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1 濠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濠州。夜观高天关山月,漫吟天涯有情人。是日谨次诗仙句,切莫笑我为诗痴。 春夜凤城望月●次韵谪仙《春夜洛城闻笛》 江河有浪月无声,无限颁春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1
濠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濠州。夜观高天关山月,漫吟天涯有情人。是日谨次诗仙句,切莫笑我为诗痴。
春夜凤城望月●次韵谪仙《春夜洛城闻笛》
江河有浪月无声,无限颁春到凤城。
我学鹪鹩歌一曲,作成尺素寄离情。
附诗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故作此诗。
【文学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切。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扩展阅读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扩展1)
——春夜洛城闻笛作文3篇
春夜洛城闻笛作文1
第一声春雷打响,春天开始了。万物复苏,大雁南归。春风又来到了那个美丽的洛阳城,吹走了皑皑白雪,却带来了无限思念。
天空渐渐拉下了幕布,月亮挂上了漆黑的天,犹如白玉一般。皎洁的月光穿透窗户,在地板印下了垂杨柳的影子,同时也在我心中永久地烙上了亲人的身影。夜夜望着那洁白的月亮,心中的身影便涌上脑海;夜夜望着那美丽的月亮,心中的思念随着日子的过去愈来愈强烈。故乡,亲人,不知何时才能与你们相见,你们还好吗?
昨夜,有阵阵凉意,却不能冻住我的心。念着,想着,却不能看着。望着你的方向,却看不见你的身影,明明知道我那么思念你,为什么不让我看看你。出神的望着不能看到的你,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安抚我的心。身后挂着灯花的煤油灯不知什么时候跳熄了。
该关窗了。
风悄悄地从缝隙中挤进来,没有带来寒冷,而带来了婉转悠扬的笛声,它是那样的熟悉,张开嘴刚想说出来,却欲言又止,唯有静静地享受着,心才稍微*静了一些。
风吹遍了洛阳城,笛声也充满了全城。是哪家的远在他乡的人吹奏着这首曲子,把我思念的心又勾起来了,把我的魂魄带向了远方的家乡。
路边的垂杨柳舞动着它的枝条,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的孩子漂泊在外,远在它乡,又像为我演绎着分别的悲伤。看到这杨柳,忽然想起这旋律便是《折杨柳》,轻轻哼着它,不知道远方的你们能否听见,这熟悉的旋律;不知道你们能否感受到我强烈的心,充满了对你们的热爱与思念。
不知何时,我才能与万座山,跨万重洋,再次来到你身旁。
春夜洛城闻笛作文2
我,端起酒杯,慢慢地在房门外踱着脚步,一种“举酒消愁愁更愁”的心思不邀而至。
我喝着酒,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笛声。我惊奇、兴奋,更感到无比的高兴。听着悦耳动听的`笛声,我的脑海中出现家乡的一切事物。真的,这声音多么像家乡的乐士吹的声音。他的脸,他的手,还有那只漂亮的笛子。他坐在那里,不停地吹着吹着。许多人坐在那里,听着那优美的乐声,人们欢呼雀跃……
我抬头看看天上那轮明月,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情景。于是,放下手上的酒杯,沿着洛阳城去听笛声。我走在路上,听着笛声,我不禁起疑思“着笛声从何而至”?我看着城边那些房屋,城里的那些铺子大都关了门,石街上,很少有人行走,偶尔有一两声鸟叫。这感觉真是冷淡。渐渐地走了一圈,总有笛子的声音。
我不解,疑惑,这声音是从何而至呢?于是我又沿着原路返回,走在街上,偶尔吹来一阵凉风,有些冷。我慢慢地倾听着。走了一会儿,笛声突然停了一下,接着又吹了起来,哇!这声音好熟。是《折杨柳曲》?对,就是,我的心更加兴奋。我猛地想起了自己家里门前那棵很大的柳树。当春天一到,柳叶翠绿欲滴,一群群鸟儿栖息在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当我离家至京之时,亲人、朋友们来到那棵柳树下送我。我看到他们在哭,我想说什么,可怎么也说不出来。真有“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的情景……我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汪伦,情不自禁地吟着:“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吟着这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生活的孤独,回忆起在家中生活的温暖;想起了仕途生活的艰难,回忆起在家中的那份快感;想起了自己在异地举目无亲的惨境;回忆起家乡人民的热心。我看到了家乡人民的笑容,听到了家乡人民热切的话语,更感受到了家乡人民那一份爱。
我继续走着,伴着那优美的笛声,不知不觉,回到了自己那一座小屋中。端起那杯酒,猛饮两口,来到桌旁,铺开纸,快速地写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作文3
城墙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护城河边的柳树随风飘扬。原本热闹的洛城,一下子暗了下来,是那么的寂静,洛城的大街小巷灯火烛明,只听见打更的声音,家家户户都进入了梦乡。
唯有李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到了深夜,远处传来一阵悠扬悦耳的笛声,是那么柔和、自然……
洛城的夜晚是凉风习习,李白翻身下床,披上长衫,走进窗前,打开窗门,一阵微风伴着笛声扑鼻而来。笛声,时而高昂,就像是儿时挂在嘴边的小调;时而沙哑,就像是年迈的母亲温暖人心的问候的话语;笛声涩涩,就像是风吹柳树的“沙沙”声。
悠扬悦耳的笛声伴着微风,吹过城楼,吹过天上的圆月,吹过护城河边的柳树,吹过城中的花花草草,吹过洛城的大街小巷。李白沉浸在笛声中,“哪里的笛声,竟如此动听!”李白喃喃道,待他侧耳细听,便听出了原来是《折柳曲》,李白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
天空的皓月如此的圆,十年来有多少个夜晚没有和家人度过,自己又何尝不是时刻思念故乡,故乡的母亲及妻子难道不也是无时无刻想着我:有没有伤着?盘缠还有吗?什么时候能回……
李白望着明月,记起小时候母亲哄他睡觉,给他讲故事;李白静悄悄地走出客栈,看见河边的柳树,又想起那位教他磨针的老太太,现在应该早已不在了吧!
