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思考论文,菁选3篇

时间:2023-03-26 19:4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思考论文1  一、一体化教材的内涵特征  “互联网+教育”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的一种全新教育生态。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思考论文,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思考论文,菁选3篇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思考论文1

  一、一体化教材的内涵特征

  “互联网+ 教育”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的一种全新教育生态。在“互联网+ 教育”时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层出不穷,而作为展现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教材,也需要适应这种改革和创新。传统纸质教材通过扩大信息储量、改变信息呈现形式、适应学生阅读习惯,建设线上线下资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不失为解决传统教材资源量有限、信息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的好方法。所谓一体化教材是指与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配套,由纸质教材和多种数字媒体资源共同构成的新形态教材。因此,一体化教材从其内涵而言,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拥有大量的教学素材。一体化教材虽然从外观看,与传统纸质教材无异,但运用互联网技术,其后台却包含了大量的教学素材,除了纸质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相关原理以及以文字或图表形式展示的信息外,一般还要根据一门课程知识点的分布,建设包含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演示文稿、微型课程、动画、教学案例、习题作业、试题库、交互实训、教学评估、电子书等众多教学文件及教学信息。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少则上百条,多则上千甚至上万条,构建起一门课程的海量教学资源库,提供给学生学习和相关课程教师参考。目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体化教材,除了纸质教材外,还有数量庞大的线上资源作为补充。学习者只要登录“智慧职教”——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或登录http://abook.hep.com.cn,进入相关课程,就可以获取这些资源。

  (2)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表现形式。与传统纸质教材以文本资源和图片资源为知识点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一体化教材所对应的课程,其资源的载体形态已发展成为音像制品和各类网络书籍等电子形式,并且课程的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多媒体之中,也包含了互联网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一体化教材资源更多运用了音频、视频、动画、网页、数字课程等多种媒体的生动表现,以课程为中心的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从书本内向书本外延伸,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从而使教材的学习更有趣味性,也更接近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学生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获取*台。

  (3)运用二维码技术呈现课程的素材。一体化教材尽管学生看到的只是一本纸质教材,但通过将一些重要的教学素材资源编码后生成一个个二维码,并将二维码印制在教材上,学生只要用手机智能终端的扫描软件扫描解码二维码,便可阅读和观看到纸质教材之外的文本、图片、演示文稿、视频、动画等大量的补充资源。以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营销策划”为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配套教材《营销策划》,在版式设计上留出较大的页边用于标示线上资源的名称及二维码,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资源扫码学习,还可以将资源和评论分享到微信、微博、QQ 等社交*台。因此,一体化教材是一种以二维码作为介质将纸媒和网媒有机结合的新形态教材,极大方便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实现了传统教材完全不可能承载的海量信息资源。

  (4)实现学生线上线下学习互为补充的作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化、自主化和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潮流。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不再是教师知识网络的一个子集。单纯的课堂听讲和纸质教材的研读,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体化教材中所蕴含的资源及其展现方式,较大程度改变了知识获取的方式和载体,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习互为补充的作用。线下的课堂学习,可以使知识点得到更好的讲解,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思考以及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线上的学习,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使得学习变得更为便捷和自由,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和次数的权利,因此更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原则

  基于“互联网+ 教育”的需要,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重在适应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需要的相配套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教材体例创新,因此在建设中应认真把握下述原则。

  (1)资源的多元化。一体化教材是在使用传统纸质教材基础上,同时配有习题集、案例集、网络及视听资源,使信息呈现的方式多元化。一是从数量看,以文本资料为例,一门课程的一体化教材所包含的如案例类文本数量应大大超过纸质教材中展现的十几个或几十个案例;从文本的字数来看,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字数又远远超过了一本纸质教材的20 万~30 万字。二是从资源的种类看,一体化教材往往应包括文本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动画资源、音频资源、演示文稿资源、交互式实训资源等多种媒体类别的资源,形成丰富多样的资源库。三是从资源获取渠道看,一体化教材的资源获取,除了通过阅读纸质教材这一渠道外,更多的资源是通过PC 机和移动终端上的碎片化素材和网络课程的学习而获取。

