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4篇

时间:2022-06-11 10:2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4篇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篇1

  构建“知行新说”精品讲座、实践教学、网络教育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思路,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履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常态化做好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

  2.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印发实施意见、派出实践指导组、编发简报专报、强化调研督导,严格落实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通过互联网、公众号等平台,开辟“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专题专栏专访,组织一批优秀宣讲员录制百节微党课,组织党史知识和学习活动动态宣传。

  3.落实党的创新理论走心工程。依托“知行新说”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平台,组织百个大学生理论社团“学习小组”组长专题培训,开展党史“微宣讲”活动“进班、进网、进支部、进社团、进寝室”。持续推动党政领导、专家学者、道德模范等各方面模范典型人物进高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深度,用“有泥土味的家常话”讲活思政课。举办2022年教育系统青年理论宣讲大赛暨微型党课大赛,推动全市青少年共同参与学党史、讲党史,在讲中增知、听中受益。

  二、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创新

  4.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提升思政理论课建设,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发挥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和思政课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打造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

  5.深化“知行新说”思政品牌。构建“知行新说”精品讲座、实践教学、网络教育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开展10期“知行新说”百名兼职思政导师进高校活动,新建思政课优秀课件、精品微课、讲座等思政教学共享资源100例。扩大“知行新说”成果应用,初步完成“知行新说”思政课导师库、100个*实践案例集、师生实践报告集等编写工作,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样本。

  6.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和文明校园创建,在防疫常态化情况下,大力开展学生文明行为提升活动,弘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和环境文明意识,涵育学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指导高校健全完善校院两级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指导管理制度,定期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

  7.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落实《*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修订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达标评估,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强化心理健康检测干预,建立学校、学院、系、班级、宿舍“五级”预警防控体系。关注重点人群,建立一人一档一案,分类实施一人一策,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前瞻性与有效性。

  三、建强思政工作队伍

  8.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比1∶350的比例足额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按照“引一批”“转一批”“聘一批”“备一批”的配备思路强化梯队建设,到2022年底加快形成一支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专业培训体系,依托*市思政研究中心和*大学省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研学基地,建立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交流平台,综合采取集中轮训、交流研讨、名师帮带、实践教学等形式,加快培养青年思政课教师。

  9.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按照师生比1∶200的要求足额配齐专职辅导员,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和管理岗位晋升制度,加强思政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思政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出台《*市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完整的在甬高校辅导员教育培养体系,做深模块化体系化培养,实行三年培训规划全覆盖。组织开展*市高校第四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论坛、辅导员工作室交流会,启动*市第二批骨干辅导员领航计划,做好30个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和验收工作。

  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10.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机制。加强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和引导,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决抵制防范错误思潮在校园传播。指导高校建好管好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教学阵地,以网络为主平台的传播互动阵地和以校园文化为主形式的思想交汇阵地。层层夯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体系,把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落实到基层组织负责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督查,落实督查、追责、问责机制。

  11.持续抵御防范宗教渗透。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进课堂、进党团日活动、进文化阵地、进师生头脑,切断宗教向各类阵地渗透通道,定期不定期排查整改校园周边宗教非法活动场所,有效开展信教师生关心关爱和教育引导工作。

  12.深化“等级平安校园”创建。健全“等级平安校园”的动态化管理机制和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落实高校安全稳定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高校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开展“一领域一专班,一重点一对策”风险防范化解。抓实抓细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探索班级、寝室等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工作机制,将常态化的防疫工作机制融入到班级、寝室管理工作中。

  13.抓好重点时间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管理。会同公安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套路贷”“无诈校园”专项整治行动、网络赌博、扫黑除恶等专项活动和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等防控工作,形成扫黑除恶、校园贷、网络诈骗等重点风险领域的工作合力。加强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留学生和民族学生管理、对外合作交流等重点领域风险管理,主动防范化解潜在的问题和矛盾。加强学生宿舍、食堂、机房、实验室、危化品仓库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篇2