李白流下了热泪,想探寻笛声究竟从何而来,可正要去追,笛声却消失了,李白纵身回到客栈,一边思乡,一边写下来流传千古的佳作: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扩展2)
——《春夜洛城闻笛》翻译赏析3篇
《春夜洛城闻笛》翻译赏析1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言】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⑴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
⑵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柳曲》也。”一方面内容多写离情别绪,一方面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柳:暗指“留”。
⑸故园:指故乡,家乡。
【翻译】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辞》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春夜洛城闻笛》翻译赏析2
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
听到阵阵悠扬的笛声,到底是从谁家发出的呢?随着春风尽情的飘散,整个洛阳城都被传遍了。
在今晚听到了《折杨柳》的曲子,试问谁又不会思念家乡呢?
赏析:
这首<春夜洛城闻笛>正如它的题作一样,主要是诗人听到了笛声从而引起了对于家乡的思念。而其中的“春夜”更是直接说明了当时的季节以及时间。
而全诗也是进口主题的,从一个“闻”字引人入胜。第一句开始就被笛声打动,而第二句更加笛声无限扩大甚至是整个洛阳城都可以听到,这明显是夸张,但其实是诗人浪漫的想象。
第三句中道明了笛声吹奏的曲子,而后又进一步的说明了试问谁又不会思念家乡呢?这种紧凑的感情是一种水到渠成,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整体上来说是非常具有李白创作的特色,也就是全诗感情色彩特别的浓厚。另外,有人说这也不单单是写思念家乡的,而是更崇高的感情,和爱国有关。
其实,这一点也是有理有据的,因为李白从小就生长在自己的家乡,而家乡也是祖国的一部分,在听到笛声的时候勾起了对于家乡的思念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毕竟从20多岁就离开了家乡,思念家乡也是情理之中,而这首诗也是最能引起游子心中思乡的"强烈共鸣。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扩展3)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1
【出处】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注】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①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②故园:指故乡,家乡。
【说明】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此诗前两句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赏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两句,从笛声落笔,写笛声传遍洛阳城的情景。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因此说笛声是“暗飞”,十分精当。说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意谓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仿佛无处不在。这里以笛声飞扬来反衬夜的宁静,同时引出作者的思乡情怀。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今夜,听到《折杨柳》的笛曲,有谁不会心生思乡之情呢?“折柳”即《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以表示依依别情。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本来这乡愁是诗人自己所生的,他偏偏宕开一笔,推己及人,说所有听到此曲的人都会思乡,使得诗的境界显得阔大。热爱故乡,思念家乡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一种感情,那是一个生育自己的地方,也是滋养自己身心的地方,更是一个游子日夜的牵绊,一生的方向。李白这首小诗,描写的就是这种对家乡的依恋与思念,道出了所有人都会生发的情感,这才是它感人之处。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扩展4)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翻译
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
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注释
裴回:即徘徊。
赏析
虞世南虽然不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是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不可否认的艺术魅力。他能够将各种陈旧的要素组织起来,产生新的效果,这种能力是其他宫廷诗人所缺乏的。在宫廷诗的受限制的美学范围,这可能是最值得赞赏的形式了。
这首诗表现了这位宫廷诗人对于外界的偶然事件及刹那间的美的注意。在最重要的对句技巧上,虞世南超过了大多数同时代人。他描写一对鹤:映海疑浮云,披涧泻飞泉。在第二句诗里,这对鹤变成从溪涧飞泻下来的白沫四溅的瀑布,表现了一种近于马罗尼式的新巧。有时,将陈旧要素进行新奇处理的`愿望,使得诗人对自然界进行敏锐的观察,从而产生出精彩的对句。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2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古诗简介
《春夜别友人》是唐代杰出诗人陈子昂的作品,是一首送别诗,此诗约作于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首联写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堂把臂伤琴瑟,别路遥迢情缠绵。颈联写户外所见,时光无情催人离,沉静之中见真挚情愫。尾联写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
翻译/译文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注释
绮筵:华丽的筵席。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
长河:指银河。
银烛:明亮的蜡烛。
注解:首联采用对偶句形式,“青”与“绮”相对,都为绿色的意思。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共两首,这是第一首。约作于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唏嘘。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此诗通篇畅达优美,除了开头一联因场面描写之需而适当选用华丽辞藻外,其余用语都不加藻饰,*淡自然。他所追求的乃是整首诗的深厚和雅。清人纪昀说得好:“此种诗当于神骨气脉之间得其雄厚之味,若逐句拆开,即不得其佳处。如但摹其声调,亦落空腔”。再有,此诗虽写眼前景,心中情,却有所继承和借鉴。有人指出,它“从小谢《离夜》一首脱化来”。《离夜》即谢朓《离夜同江丞王常侍作》,也是写一次夜宴。两相比较可知,陈诗在章法、用语等方面都明显受了谢诗影响。但陈子昂并没有简单地模拟前人,而是有所创新。谢诗较直露和简洁,陈诗则婉转而细腻,在结构上更善于回环曲折地精心布局,情和景的安排上,先以秾丽之笔铺写宴会之盛,次以婉曲之调传达离别之愁,再以宏大的时空背景烘托出宴会之久与友谊之长,最后以展望征途来结束全篇,层次分明。通篇情景合一,从优美的意象描写中自然地流露感情。胜于一般的离别之作。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3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译文
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
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隔岸花木的花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注释
苑:花园或园林。
裴回:同“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掠动、走动。
侵夜:近夜,入夜。侵,入、临近。
惊鸟:从休息场地或啄食场地惊起的鸟。
排林度:夜鸟归林,排行而过。
“风花”句:写隔岸花木的花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风花,春风吹送的花香。
赏析
公元635年(唐太宗贞观九年),唐太宗极为宠爱重臣虞世南,将当时富庶的永兴县划给虞世南作为封地,时有“虞永兴”之谓。贞观十一年(637年),虞世南在高陵城(据《湖广方舆纪要·湖广七十六》记:高陵城址,设在永兴*乐乡宣化里深湖口,现陶港镇潘桥乡吴东陈处)过的丁酉年春节,在其春夜游园之际,虞世南留下了《春夜》一诗。