  (2)资源的可读可看性。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注用户体验,一体化教材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展示资源,它带给学习者最大的便利体验就是选择的多样性。资源的多元化为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基础。由于高职学生对一些理论性偏强的知识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对学习资源的选择更为挑剔,只有那些在浏览第一眼就能吸引他们视线的资源才能被学习下去,而在最初的一两分钟内无法引起兴趣的资源往往很快就会被过滤掉。因此,要适应当下习惯于碎片化知识的学生的需要,一体化教材的资源建设一定要强调趣味性和可读性。

  (3)资源的交互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许多实践类课程中的技能训练目标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个操作环节的正确流程,而这往往需要大量时间的反复操练,校内实训室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反复练习的需要。利用一体化教材后台的数字课程网页,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流程练习。这就要求一部分资源带有交互性的特点。如设计交互式实训项目,将实训项目制作成类似通关游戏,学生可以按照流程一步步往下操作,直至达成任务目标。同时,教学资源素材库建设是一个边建设、边使用、边充实、边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这种资源的交互实现教学相长。学生的在线提问以及教师的在线答疑,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形成课堂之外的师生互动,以弥补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师生的互动不足。

  (4)教材体例的创新性。高职一体化教材在内容和教学组织安排上突出知识、方法技能和实践体验的过程融合,把学生的职业思维观念和实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心。仍以高职《营销策划》一体化教材为例,按照企业实际营销策划工作岗位的操作程序、步骤、内容和要求,以团队化、模块化为教学和实训的过程载体,将教材内容编排和设计为6 个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先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现内容结构,正文开篇设计了配有四格漫画和动画的导入案例,主体内容中穿插小案例,每个任务单元后都以“小试牛刀”的形式让学生对技能点进行操练和巩固,最后又设置“融会贯通”“照猫画虎”“稳扎稳打”“能力测评”等栏目,结合线上的网络课程,分别指导学生完成案例分析、交互实训、题库测试以及对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与商业文化素养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将知识、方法、过程与具体的任务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三、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内容

  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虽然建设者一般仍然是高职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发行者依然是出版社,但顾名思义,其建设内容肯定不是单一的,而应包括下述几方面。

  (1)纸质教科书建设。既然是教材,按照目前国内高校乃至国际上绝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教材的重要载体仍然是纸质教科书。教师编写教材,出版社出版教材,学生使用教材,这与传统教学中使用教材没什么两样。但是,一体化新形态教材从内容上却有了极大的变化,纸质教科书里所涵盖的知识和信息量只是一体化教材的一小部分。

  (2)资源建设。这是一体化教材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新内容。一体化教材建设大量的工作是资源建设。虽然资源的建设主体仍然是教师,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以视频、动画、网络课程、程序等展示的资源,需要借助专业的外力来完成。因此,与传统教材所不同的是,建设方的队伍中除了教师,还增加了一些资源的外包制作方。

  (3)资源*台或网络课程搭建。资源建设完成后,就需要利用一定的媒介来展示资源,供学习者随时随地调用资源进行学习,这一媒介就是资源*台或网络课程。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展示的高职院校国家教学资源库中,每一门课程建设实质上就是一项立体化教材建设项目。除了出版课程配套教材外,还为每门课程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分别搭建了适合学生学习者、社会学习者、企业受训者、同行学习者等不同学习对象学习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先建立知识树,教师将各类资源素材按照知识树下对应的知识点逐条上传,供学习者选择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台的建设属于技术支持范畴,主要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实现。因此,一体化教材的发行方出版社除了需要配备传统的编辑之外,还需要增加一些搭建网络课程的技术人员。

  四、一体化教材建设的保障

  (1)教师的资源建设水*。一体化教材资源建设的数量多寡、质量高低、种类与形式是否多样,直接关系到一体化教材的质量与受欢迎程度。在建设过程中,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各单元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都会体现在一体化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时,教师认真搜集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各种素材、信息,拍摄反映各知识点精髓的视频,制作或委托开发动画、交互式实训等,是提升一体化教材建设水*的最有力保障。