  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中重要的一部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积极有力地投入到祖国未来的建设,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应该担当起肩负的责任,创新工作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高校辅导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因涉及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辅导员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拥有极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行动操手要专业有力,创新思维要超前活跃,具备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深度对接,是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高校辅导员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的思政观念是否正确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教育的优劣,而其中大部分思想观念教育来自辅导员的教授。身为辅导员,要想让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有味道,首先就必须自己拥有高尚的人格、高远的理想和崇高的信仰。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立人的基础,如要授人,必先拥有资本与能力,其中首要前提便是高尚的人格,这是能否向学生传递正确三观的关键。而理想,则表达一个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其积极向上的心态,而辅导员如拥有积极的情绪才能够感染学生,使其将美好的期许带到学习与生活之中。最后是信仰,信仰是人类灵魂的标注,拥有崇高的信仰便会自觉规范行为举止,辅导员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崇高信仰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应坚持“立德树人担使命”。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方能成为可用之才。辅导员必须增强育德意识,努力提高育德能力,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必须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文化,思想,信念的一种肯定,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奋勇拼搏形成的坚不可摧的强大理念传承,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坚持中华民族的根基,中华民族之所以千百年来始终坚定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愈挫愈勇,一直勇往前行,靠的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民族和政党文化发自内心的自信和自豪。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是大学生对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透彻理解和学习,吃透文化精髓,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定认同、强力肯定和积极继承,并结合现代文明不断发扬光大,创新发展。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进行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传承与光大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定力量。坚持文化自信,拥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才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最基本要求。作为大学教师,最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感恩祖国的培养。因此,加强师生思想引领,加强思政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部先后出台和修订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和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使过去以探索实践为主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上升到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辅导员建设体系。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涵盖标准、规范和制度内容,以完成专业工作为目的、实现工作本位化、任务化和效率化。高校辅导员应当深入进行理论知识、社会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拥有教师视角和学生视角、校园视角和社会视角、国内视角和国际视角、当前视角和未来视角、政治视角和管理视角等多角度判断比较和洞察分析能力,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拥有永不停歇的开拓创新的能力,努力提高思政育人,管理育人,专业育人,技能育人的育人水平,形成辅导员专业体系。辅导员要明确工作范围与工作要求,始终把弘扬正能量作为工作导向,把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基本规范,建立完善的考评与奖惩机制,形成专业化和职业化体系。

  同时,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识。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应当同具体行业专业相结合,具备一定与学生所学相应专业的专业技术能力,懂专业,懂系部运作管理。我院作为药品食品职业类学院,重点培养学生与药品和食品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作为辅导员也应该具备一定水平的药品食品专业技术能力,选拔聘任辅导员时应当考虑从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中进行择优录用,并且要对已经上任在职的辅导员进行专业类培训,让辅导员充分掌握行业发展状况,技术方向以及未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让“内行”管理“内行”,避免“外行”管“内行”造成“不懂”的尴尬局面。管理起来也能以专业服人,行业服众,有利于实现和学生进行广泛的专业对接,憧憬专业未来,树立远景目标,和学生深入探讨,实现深度交流,思想融合,提升管理水平。只有熟知专业,懂得专业,才能更进一步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把思政因素融入实践教学。比如我们在学习《药用微生物与免疫》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意识,要肯定微生物带给人类的益处,研究微生物是为了让我们生活过的质量更高,更精细,身体更健康,更长寿,同时也要重视它带给人类的巨大威胁,还要研究如何去消灭它,控制它,影响它,这是人类的需要,国家的期望,人民的热盼,要有全局观念。

  三、高校辅导员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思政教育密切相关。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往往表现为阳光、自信、活泼、开朗、有理想、有信念,懂得感恩,热爱生活,他们往往对未来充满着自信,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是制约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当今时代,心理疾病越来越常见,患者年龄也在逐渐降低,因此深入了解、关注和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高校辅导员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疏导者。我院特别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每学期按时安排心理测试,按轻重分类,轻者由带班辅导员进行疏导跟踪,比较严重的由学院专业的心理老师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学院经常组织辅导员参加心理教育讲座,聘请校内校外知名心理专家授课,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课程线上线下学习,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还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资历深厚有心理咨询证书的老师轮流值班,解答前来或线上咨询的学生心理问题。着重从几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把理想、信念、纪律、公德等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认识社会赋予自己的角色,开阔视野,放眼未来,树立信心;二纾解学生心理压力,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帮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他人,交流思想、陶冶情操、开阔胸怀。对个别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及时针对性地进行干预疏导;三是注重交流。沟通、谈话、观察是交流的主要因素,利用一切机会接触学生,观察学生,做到入心,入肺,入眼,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四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管理,理解管理措施,自觉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四、高校辅导员应当注重思政教育引导下的工作方法创新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第一管理者,引领人,担负者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作方法的运用和创新,决定了学院教育的水平高低,有理想信念是做一个好老师的根本,有仁爱之心是成为好老师的关键,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同时辅导员又是课堂中的第一责任人,在专业课堂中也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专业学习中融于思政因素,以思政引领专业学习,实现“思政—專业(实践)—育人”新模式。实现专业育人,实践育人。这就要求在课堂不能只重专业,只重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味,要主动回应学生的价值疑虑、信念困惑。辅导员的工作是塑造人,塑造灵魂和生命,要不断发觉学科中潜在的新的育人功能,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转变思维观念,掌握科学方法论,不断推进思政前提下的育人创新建设。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状况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因而要树立榜样力量,积极将自身的经历融入课堂,从而使课程能够真实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让每一堂思想政治课程都可以成为引领思想的价值课。再者,关于授课的内容,辅导员要关注形势与政策,始终走在最前沿,在课上将收集到的“政治元素”打磨成能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政治故事”,这就考验到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辅导员平日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将相关“政治元素”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着重他们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把条款要求细化成生活目标,让学生可以更加自觉,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政治内容,形成思政思维。最后,不仅是课上,即使在课后,也是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阵地,如带学生深入乡镇扶贫、参与社会调研、定岗实习等,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全方位助力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五、高校辅导员应该跟上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