创作背景
此诗前两句描写了月光下漫步在林苑里的主人公的形象;后两句写受惊的群鸟飞越树林,轻风隔水吹来阵阵花香。全诗描绘了一个有着灵动鸟影、醉人花香的春夜园林,语言浅近、静谧清新。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下漫步在林苑里的主人公的形象。春天苑囿,明月徘徊,傍晚在竹子环绕的厅堂里聚会,体现了诗人此时月下漫步的悠闲。
后两句写受惊的群鸟飞越树林,轻风隔水吹来阵阵花香。“惊鸟排林度”,是瞬间的美景,作者快速地抓住了这一景象的韵味,此处也了作者对于外界的偶然事件及瞬间美的敏感性,技巧非常高明。而紧接着的是夜风带来的花香。如此,有着灵动鸟影、醉人花香的地方,一个优美、浪漫的世界出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四卷。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4
湘春夜月·近清明 宋朝 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湘春夜月·近清明》译文
临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婉转动人。只可惜这一片清歌,都给了寂寞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独自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点儿温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为我哭泣,青山默默不语,一弯残月照在门前。旅舍门前,月色下的湘江朦胧迷茫,波光隐隐,倒映着天空朵朵浮云。时光漫长,人生短暂。请问苍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恋人见面?这情景真令人心酸,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万绪剪断。
《湘春夜月·近清明》注释
湘春夜月:词牌名,是黄孝迈的自度曲。
翠禽:翠鸟。
柳花:指柳絮。
空尊:空樽,空酒杯。
翠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
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后词中多代指意中人。
者次第:“如此种种”的意思。者,同“这”。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当时以锋利著称。
《湘春夜月·近清明》赏析
黄孝迈的词流传很少,但他的词的确写得“风度婉秀,真佳词也。”这是不首伤伤之词。词人通过对湘水之滨伤江月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惜伤不忍*的情愫。
上片着重写伤伤,先从枝头的鸟声写起 ,点出“近清明”的节令。“香禽”,犹言香鸟,使指羽毛美丽的小鸟 ,“消魂”,是情为之动、神为之伤的意思,给鸟声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
下文“可惜不片清歌,都付与黄昏”二句,是对“消魂”所作的说明 。"清歌”与“黄昏”所含的情绪本是相反的,前者引人愉悦,后者使人忧伤,相反相成,其结果是益增忧伤之感,故此二句表现为极其沉痛的感叹口吻。接下来,作者进不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具有感知的品格赋予了柳花,想对它低声倾诉自己的心事,转而又:“怕柳花轻薄,不解伤伤”。可见作者忧思之深重。“伤伤”二字,点出了作品主旨之所在。
再下面,是作者自己感叹当时旅行在湘水之滨,独自投宿在旅舍时的孤寂心情。明明要写冷落,却偏用“温存”的字眼,再用“谁与”来作反诘,这种写法突现了不种炽烈追求的意愿。写到此处,已近过片,须得由伤伤向恨*过渡,故而“柔情*绪”四字的安排也就是相当巧妙而颇具匠心的了。
这首词的下片更为精采。前几句,作者紧紧抓住“湘伤夜月”的景色特点,将深沉的离愁*恨熔铸进去,造成了动人的艺术效果:“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香玉楼前,惟是有、不波湘水,摇荡湘云。”这个境界是由众多形象构筑起来的不个整体,七宝楼台固不应拆碎,然而,倘求观察得细致,却无妨从局部着眼。
“空樽夜泣”,表示心情的极度忧伤,是不个凝炼警策的句子,其造语则显得老辣,与姜夔《暗香》词里的“香樽易泣”相同。“青山不语”,山峰不会说话,而作者却好像认为它原是会说话的,只是此时此刻无话可说罢了,以这种方式描摹环境的幽静,其艺术效果则更为强烈。
“残照当门”,意谓残月照在门前,门外唯见残月。残月象征离*,正是由于它的.情调凄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等常见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用残月抒写离*之情的艺术表现力了。
“香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惟是有”,同义重叠,起着强调下文的作用,而它以“*去上”的声韵作为引出下文的铺垫,从而使“不波湘水,摇荡湘云”不句更富有诗意,显得更加突出。从“香玉楼”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不片朦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隐隐的波光,天空飘动着朵朵浮云,阵阵微风吹来,又将水天“摇荡”在不起了。然而这轻微的摇荡却不能打破“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的静寂,正像“蝉噪林逾静”那样,反倒更增强了这种静寂之感;同时,在静寂之中,“湘伤夜月”的景色更显得空灵深邃,它启迪着人们对生活的沉思。
下片的后几句,像上片点出“伤伤”不样,又将“恨*”的题旨点明了。“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天”是宇宙,“梦”是人生,“天长梦短”与吴文英在的“伤宽梦窄”(《莺啼序》)构思相同,富有哲学意味。如梦的人生既然短暂,离*的愁苦就更使人难耐,于是又自然地产生了不种急切的希望尽快地“重见桃根”。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他的妾名。后人经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
结句的“这次第”虽只是不个“点”,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愁绪扰人,自然产生剪除的意愿,这也是人们的共同心理。然而这首词中,合理的意愿却是用否定方式、喟叹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因为“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5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古诗简介
《春夜别友人》是唐代杰出诗人陈子昂的作品,是一首送别诗,此诗约作于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首联写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堂把臂伤琴瑟,别路遥迢情缠绵。颈联写户外所见,时光无情催人离,沉静之中见真挚情愫。尾联写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
翻译/译文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注释
绮筵:华丽的筵席。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
长河:指银河。
银烛:明亮的蜡烛。
注解:首联采用对偶句形式,“青”与“绮”相对,都为绿色的意思。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共两首,这是第一首。约作于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唏嘘。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此诗通篇畅达优美,除了开头一联因场面描写之需而适当选用华丽辞藻外,其余用语都不加藻饰,*淡自然。他所追求的乃是整首诗的深厚和雅。清人纪昀说得好:“此种诗当于神骨气脉之间得其雄厚之味,若逐句拆开,即不得其佳处。如但摹其声调,亦落空腔”。再有,此诗虽写眼前景,心中情,却有所继承和借鉴。有人指出,它“从小谢《离夜》一首脱化来”。《离夜》即谢朓《离夜同江丞王常侍作》,也是写一次夜宴。两相比较可知,陈诗在章法、用语等方面都明显受了谢诗影响。但陈子昂并没有简单地模拟前人,而是有所创新。谢诗较直露和简洁,陈诗则婉转而细腻,在结构上更善于回环曲折地精心布局,情和景的安排上,先以秾丽之笔铺写宴会之盛,次以婉曲之调传达离别之愁,再以宏大的时空背景烘托出宴会之久与友谊之长,最后以展望征途来结束全篇,层次分明。通篇情景合一,从优美的意象描写中自然地流露感情。胜于一般的离别之作。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6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译文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将漏完。夜风轻柔却也带着点点寒意。
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只见花影随着月亮的移动,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注释