  (2)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一体化教材的广泛应用,有赖于各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并实现校内网络的全覆盖,才能真正实现在学校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一本书、一部手机便可学习整门课程的资源共享目标。

  (3)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体化教材建设如果只建不用,那将成为一项学校、教师、出版社、教育行政部门自娱自乐的工程。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利用一体化教材进行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尚需一个过渡时期;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我学习习惯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一体化教材要真正形成“建设—应用—再完善”的良好回路,关键需要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对应的课程学习*台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4)建设资金保障。由于一体化教材已经不是简单的纸质教科书,单纯靠教师的智力劳动付出编写出图文结合的纸质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量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制作素材。企业原创案例的收集、微课视频的拍摄、知识点动画的设计制作、交互式实训的开发等往往需借助专业制作公司的力量,因此,一定数量的资金是一体化教材资源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思考论文2

  2012 年7 月,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专业被人社部批准为新增全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也是内蒙古唯一入选此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试点院校。

  2012 年9 月,在汽车维修专业2012 级新生中选取了两个班开始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2013 级秋季新增两个班级实施一体化教学,取得显著效果;2014 级秋季再增两个班级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1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1 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传统的教学课程分为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操课。实行一体化教学,首先要改变课程设置,依据人社部于2010 年颁发了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主要是把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操课进行融合。融合后的一体化课程可称之为汽修专业能力课,课程标准的制定,方便了我们的教学改革。根据我们在调研中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增设了《汽车维修接待》,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汽车维修接待的程序,学习与客户沟通的礼仪,掌握汽车维修人员的职业道德。我们组织教师在现有汽修专业一体化教材基础上,与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库》,资源库的使用,使任课教师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也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有利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1)送出去

  组织专业教师学习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明确一体化教学的操作方法。几年以来已有多人多次参加各类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培训及教学能力培训: 行动导向教学实务操作培训、杭州技师学院一体化教学能力培训、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一体化骨干师资培训、广东省技工院校一体化培训讲座等。

  (2)请进来

  请专家来校指导,在赵志群、张治忠、朱军等名家的指导下,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合作学习来组织课堂教学,注重感知和操作,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3)加强校内培训

  组织教师相互学习,理论教师向实习教师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实习教师学习理论教师的和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对一体化教师进行集训,分组分模块进行实操及教学方法培训。

  (4)寒暑假走进企业

  鼓励专业教师寒暑假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技能操作水*;加强专业教师参加汽车最新技术的相关培训,以掌握当今世界汽车发展的最新技术、工艺及最新汽修设备。包括国家级顶岗实践培训,新技术专项培训、本地4S店顶岗实践等。

  (5)与技术人员充分交流

  与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开发与教学实施;积极吸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把企业的工作情景尽量还原到教学中来;通过座谈会、教学研讨会、观摩课等有效方式,加强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的学习和交流,促进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

  1.3 工作站资源配置

  (1)工作站具备的功能:理论教学、实训操作、资料查阅、小组协作、成果展示等。

  (2)配置原则: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学习资源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相结合。

  (3)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开展一体化教学,就要改造教学场地,根据一体化教学模块划分教学区。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场地分区配置:讲课区、讨论区、实操区、工具区、资料区、展示区等。在每个教学区要配备所需要的实习设备和教学设施,如:讲课区配备桌凳、多媒体设备;讨论区配备资料柜、计算机、网络;实操区配置相应模块的设备等。

  1.4 重视校企合作

  一体化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密切的校企合作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尽最大可能把设备和技术引进来,这样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强化,更接近于企业。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通过真正的实景工作,熏陶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

  1.5 考核与评价

  一体化课程教学特色是全面实行理实教学一体化、教学内容源于企业真实任务、教学模式遵循企业真实情境、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突出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传统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改革以来采用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多元评价主体: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2)多种评价方式:笔试、实操、口试等;

  (3)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工作页、出勤、*时表现等)、终结性考核(统一理论考试、实操考试等)。

  2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2.1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由于一体化教学过程较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案例引导、任务课题、小组合作、课堂评价等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教学课堂的一道特色风景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或厌学现象,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效果。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体化学习过程,学生学会了独立编制工作计划,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