  当前,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辅导员应该持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跟踪现代网络技术的前沿。网络应用技术不仅为辅导员开展、协调、组织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便捷且专业的平台。

  首先,辅导员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提高职业技能,对于一些准备不是那么充分的辅导员来说,可能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网络可以高效全面地帮助他们了解需要的信息,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好地教学指导,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互联网是新时代的产物,意味着教育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辅导员除了可以从网络获取大量有效信息之外,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借助视听结合的方式,从立体层面展示课堂内容,使得课堂更加有趣生动。由于需要管理的群体人数较多,而在现实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也会随着不同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运用网络技术帮助辅导员更全面掌握学生信息,保障学生生活安全与课业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秩序化发展。最后,网络化可以帮助辅导员加强日常学习。网络化的发展使得诸多网课应运而生,我们可以整合因特网资源,借鉴新方法,学习新内容,把新内容注入自己的辅导员工作中,用新的资源优化工作程序,更新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交错复杂,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或真或假、或对或错的观点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使其稍有不慎便会侵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辅导员的责任重大,必须努力把思政教育带进校园,带进专业课堂,带进实习岗位,带进社会工作中。让思政教育引领专业技能的学习,规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以及创新创业。

  总之,思政教育和辅导员的工作创新融合聚焦,合力互进,对提升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创建省优质校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院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的成人成才。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兼顾全方位和个性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立目标、定方向,做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做学生成人成才的助力者,做学生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篇3

  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应当同具体行业专业相结合,具备一定与学生所学相应专业的专业技术能力,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思考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最有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建设力量。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中重要的一部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积极有力地投入到祖国未来的建设,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应该担当起肩负的责任,创新工作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高校辅导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因涉及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辅导员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拥有极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行动操手要专业有力,创新思维要超前活跃,具备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深度对接,是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高校辅导员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的思政观念是否正确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教育的优劣,而其中大部分思想观念教育来自辅导员的教授。身为辅导员,要想让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有味道,首先就必须自己拥有高尚的人格、高远的理想和崇高的信仰。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立人的基础,如要授人,必先拥有资本与能力,其中首要前提便是高尚的人格,这是能否向学生传递正确三观的关键。而理想,则表达一个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其积极向上的心态,而辅导员如拥有积极的情绪才能够感染学生,使其将美好的期许带到学习与生活之中。最后是信仰,信仰是人类灵魂的标注,拥有崇高的信仰便会自觉规范行为举止,辅导员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崇高信仰的重要力量[1]。高校辅导员应坚持“立德树人担使命”。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方能成为可用之才。辅导员必须增强育德意识,努力提高育德能力,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必须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文化,思想,信念的一种肯定,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奋勇拼搏形成的坚不可摧的强大理念传承,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坚持中华民族的根基,中华民族之所以千百年来始终坚定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愈挫愈勇,一直勇往前行,靠的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民族和政党文化发自内心的自信和自豪。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是大学生对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透彻理解和学习,吃透文化精髓,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定认同、强力肯定和积极继承,并结合现代文明不断发扬光大,创新发展。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进行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传承与光大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定力量。坚持文化自信,拥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才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最基本要求。作为大学教师,最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感恩祖国的培养。因此,加强师生思想引领,加强思政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部先后出台和修订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和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使过去以探索实践为主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上升到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辅导员建设体系。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涵盖标准、规范和制度内容,以完成专业工作为目的、实现工作本位化、任务化和效率化。高校辅导员应当深入进行理论知识、社会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拥有教师视角和学生视角、校园视角和社会视角、国内视角和国际视角、当前视角和未来视角、政治视角和管理视角等多角度判断比较和洞察分析能力,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拥有永不停歇的开拓创新的能力,努力提高思政育人,管理育人,专业育人,技能育人的育人水平,形成辅导员专业体系[2]。辅导员要明确工作范围与工作要求,始终把弘扬正能量作为工作导向,把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基本规范,建立完善的考评与奖惩机制,形成专业化和职业化体系。