夜直:晚上值班。“直”通“值”。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轮流一人在学士院值宿。这首诗《千家诗》选入,改名“春暮”。
金炉:铜制香炉。
漏声残:指水将滴完,即天快亮。漏声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壶中滴水的声响。
翦翦(jiǎn):形容风轻且带有点寒意。
恼人:引逗、挑动人。
栏干:栏杆。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
赏析
王安石这首小诗,在他的集子里,本名《夜直》,也就是说在翰林学士院中值夜班时所写。《千家诗》后面第80首《直玉堂作》(洪咨夔)和第83首《直中书省》(白居易)都是写这种情景。此处,选诗者为了切合集中按四时编排的特色,将题目改成了《春夜》。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进京面对。经过二十六年的漫长岁月,王安石屈居下位不算,最大的憾事是变法主张未能实现。此时形势突变,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新帝,正是龙虎风云、君臣际遇的良机,大展鸿图,即在眼前。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时候,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首句“金炉香烬漏声残”诗人因国事而一夜未眠,对时间的流失十分敏感。所以既看香炉里的“烬”又听漏声之残。次句“翦翦轻风阵阵寒”此句写诗人由室内来到户外的感受,“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有些微的寒意,恰好说明了诗人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三句中的“春色恼人”更是把作者亢奋不已的心情表现俱足,收束句“月移花影上栏杆”,更是借景抒情,“以景语结情语”,将作者的愉悦的心境表现的含蓄而又兴味长。
“春色恼人眠不得”写作者在户外面对美好的春色,激动不已。这里“春色”既是实指美妙的景色,更是指历史上难得的君臣际遇,确实是难得的“春色”;这里的“恼人”是撩人,由于时值新春,再加上恰逢神宗即位他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故无数往事、感慨事、紧要事涌上心头,所以才会兴奋的“眠不得”。
这首诗的内在抒情曲折而深沉,外在表向却是春夜清幽美景,创作手法高明。诗中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有着余而不尽之意。
诗人所描写的皇宫春晓的迷人景色,和杜甫“九重春色醉仙桃”,贾至“禁城春色晓苍苍”,岑参“莺啭皇州春色阑”的用意是一样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好的景色象征大好的形势。如果没有“月傍九霄多”,就不会有“花影上栏干”,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参透了杜甫《春宿左省》后才动笔的。所以说,这一首政治抒情诗。王安石是借用爱情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春风得意之情。
创作背景
(一)整体评说。
这是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
这首诗的好处是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
其实不看作者的写诗背景,单独看诗,是看不出这是怀念亲人的。但从诗词中可以感觉出,作者因为心里惦念着某事或某人,显得睡卧不安。
(二)写作手法。
这首诗主要特点是委婉含蓄。作者写夜,通篇是利用了各种物景的变化来替代的,没有直言,这体现了*诗词一贯含蓄的作风。作者写心情,用的是“托词”,口里说是恼春色,实际是另有所想,都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此诗还使用了借代等手法。
(三)解说诗句。
第一句“金炉香尽漏声残”,单看这句,是看不出在写春夜的,夏夜,秋夜,冬夜都可以用。诗句比较普通。“金炉香尽”和“漏声残”都是形容夜已很深。古人用漏壶测算时间,一个漏壶的水快滴尽了,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苏轼《卜算子》用过“漏断人初静”,也是用“漏”写夜,基本上诗词里写“漏壶”都是在写夜。
第二句“翦翦轻风阵阵寒”,“翦”,原意是指整齐的羽毛,这里是用来形容寒风料峭。这句描写风的“轻”“寒”。从这句才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写“春”。因为夏风凉习,秋风萧杀,冬风凛冽,只有春风才“轻”且“寒”。诗的前两句合起来,是先“夜”再“春”,不是先“春”再“夜”,显得比较庸俗和普通。
第三句“春色恼人眠不得”。这句非常不错,可以说是比较出彩的。因为诗词里写春色,一般是两种态度为主流。一是赞赏喜爱和眷恋的,一是哀叹惋惜和感慨的,其实也是爱春色,但就是提前担心它流走。王安石在这里别出心裁,表示“春色恼人”。为什么恼人呢,背后肯定有玄机。至于什么玄机,作者在诗里未点明。读者可以根据这句来推断,肯定是有样东西,让作者觉得比欣赏大好春色更值得用心思记挂的。那就是——亲人。
第四句“月移花影上栏干”。虽说“月移花影”属于“俗词俗句”,但写景不错,有月有花,影动花凝。这句诗间接表明,作者是一直没睡,看着花影从庭院移到栏杆。夜更深沉,人却始终难眠。究其原因,是思念太深的缘故。
总的说来,这首诗最出彩的句子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余者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普通的诗句。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唐代:陈子昂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译文: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北方边塞隔断白云,春天时节明月初升。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面对如此美酒良辰,遭逢别离惆怅满胸。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滴尽水珠叮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思君念君想赠什么?献书论政是我初衷。
注释:
紫塞(sài)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青春:此指春天。
对此芳樽(zūn)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yán)宇虚。
滴沥:形容滴水。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大臣书:陈子昂在光宅元年(684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上了“大臣书”。
赏析:
这首诗诗继续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后首诗开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此联形式上为对仗,内容上既点明诗题的“春夜”,又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接着“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斥着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一切都变得黯然,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五六二句“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这两句与前首五六两句意境相通,寓情于景,从景物描写中可见人物心理,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最后二句作者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表明作者此行非为其他,而是向国家献书论政,本是为了政治事业。因此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远行。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因而诗篇虽略有感伤色彩,但基调却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任何低徊悲抑之感。
这组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但作者并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8
夜直 / 春夜 宋朝
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夜直 / 春夜》译文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人带来阵阵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却是那样的撩人,让人难以入睡,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夜直 / 春夜》注释