  2.2 提高了教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能力

  在编制教学文件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关键因素,从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转化、学习情境描述,到课程设计及学习材料的编写,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教师的开发能力,课程开发过程鞭策了教师能力的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在开发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一体化教学专业技能。

  2.3 一体化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体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行动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足的场地、设备和资料、便捷丰富的信息获取方式、校企合作为一体化教学提供资源保障。经过系统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学生参与度高了,而且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规范操作,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4 一体化工作站初具规模

  经过两年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积累,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工作站已经初具规模。各个一体化工作站配备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及维修手册等资料。在一体化工作站,实训过程采用企业车间的7 S管理方式、环境渲染、任务引领,使学生如身临企业实境。并采取模拟与仿真的设备或采用企业资助设备来辅助一体化教学。总之,经过一个过程的努力逐步做到教室与车间、学生与工人、教师与师傅、作业与产品、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2.5 带动相关专业改革,为其它专业提供教学观摩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实施改革获得成效的同时,也在全院积极普及一体化教学理念,推广一体化教学方法。校内培训、改革交流会,一体化教师的公开课,对一体化教学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转变了教师的传统观念,让教师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使教师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同时,改革以来多次为其他同类院校提供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交流等。

  3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与体会

  3.1 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

  没有一流的师资,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课程,也很难培养出一流的技工。即使有一流的课程,如果没有一流的师资,也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技工。所以,要制定合理的一体化教师选拔制度。要制定合理的方式组织一体化教师静下心来弄清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内涵,对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认识要精益求精;要组织一体化教师参与一体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操作技能等内容的培训;要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职业岗位的调研和培训,要定时间、定任务、定要求、定考核,鞭策教师真正在课程教学中融合校企的元素内容;一体化教师工作非常量大,要制定相应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3.2 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难点,是学生

  一体化教学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是此层次的学生基础差,不喜欢学习,另外,学生的身上也有很多自身的毛病,对于教学的组织,和上课的纪律把控,要费很多精力才能保证任务的实施。这就要求我们要擅长发掘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比如说,学生不喜欢学理论但是动手能力强,调皮但是心理素质好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及教学活动的组织。此外,教师要多帮助学生了解本行业,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使学生对自身以后的工作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也使学生初步在内心建立自己的人生规划。

  3.3 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重点,是评价

  一体化课堂评价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确定评价手段。如何将评价环节制定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如何让学生的评价更加公*、更加客观,是需要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和努力的。要因地制宜选择评价手段和量化标准。评价方式应以激励学生为主,特别要强调的是评价一定要体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学生参评、教师点评等要素。通过评价方式的转变,激励更多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学院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学院将更加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坚定不移的实施下去,将进一步结语经验,边实施、边改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发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思考论文3

  1.一体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

  1.1背景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职业教育训练发展的速度却较为缓慢,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及时地根据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培养出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往往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这种反差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不能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对职业教育进行深化的改革是非常迫切的,其改革核心就是要根据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开展一体化教学,培养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全面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1.2意义

  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一目标,尤其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职业院校将就业作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职业院校通过开展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教学由“知识的传递”转变为“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转变为“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教师从“单一型”转变为“行为引导型”等。

  2.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现状

  2.1教学模式不合理

  *烹饪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技术,*古人用智慧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烹饪方法和食物,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科学技术,烹饪的理论工艺体系独特且完整。当前职业院校在烹饪专业教学上,存在着在一些不足之处,普遍都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老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使得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抑制,所以必须加快烹饪职业教育的创新步伐,以一体化课程教学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高效的烹饪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职业院校在对烹饪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比如招生规模、实习条件、实习经费、师资素质等,在进行烹饪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比例占到80%左右,实践课只能占到20%左右,这就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理论不能够在实践中去验证,这必然会造成学习效果不佳。这种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是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在培养烹饪人才时候的首要问题,这样也就导致职业院校很难培养出全面优秀的烹饪人才,所以创新教学路径,设置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案,是职业院校非常重要的任务。3.3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亟待提升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烹饪教师的综合素质都不强,有的是理论知识能力很强,但是实际操作技能却较低,有的是实际操作技能很强,但是没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所以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职业院校缺少“双师型”的烹饪专业教师,这使得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水*很难得到提升。