  同时,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识。职业院校辅导员工作应当同具体行业专业相结合,具备一定与学生所学相应专业的专业技术能力,懂专业,懂系部运作管理。我院作为药品食品职业类学院,重点培养学生与药品和食品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作为辅导员也应该具备一定水平的药品食品专业技术能力,选拔聘任辅导员时应当考虑从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中进行择优录用,并且要对已经上任在职的辅导员进行专业类培训,让辅导员充分掌握行业发展状况,技术方向以及未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让“内行”管理“内行”,避免“外行”管“内行”造成“不懂”的尴尬局面。管理起来也能以专业服人,行业服众,有利于实现和学生进行广泛的专业对接,憧憬专业未来,树立远景目标,和学生深入探讨,实现深度交流,思想融合,提升管理水平。只有熟知专业,懂得专业,才能更进一步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把思政因素融入实践教学。比如我们在学习《药用微生物与免疫》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意识,要肯定微生物带给人类的益处,研究微生物是为了让我们生活过的质量更高,更精细,身体更健康,更长寿,同时也要重视它带给人类的巨大威胁,还要研究如何去消灭它,控制它,影响它,这是人类的需要,国家的期望,人民的热盼,要有全局观念。

  三、高校辅导员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思政教育密切相关。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往往表现为阳光、自信、活泼、开朗、有理想、有信念,懂得感恩,热爱生活,他们往往对未来充满着自信,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是制约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4]。在当今时代,心理疾病越来越常见,患者年龄也在逐渐降低,因此深入了解、关注和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高校辅导员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疏导者。我院特别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每学期按时安排心理测试,按轻重分类,轻者由带班辅导员进行疏导跟踪,比较严重的由学院专业的心理老师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学院经常组织辅导员参加心理教育讲座,聘请校内校外知名心理专家授课,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课程线上线下学习,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还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资历深厚有心理咨询证书的老师轮流值班,解答前来或线上咨询的学生心理问题。

  着重从几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把理想、信念、纪律、公德等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认识社会赋予自己的角色,开阔视野,放眼未来,树立信心;二纾解学生心理压力,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帮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他人,交流思想、陶冶情操、开阔胸怀。对个别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及时针对性地进行干预疏导;三是注重交流。沟通、谈话、观察是交流的主要因素,利用一切机会接触学生,观察学生,做到入心,入肺,入眼,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四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管理,理解管理措施,自觉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四、高校辅导员应当注重思政教育引导下的工作方法创新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第一管理者,引领人,担负者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作方法的运用和创新,决定了学院教育的水平高低,有理想信念是做一个好老师的根本,有仁爱之心是成为好老师的关键,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同时辅导员又是课堂中的第一责任人,在专业课堂中也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专业学习中融于思政因素,以思政引领专业学习,实现“思政—專业(实践)—育人”新模式。实现专业育人,实践育人。这就要求在课堂不能只重专业,只重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味,要主动回应学生的价值疑虑、信念困惑。辅导员的工作是塑造人,塑造灵魂和生命,要不断发觉学科中潜在的新的育人功能,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转变思维观念,掌握科学方法论,不断推进思政前提下的育人创新建设。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状况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因而要树立榜样力量,积极将自身的经历融入课堂,从而使课程能够真实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让每一堂思想政治课程都可以成为引领思想的价值课。再者,关于授课的内容,辅导员要关注形势与政策,始终走在最前沿,在课上将收集到的“政治元素”打磨成能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政治故事”,这就考验到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辅导员平日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将相关“政治元素”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着重他们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把条款要求细化成生活目标,让学生可以更加自觉,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政治内容,形成思政思维[3]。最后,不仅是课上,即使在课后,也是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阵地,如带学生深入乡镇扶贫、参与社会调研、定岗实习等,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全方位助力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五、高校辅导员应该跟上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

  当前,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辅导员应该持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跟踪现代网络技术的前沿。网络应用技术不仅为辅导员开展、协调、组织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便捷且专业的平台。