①夜直:晚上值班。“直”通“值”。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轮流一人在学士院值宿。这首诗《千家诗》选入,改名“春暮”。
②金炉:铜制香炉。
③漏声残:指水将滴完,即天快亮。漏声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壶中滴水的声响。
④翦翦(jiǎn):形容风轻且带有点寒意。
⑤恼人:引逗、挑动人。
⑥栏干:栏杆。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
《夜直 / 春夜》赏析
王安石于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嘉祐三年(1059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才于四月才召他进京面对。经过二十六年的漫长岁月,王安石屈居下位不算,最大的憾事是变法主张未能实现。此时形势突变,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新帝,正是龙虎风云、君臣际遇的良机,大展宏图,即在目前。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时候,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这首绝句和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宿左省》属于同一题材:“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这首诗的前两句相当于杜诗的前两联,都是写景。首句是视觉加听觉,以动衬静。王安石写的是春天拂晓时的景象;杜甫则因仿佛听到有人开宫门的钥匙声,和百官上朝的马铃声而睡不着,其意义相对要小些,这是由于两人的地位悬殊太大造成的。次句以触觉写出了香尽漏残、黎明破晓时分的夜寒意。第三句叙事夹抒情,诗人所追求的是杜甫所想要的“君臣已与时际会”,这激动人心的时候就要到来,他不只是像杜甫“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那样睡不着觉。但诗人留下问题:为什么“眠不得”,春色为何“恼人”,诗人故意不说原因。“恼”字在此处是反义正用,不能作恼恨的“恼”理解,应作“撩”解,杜甫诗“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中的“恼”字即是“撩”的意思,绝不是苦恼得不能成眠。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但只见月亮移动,照出花影,斜映在庭院里的栏干上。诗贵含蓄,此诗除第三句外,字字写景,情隐词外。
这首诗的内在抒情曲折而深沉,外在表向却是春夜清幽美景,创作手法高明。诗中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有着余而不尽之意。
诗人所描写的皇宫春晓的迷人景色,和杜甫“九重春色醉仙桃”,贾至“禁城春色晓苍苍”,岑参“莺啭皇州春色阑”的用意是一样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好的景色象征大好的形势。如果没有“月傍九霄多”,就不会有“花影上栏干”,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参透了杜甫《春宿左省》后才动笔的。
所以说,这一首政治抒情诗。王安石是借用爱情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春风得意之情。
《夜直 / 春夜》创作背景
据《容斋随笔》中说,宋制翰林学士每晚留一人于学士院值夜,准备皇帝随时召对,或咨询政务,或草拟制诰,或收发当夜外廷呈送的紧急封奏,转呈皇帝。王安石于宋英宗治*四年(1067年)九月为翰林学士,因他当时正在江宁知府任上,没有立即到职。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才奉诏进京,越次召对,从此才有资格到内廷值宿。此诗写在春天,晋京后的次年。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9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好雨:指春雨,及时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滋养。
野径:田野间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红花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别称。也代成都。
译文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样子。)
赏析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草堂时写。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作者喜。春夜喜雨》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无私奉献品质喜爱赞美之情。
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春雨!首联既言春雨“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日泾渭分明田野小径也融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无私奉献品格。 通过以上对诗句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对于这珍贵如油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时候,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让人能感受到当时情景,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艺术功力。此外,诗歌细节捕捉和描绘也能体现诗人体物察情优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花重锦官城”,着一“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盛赞之情。“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又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氛围。总之,杜甫《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捕捉、细节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过人之处。结合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读者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深刻理解。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名。
诗歌一开头(首联)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人。这里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人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确,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是多么“好”。
第二联(颔联),进一步表现雨“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称赞春雨霏霏、悄无声息特点,而且表现了它无私品质。春天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春雨伴随着和风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是拟人化手法。这两句也是名句,比喻无微不至关爱与和风细雨教诲。“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颈联)。在不太阴沉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此时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灯火是明。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是想象中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花,最能代表春色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市南)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海洋。
这首诗写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前两句写了下雨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雨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心思,在最需要时候悄然来临。后面六句集中写了“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都体现着诗人喜悦之情。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也就是“好雨”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也是一切“好人”高尚人格。