  3.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烹饪职业教育创新路径

  3.1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在开展烹饪专业课教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烹饪行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然后根据烹饪行业的需求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出发,烹饪岗位需要什么就在教学中教什么,在岗位上如何操作,在实践教学中就要如何培养学生,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在院校所学能够在实际岗位中得到运用。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要先根据实践教学要教的内容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用多少就教授多少理论知识,要将“必须、够用”作为教学的原则,使学生可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3.1.1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确认新的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在进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确认新的培养目标,应该将培养素质高、文化好、理论强、操作能力高的综合型技能人才作为目标,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能够满足烹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烹饪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首要的就是可以体现技能型,同时还应该体现理论性和知识性。在对烹饪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全面优秀的学生。

  3.1.2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在培养烹饪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点。“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整理和融会,将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显著。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烹饪技能作为教学主线,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借鉴餐饮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模式来实现对烹饪专业学生的培养,并借鉴经验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可以选用“菜品主体、任务驱动”、“角色转化、自主培训”等“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按照“菜品开发准备-任务分析-菜品设计-菜品试做-成品质量评价-任务小结-菜品岗位试用-顾客意见反馈-总结改进-市场推广应用”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实际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感受到职业化的训练氛围,这样对于学生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3.2对于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不断强化

  烹饪专业教学体系要想能够发挥出最优的效果,需要良好的实训条件作保证,完备的实训条件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对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强化,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满足对烹饪专业人才进行基本功训练的要求,还应该有热菜制作实训、凉菜制作实训、面点制作实训等场所,除此之外还应该创建“模拟厨房”,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训学习。职业院校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去合作酒店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锻炼实践能力,这对于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运用现代厨房一体化模拟训练教学,具体分析如下:

  ①基本理念。依据现代餐饮经营的需要,并和厨房管理理念结合,对厨房进行设置、布局以及设备分配,以厨房生产的过程和环节为主导,对原料,加工、烹调、冷菜、点心进行研究,还应该能够体现出人力资源、卫生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②教学方法。可以实行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一课多教师法”、“项目活动教学法”和“实际情形模拟”,也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建立酒店和厨房的类环境,同时模拟工作项目或情境,探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③组织教学方面。提供给学生扮演主动角色的机会,例如,模拟学生担当“餐饮部经理”、“厨师长”、“食品雕刻师”等角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分工,协同完成。相反的,教师转变角色,只作组织协调的工作。

  ④教学效果。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还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⑤教学思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实际考量现代厨房的情况,并对学生的菜单设计、制作情况报告、菜肴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发现实际效果突出。此外,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在必要时进行合理的分项教学,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成本。

  3.3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职业院校在进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烹饪专业对于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注重,这就需要广大的职业教育院校自身拥有数量众多的,具备“双师”素质的老师。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专业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正是因为有了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职业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的初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聘请酒店有丰富工作经验并且烹饪水*较高的厨师上课,同时,派遣校内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师深入酒店进行实践学习,在充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走出去”就是让校内授课教师到酒店企业进行顶岗学习,校内授课教师一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通过在酒店的实践学习,充实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水*,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也指日可待。“引进来”政策,就是指学校聘请酒店精英人才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之中,特别是实践教学课一定要请酒店企业后厨人才来参与,他们是长期工作在烹饪行业一线的精英人才,精确掌握着烹饪行业需求的动态变化,精英人才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校的教学结构,将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4.总结

  综上,职业院校应该基于一体化课程改革,做好烹饪职业教育路径的创新工作。本文对基于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烹饪职业教育创新路径进行了探析,首先介绍了一体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论述了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学模式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合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亟待提升等,然后论述了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烹饪职业教育创新路径,包括对改革教学技术和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加强对于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等,这样职业院校就能够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高的烹饪专业人才。

推荐访问:对中 课程体系 思考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思考论文 菁选3篇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思考论文1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思考论文100字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思考论文1000字 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思考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