立信息主管制度的企事业单位比率要达到50%以上。

(二)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

1.多方位地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既发挥区财政的优势,又争取市财政的支持,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要和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2.考虑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性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增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产业等方面的投入,加强信息化政策法规、教育培训等的建设。

3.政府计划部门和财政部门将信息化建设投入单独列项,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科技部门每年在科技投入预算中要单独安排研究资金用于推动信息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4.加强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避免信息化建设资金多部门、多渠道申报与审批,避免资金分散投入、分散使用、分散管理。加强对全区信息化投入资金的统筹规划及合理使用,加强项目的前期研究。

5.在信息化项目的投入上,要确定政府投资的重点、范围和投资主体,区分和界定好哪些是政府应该投资的,哪些是可以市场化运作融资的,凡是可以市场化运作的都要市场化运作。要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等方式,保证项目的公开、透明和有效性。

6.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入中,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纳入其中统一考虑,信息化投入应在项目投入中纳入预算和决算。

7.尽快适应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要求,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方向转变。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筹措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个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建设。利用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

8.多渠道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性拨款和国际上优惠低息贷款,充分发挥我市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支持作用,搞好联合共建。

9.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在条件成熟情况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从社会上筹集资金。

(三)强化市场运作机制

1.广泛运用现代国际通行的运作机制,根据国情和区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信息化建设的运作机制上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好的运作机制。利用后发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2.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由区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和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信息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单位各部门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3.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可以实行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授权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管理和筹资。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招标、外包、参股等方式交给社会和企业运作。

(四)加强政策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和执行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类政策,如人才政策、采购政策、产业政策、分配政策、消费政策、投融资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初步建立信息化的政策体系。

(五)加强法规体系建设

信息化法制建设是指为促进和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对信息化立法、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法制宣传等法制环境的建设。“十一五”期间要针对信息化的各项内容,初步建立起信息化法制体系。

(六)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建设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1.坚持和国际标准技术接轨,关注国际信息化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事实上的工业/行业标准)。

2.宣传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采用国家(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已有的成果。

3.加强信息化标准化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扩大与兄弟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

(七)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关系到国家、城市和广大群众的安全与利益,也是广大群众应用与信赖信息系统的基础。

1.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制定推行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完善安全基础设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信息安全人力资源;研究信息安全目标与策略等。

2.加强信息安全的组织领导,强化区信息化办信息安全的工作职能:负责协调全区各有关部门,统筹规划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的共享,信息安全的管理。

健全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专业岗位、及其培训和考核制度。定期对网络进行信息安全检测。

3.对于已建的信息系统,要完善信息安全的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进行系统安全测评认证。在信息系统建设中信息安全的投资应占系统投资的一定比例。

4.在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技术层面,采用多种信息安全技术,强化信息安全措施。抓好重点领域和部门的安全示范工程。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开发自主版权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

5.开展信息安全和信息法制教育,提高全民的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

(八)加强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1.大力抓好全民的信息化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好各种网络媒体;开展多种宣传活动,营造声势;组织生产多种信息化宣传产品;分层次开展信息化宣传活动。

2.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点列入所有教育领域中,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充满活力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

3.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各行各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计算机考评制度。加强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4.要靠争取市有关部门政策把人才优势发挥出来。要系统研究吸引、稳定信息化人才的政策、措施。认真研究在编制、福利、待遇的有关政策措施。要造成高级信息人才云集的氛围。

以信息化推动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和责任。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实现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将和平区建成为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而奋斗。


推荐访问:和平区 天津市 十一五 工信规划天津市和平区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