春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0
湘春夜月·近清明 宋朝 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湘春夜月·近清明》译文
临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婉转动人。只可惜这一片清歌,都给了寂寞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独自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点儿温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为我哭泣,青山默默不语,一弯残月照在门前。旅舍门前,月色下的湘江朦胧迷茫,波光隐隐,倒映着天空朵朵浮云。时光漫长,人生短暂。请问苍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恋人见面?这情景真令人心酸,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万绪剪断。
《湘春夜月·近清明》注释
湘春夜月:词牌名,是黄孝迈的自度曲。
翠禽:翠鸟。
柳花:指柳絮。
空尊:空樽,空酒杯。
翠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
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后词中多代指意中人。
者次第:“如此种种”的意思。者,同“这”。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当时以锋利著称。
《湘春夜月·近清明》赏析
黄孝迈的词流传很少,但他的词的确写得“风度婉秀,真佳词也。”这是不首伤伤之词。词人通过对湘水之滨伤江月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惜伤不忍*的情愫。
上片着重写伤伤,先从枝头的鸟声写起 ,点出“近清明”的节令。“香禽”,犹言香鸟,使指羽毛美丽的小鸟 ,“消魂”,是情为之动、神为之伤的意思,给鸟声注入了人的思想感情。
下文“可惜不片清歌,都付与黄昏”二句,是对“消魂”所作的说明 。"清歌”与“黄昏”所含的情绪本是相反的,前者引人愉悦,后者使人忧伤,相反相成,其结果是益增忧伤之感,故此二句表现为极其沉痛的感叹口吻。接下来,作者进不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具有感知的品格赋予了柳花,想对它低声倾诉自己的心事,转而又:“怕柳花轻薄,不解伤伤”。可见作者忧思之深重。“伤伤”二字,点出了作品主旨之所在。
再下面,是作者自己感叹当时旅行在湘水之滨,独自投宿在旅舍时的孤寂心情。明明要写冷落,却偏用“温存”的字眼,再用“谁与”来作反诘,这种写法突现了不种炽烈追求的意愿。写到此处,已近过片,须得由伤伤向恨*过渡,故而“柔情*绪”四字的安排也就是相当巧妙而颇具匠心的了。
这首词的下片更为精采。前几句,作者紧紧抓住“湘伤夜月”的景色特点,将深沉的离愁*恨熔铸进去,造成了动人的艺术效果:“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香玉楼前,惟是有、不波湘水,摇荡湘云。”这个境界是由众多形象构筑起来的不个整体,七宝楼台固不应拆碎,然而,倘求观察得细致,却无妨从局部着眼。
“空樽夜泣”,表示心情的极度忧伤,是不个凝炼警策的句子,其造语则显得老辣,与姜夔《暗香》词里的“香樽易泣”相同。“青山不语”,山峰不会说话,而作者却好像认为它原是会说话的,只是此时此刻无话可说罢了,以这种方式描摹环境的幽静,其艺术效果则更为强烈。
“残照当门”,意谓残月照在门前,门外唯见残月。残月象征离*,正是由于它的情调凄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等常见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用残月抒写离*之情的艺术表现力了。
“香玉楼”,即前文“楚乡旅宿”,“惟是有”,同义重叠,起着强调下文的作用,而它以“*去上”的声韵作为引出下文的铺垫,从而使“不波湘水,摇荡湘云”不句更富有诗意,显得更加突出。从“香玉楼”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不片朦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隐隐的波光,天空飘动着朵朵浮云,阵阵微风吹来,又将水天“摇荡”在不起了。然而这轻微的摇荡却不能打破“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的静寂,正像“蝉噪林逾静”那样,反倒更增强了这种静寂之感;同时,在静寂之中,“湘伤夜月”的景色更显得空灵深邃,它启迪着人们对生活的沉思。
下片的后几句,像上片点出“伤伤”不样,又将“恨*”的题旨点明了。“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天”是宇宙,“梦”是人生,“天长梦短”与吴文英在的“伤宽梦窄”(《莺啼序》)构思相同,富有哲学意味。如梦的人生既然短暂,离*的愁苦就更使人难耐,于是又自然地产生了不种急切的希望尽快地“重见桃根”。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他的妾名。后人经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
结句的“这次第”虽只是不个“点”,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愁绪扰人,自然产生剪除的意愿,这也是人们的共同心理。然而这首词中,合理的意愿却是用否定方式、喟叹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因为“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扩展5)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及对照翻译3篇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及对照翻译1
出处或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及对照翻译2
谁家玉笛暗飞声,
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
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扩展6)
——从《春夜喜雨》看杜甫诗歌的小清新「」3篇
从《春夜喜雨》看杜甫诗歌的小清新「」1
【摘 要】杜甫的诗歌历来以“沉雄”二字著称,但他的诗作中不乏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清新动人的画面。本文试从《春夜喜雨》出来,探寻杜甫诗歌的“小清新”风格。
【关键词】杜甫;诗歌;语言;风格
肩负了一千多年“诗圣”名号的杜甫,创作了大量为历代称颂的诗歌,当谈及其诗歌风格时,“沉雄”二字的分量自不必说。但其前期创作的诗歌,大多选择了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春夜喜雨》中,作者不遗余力地抒发了自己对春雨的赞美,其语言呈现出一种明丽欢欣的小清新风格。
语言的运用是讲求逻辑的,这种逻辑是思维体验中最自然的状态。文学作品的最大受众应是一些不具备文学理论知识的人,而他们更不应被强迫去理解作者的思维,而是应当在读到某处时,自发地因作品而悲而喜,由心生发出赞同感,这便是文学作品应当呈现出来的逻辑。我相信许多读过《春夜喜雨》的人都有一种欢欣畅快的感觉,这便达到了作者与观众关于审美的要求。从题目看,一个“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文中虽未提及“喜”字,但当通人情的春雨随时节而至,当人们还在熟睡时,它却在以博大的胸怀滋润万物。当一夜的疾风骤雨结束后,推开窗户,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路边各色的花朵娇艳欲滴时,难得你没有被这懂事守信的春雨打动吗,没有由衷地感谢这春雨吗?这是酝酿在整首诗中的情绪,也是触动读者的触发点。
整首诗的主要意象就是春雨,贯穿于全诗的雨既是主角,又是配角。说是主角,是因为从题目开始,作者的叙述便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诗中的雨前乌云、雨后花朵都是为了春雨服务的。说是配角,是因为在作者营造的氛围中,我们见到了满城的乌云,见到了江船上的灯火,见到了花团锦簇,见到了熟睡时万物被滋润。但我们似乎从来都没见到过春雨,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春雨的大小、强弱,但却时时刻刻感受到了春雨的存在。作者正是想通过已写的景象和文章氛围让读者去想象未写之景,玩味作者未直接抒发的感情,从而在更深的层面去反射出作者的审美方式和内心世界。而在尾联中,“花”这一意象的出现则为我们展现了清晨时分,城中被雨浇洗过的花朵生机勃勃,这样一幅清新恬淡、充满希望的场景让人感到身临其境。“城”的意象又让原本清新的意境增添了几分大气、阔远。
奠定好感情基调,设置好意象景物,作者在这样一种小清新的环境氛围中也带给了读者一种特别的阅读趣味与阅读感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雨”被赋予了人的情态,仿佛它真的通晓自然规律,按时节如约而至,怎能不被人在开头就冠以“好雨”的褒奖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默默无声的雨只是静静地与风一起来到人间,如母亲一般给万物以滋养,却不动声色。“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作者不满意于将漆黑一股脑泼向这画面,于是借来一船灯火,在黑暗中兀自发亮。即便它有打破抗击黑夜的勇气,却也只是更加凸显了夜色之黑。这一切的终结在于黎明来临,像是一场闹剧收了场,大自然又恢复了*静温和,以娇艳明丽的花朵昭示于世人春雨的贡献。