  首先,辅导员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提高职业技能,对于一些准备不是那么充分的辅导员来说,可能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网络可以高效全面地帮助他们了解需要的信息,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好地教学指导,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互联网是新时代的产物,意味着教育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辅导员除了可以从网络获取大量有效信息之外,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借助视听结合的方式,从立体层面展示课堂内容,使得课堂更加有趣生动。由于需要管理的群体人数较多,而在现实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也会随着不同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运用网络技术帮助辅导员更全面掌握学生信息,保障学生生活安全与课业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秩序化发展。最后,网络化可以帮助辅导员加强日常学习。网络化的发展使得诸多网课应运而生,我们可以整合因特网资源,借鉴新方法,学习新内容,把新内容注入自己的辅导员工作中,用新的资源优化工作程序,更新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交错复杂,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或真或假、或对或错的观点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使其稍有不慎便会侵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辅导员的责任重大,必须努力把思政教育带进校园,带进专业课堂,带进实习岗位,带进社会工作中。让思政教育引领专业技能的学习,规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以及创新创业。

  总之,思政教育和辅导员的工作创新融合聚焦,合力互进,对提升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创建省优质校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院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的成人成才。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兼顾全方位和个性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立目标、定方向,做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做学生成人成才的助力者,做学生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篇4

  加强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和引导,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决抵制防范错误思潮在校园传播。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思路,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履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常态化做好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

  2.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印发实施意见、派出实践指导组、编发简报专报、强化调研督导,严格落实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通过互联网、公众号等平台,开辟“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专题专栏专访,组织一批优秀宣讲员录制百节微党课,组织党史知识和学习活动动态宣传。

  3.落实党的创新理论走心工程。依托“知行新说”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平台,组织百个大学生理论社团“学习小组”组长专题培训,开展党史“微宣讲”活动“进班、进网、进支部、进社团、进寝室”。持续推动党政领导、专家学者、道德模范等各方面模范典型人物进高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深度,用“有泥土味的家常话”讲活思政课。举办2022年教育系统青年理论宣讲大赛暨微型党课大赛,推动全市青少年共同参与学党史、讲党史,在讲中增知、听中受益。

  二、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创新

  4.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提升思政理论课建设,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发挥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和思政课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打造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

  5.深化“知行新说”思政品牌。构建“知行新说”精品讲座、实践教学、网络教育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开展10期“知行新说”百名兼职思政导师进高校活动,新建思政课优秀课件、精品微课、讲座等思政教学共享资源100例。扩大“知行新说”成果应用,初步完成“知行新说”思政课导师库、100个*实践案例集、师生实践报告集等编写工作,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样本。

  6.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和文明校园创建,在防疫常态化情况下,大力开展学生文明行为提升活动,弘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和环境文明意识,涵育学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指导高校健全完善校院两级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指导管理制度,定期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

  7.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落实《*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修订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达标评估,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强化心理健康检测干预,建立学校、学院、系、班级、宿舍“五级”预警防控体系。关注重点人群,建立一人一档一案,分类实施一人一策,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前瞻性与有效性。

  三、建强思政工作队伍

  8.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比1∶350的比例足额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按照“引一批”“转一批”“聘一批”“备一批”的配备思路强化梯队建设,到2022年底加快形成一支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专业培训体系,依托*市思政研究中心和*大学省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研学基地,建立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交流平台,综合采取集中轮训、交流研讨、名师帮带、实践教学等形式,加快培养青年思政课教师。

  9.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按照师生比1∶200的要求足额配齐专职辅导员,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和管理岗位晋升制度,加强思政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思政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出台《*市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完整的在甬高校辅导员教育培养体系,做深模块化体系化培养,实行三年培训规划全覆盖。组织开展*市高校第四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论坛、辅导员工作室交流会,启动*市第二批骨干辅导员领航计划,做好30个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和验收工作。

  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10.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机制。加强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和引导,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决抵制防范错误思潮在校园传播。指导高校建好管好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教学阵地,以网络为主平台的传播互动阵地和以校园文化为主形式的思想交汇阵地。层层夯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体系,把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落实到基层组织负责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督查,落实督查、追责、问责机制。

  11.持续抵御防范宗教渗透。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进课堂、进党团日活动、进文化阵地、进师生头脑,切断宗教向各类阵地渗透通道,定期不定期排查整改校园周边宗教非法活动场所,有效开展信教师生关心关爱和教育引导工作。

  12.深化“等级平安校园”创建。健全“等级平安校园”的动态化管理机制和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落实高校安全稳定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高校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开展“一领域一专班,一重点一对策”风险防范化解。抓实抓细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探索班级、寝室等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工作机制,将常态化的防疫工作机制融入到班级、寝室管理工作中。

  13.抓好重点时间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管理。会同公安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套路贷”“无诈校园”专项整治行动、网络赌博、扫黑除恶等专项活动和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等防控工作,形成扫黑除恶、校园贷、网络诈骗等重点风险领域的工作合力。加强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留学生和民族学生管理、对外合作交流等重点领域风险管理,主动防范化解潜在的问题和矛盾。加强学生宿舍、食堂、机房、实验室、危化品仓库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