作者在语言运用的色彩搭配上也运足了功夫,在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中,乌云密布,风急天高,大雨逼近。在广阔无人的野外,连云都变成了黑色,而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恰有一只江船,灯火为黑夜带来一丝光明。黑与明的对比,并非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而是愈发凸显了整个情景之黑。当这份密布了阴云的沉重幕布揭开之后,令人称奇的却是那“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破晓之后清晨的花朵都娇艳欲滴,与前一夜压城的黑云相比,恍如隔世。红与黑的反差在此刻也得以彰显。突兀的对比给读者心理上以十分强烈的刺激,情绪上也由沉重转向欣喜。一句“花重锦官城”铺开了一片姹紫嫣红,明丽鲜艳的色彩让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春景图。这份清新是被黑云打压之后的清新,自然来得难得可贵,令人印象深刻,带给人心理上的感觉也是强烈的,继而引发忧伤或愉悦之情。
《春夜喜雨》的语言意韵通过情、景、趣、色的经纬线被编织为小清新风格的图画,这份富有美感的小清新不仅成就了《春夜喜雨》的生命力,也让我们对于杜甫的诗歌多了几分亲切。
【参考文献】
[1] 黄润之.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2] 加晓昕,冯广艺.杜甫诗歌色彩运用之美[J].*顶山学院学报,2008(03).
[3] 王波*.江碧鸟愈白 山青花欲燃——杜甫诗歌中的色彩运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扩展7)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赏析 (菁选3篇)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赏析1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古诗简介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作品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翻译/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
(1)乃:就。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暗暗地,悄悄地。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乡间小路。
(6)晓:天刚亮的时候。
(7)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8)花重:花因沾着露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9)重:读作zhòng(因前句“晓看红湿处”,意在说花团锦簇,露水盈花。花沾满露水,显得很饱满,花自然就重(zhòng)了。“花重锦官城”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10)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鉴赏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作品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
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赏析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译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润长的时候。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野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注释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
发润:萌发润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重:读作zhòng,沉重。
野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
本诗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为什其好呢,因为它“知时节”。联里就是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配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联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开来的细雨,开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独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紧接着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雨夜景色。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联雨准会下到天亮。联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开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雨后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诗人盼望联样的“好雨”,喜爱联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赏析3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好雨知时节,[1]当春乃发生。[2]随风潜入夜,[3]润物细无声。[4]野径云俱黑,[5]江船火独明。[6]晓看红湿处,[7]花重锦官城。[8]
译文
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发生长时,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渔船的灯火却格外明亮。待到天明,看那细雨滋润的红花,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
注释
(1)乃:就。(2)发生:萌发生长。(3)潜:暗暗地,悄悄地。(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5)野径:田野间的小路。(6)晓:天刚亮的时候(7)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8)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9)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10)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
杜甫这首五言律诗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诗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当时,诗人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经营,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经过长期颠沛流离和饱经忧患的杜甫,生活总算暂时得以安定,所以他才有町能对成都自然景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琢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不少吟咏它们的诗篇。《春夜喜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首。
诗一开头,杜甫就赞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由于成都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却又有明媚的阳光。这就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水槛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是"知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这两句诗,是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绘的。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杜甫作诗常常如此。这里把春雨当作有知觉的,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诗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
接着,第三、四两句既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因为好雨下在夜里,故诗人着重是从"听觉"上去描绘雨景的。雨细而不能骤,随夜色而逐渐隐没。它悄悄而来,默默无声,不为人们所觉察,故称为"潜入夜"。这样不声不响地下的雨,当然是滋润万物的细雨。"细无声",正好恰当地表现了它的可贵精神。这里的"潜"字和"细"字都用得准确、贴切,前者透露出风很微,后者说明了雨极小。这恰如仇兆鳌所说:"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杜诗详注》卷十)
第五、六两句是进一步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野径"指田野间的小路,是指地上;"云"是指天空。由于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浓云密布,群星潜藏,月色无光,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团漆黑,正说明雨意正浓。而一片墨黑的世界里,唯有江边船上放射出一线光芒,并且显得格外明亮。这是一幅极其生动的雨中夜景图。诗人在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而在这种景象之中,也包含了诗人自己惊喜的感情。
最后两句是写雨后晓景。是第二天的事。天明雨霁,整个成都城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头来。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至此,诗人对喜雨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于是"花重锦官城"的诗句冲口进发而出,真是"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放王嗣奭说:"束语‘重’字妙,他人不能下。"(《杜臆》卷四)
这首诗描写细腻、动人。诗的情节从概括的叙述到形象的描绘,由耳闻到目睹,自当晚到次晨,结构谨严。用词讲究。颇为难写的夜雨景色,却写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悦的春天气息。这首诗题虽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诗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显然,诗人这种感情的产生绝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有其现实基础。据史*载,在他写作此诗的前一年,京畿一带就有严重灾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资治通鉴·唐纪》)。因此,杜甫一听到雨声,就感到无限喜悦,这喜悦恰好反映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赏析3篇(扩展8)
——王安石春夜译文及赏析 (菁选2篇)
王安石春夜译文及赏析1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此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春夜》
春夜原文: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春夜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
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注释
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翦翦:形容初春的寒风削面,尖刻刺骨。
春夜赏析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进京面对。经过二十六年的漫长岁月,王安石屈居下位不算,最大的憾事是变法主张未能实现。此时形势突变,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新帝,正是龙虎风云、君臣际遇的良机,大展鸿图,即在眼前。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时候,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这首绝句和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宿左省》属于同一题材:“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这首诗的前两句相当于杜诗的前两联,都是写景。首句是视觉加听觉,以动衬静。王安石写的是春天拂晓时的景象;杜甫则因仿佛听到有人开宫门的钥匙声,和百官上朝的马铃声而睡不着,其意义相对要小些,这是由于两人的地位悬殊太大造成的。次句以触觉写出了香尽漏残、黎明破晓时分的夜寒意。第三句叙事夹抒情,诗人所追求的是杜甫所想要的“君臣已与时际会”,这激动人心的时候就要到来,他不只是像杜甫“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那样睡不着觉。但诗人留下问题:为什么“眠不得”,春色为何“恼人”,诗人故意不说原因。“恼”字在此处是反义正用,不能作恼恨的“恼”理解,应作“撩”解,杜甫诗“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中的“恼”字即是“撩”的意思,绝不是苦恼得不能成眠。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但只见月亮移动,照出花影,斜映在庭院里的栏干上。诗贵含蓄,此诗除第三句外,字字写景,情隐词外。
这首诗的内在抒情曲折而深沉,外在表向却是春夜清幽美景,创作手法高明。诗中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有着余而不尽之意。
诗人所描写的皇宫春晓的迷人景色,和杜甫“九重春色醉仙桃”,贾至“禁城春色晓苍苍”,岑参“莺啭皇州春色阑”的用意是一样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好的景色象征大好的形势。如果没有“月傍九霄多”,就不会有“花影上栏干”,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参透了杜甫《春宿左省》后才动笔的。
所以说,这一首政治抒情诗。王安石是借用爱情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春风得意之情。
王安石春夜译文及赏析2
原文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译文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赏析
(一)整体评说。
这是春夜怀人之作。
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
这首诗的好处是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
其实不看作者的写诗背景,单独看诗,是看不出这是怀念亲人的。但从诗词中可以感觉出,作者因为心里惦念着某事或某人,显得睡卧不安。
(二)写作手法。
这首诗主要特点是委婉含蓄。作者写夜,通篇是利用了各种物景的变化来替代的,没有直言,这体现了*诗词一贯含蓄的作风。作者写心情,用的是“托词”,口里说是恼春色,实际是另有所想,都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此诗还使用了借代等手法。
(三)解说诗句。
第一句“金炉香尽漏声残”,单看这句,是看不出在写春夜的,夏夜,秋夜,冬夜都可以用。诗句比较普通。“金炉香尽”和“漏声残”都是形容夜已很深。古人用漏壶测算时间,一个漏壶的水快滴尽了,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卜算子》用过“漏断人初静”,也是用“漏”写夜,基本上诗词里写“漏壶”都是在写夜。
第二句“翦翦轻风阵阵寒”,“翦”,原意是指整齐的羽毛,这里是用来形容寒风料峭。这句描写风的“轻”“寒”。从这句才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写“春”。因为夏风凉习,秋风萧杀,冬风凛冽,只有春风才“轻”且“寒”。诗的前两句合起来,是先“夜”再“春”,不是先“春”再“夜”,显得比较庸俗和普通。
第三句“春色恼人眠不得”。这句非常不错,可以说是比较出彩的。因为诗词里写春色,一般是两种态度为主流。一是赞赏喜爱和眷恋的,一是哀叹惋惜和感慨的,其实也是爱春色,但就是提前担心它流走。在这里别出心裁,表示“春色恼人”。为什么恼人呢,背后肯定有玄机。至于什么玄机,作者在诗里未点明。读者可以根据这句来推断,肯定是有样东西,让作者觉得比欣赏大好春色更值得用心思记挂的。那就是——亲人。
第四句“月移花影上栏干”。虽说“月移花影”属于“俗词俗句”,但写景不错,有月有花,影动花凝。这句诗间接表明,作者是一直没睡,看着花影从庭院移到栏杆。夜更深沉,人却始终难眠。究其原因,是思念太深的缘故。
总的说来,这首诗最出彩的句子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余者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普通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