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1 1、比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 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 ⑤法律术语,同“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中考必考文言文实词释义,菁选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1
1、比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
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
⑤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
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比较:鄙;敝
3、兵
①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
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C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
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
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
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服从……
④参与,例如:从政。
⑤介词:由,自。
⑥比较: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
①“当”,《说文》“田相值也”。(井田制)
②引申: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两两相等,引申: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当”,对着;面对;
⑤处在。引申:占着;把着。引申:掌管,主持。
⑥阻挡,抗拒;
⑦充当;相抵消、相*衡。
⑧适应,相当;适合,得当。
10、道
①本义,道路。
②规律,道理。
③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张)
④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说、谈论)
⑤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带有根本性、原则性。)
⑥从,由。
11、得
①得,获得,得到。(找到)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
②“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能够)
12、定
①“定”,《说文》“安也”。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定金;订金)
②决定,确定。
③副词,到底,究竟。
④一定(后起义)
13、伐
①“伐”,《说文》“击也”。以戈击人,用斧砍树,持枪击鼓……都可以叫“伐”。(砍伐;进攻,征伐;讨伐。)
公开宣战、公开进攻叫“伐”。“伐”带有上伐下、讨有罪的色彩。
②引申:功劳,成绩;夸耀(《广韵》“自矜曰伐”)
14、犯
①《说文》“侵也”。“犯”本来指狗咬人。后来两极分化。
②受侵犯,使自己遭受损失。(侵害、危害)
③侵犯,侵入别人的领域,使别人或别的事物受到损失。(触犯;犯险,冒着。)
15、方
①“方”初文应作“上口下方”,指中央以往的四旁的广大地区。与说话者所在地相邻的地区、地域。
②方形,四隅之和。
③方,方圆。引申:正直;方正。
④面积
⑤方向、方位。引申:区域、地方。
⑥地方(戴圆履方)
⑦方法,办法。引申:处方,药方。
⑧“方”,《说文》“并船也”。方船、方舟。(枋、舫)
⑨凡两两相并、相比。例如:方轨;方征;方驾;比方。
⑩比拟,相比。
⑾副词,正在;将要。
⑿当……的时候。
16、奉
①“奉”是捧的古字。两手捧着。
②进献。
③承受。
④俸禄,给养。
17、负
①《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引申:蒙受、遭受。
②《说文》“恃也”。对自有之力之物的凭借。(自恃,自负)
③背靠着。负隅顽抗。
④违背
⑤失败
⑥欠
18、赋
①“赋”,为作战而征集的军赋。“兵赋”是征集兵士、民夫、战车、牛马、戈盾之类的作战用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征收;敛取;赋税。)
③出声念。
④写作方法,*铺直述。
19、覆
①“覆”,《集韵》“反也”。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遮盖、掩蔽
③翻转过来
④倾覆,颠覆
20、更
①《说文》“更”与“改”互训。(改变、更换)
“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经过,经历。
③抵偿
④另,另外。引申:再。
⑤更加
⑥副词,重新。
⑦五更
21、故
①“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现代汉语中:事故,变故。)
②《广韵》“旧也”。“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故都,过去的国都。故乡,从前的家乡。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原因,缘故。
④故意
⑤通“固”,本来。
⑥所以,因此。
22、顾
①《说文》“还视也”。“顾”转过头来向后看。(回顾;回头看。)
②探望,拜访。
③顾念。引申:关心,照顾。
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⑤副词,反而,却。
23、观
①《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看;观察;考察)
②观赏;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
24、归
①《说文》“女嫁也”。(春秋以后多用“嫁”)
②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返回)
③归还
④归附,归属。又:归到一处。
25、好
①女子容貌美。引申:好,善。
②兼及服饰之类,有仪表堂堂的意思。
③友好
④喜爱
26、号
①大声喊叫。引申:大声哭。
②扬言,宣称。(号称)
③号令,命令。
④称号。又:别号。
⑤称。
27、还
①《广雅·释诂》“归也”。(返回)
②交还,归还
③通“环”,环绕。
④通“旋”,旋转。
⑤通“旋”,轻快敏捷的样子。
⑥仍然(后起意义)
28、惠
①《说文》“仁也”。《尔雅·释诂》“爱也”。“惠”原是动词“仁爱”。
②对所关怀、同情的人给予照顾。(恩惠,给人以好处)
名词化之后,所给予的好处。
③柔顺、柔和。
④通“慧”,聪明。
29、及
①《说文》“逮也”。段注“及前人也”。
“及”古字形像追逐者以手抓住被追者之形。
②赶得上,赶上,抓住
③至,到
④趁着。等到……时候
30、极
①《说文》“极,栋也”。
②处在屋宇的最高处,所以最高的地位也叫“极”。(登峰造极;北极)
③由最高引申:极限,不能超越。极点,尽头。
④最,非常。
⑤标准
⑥通“亟”,急。
31、计
①记数——计算,算帐,计量——统计,汇总
②盘算,谋划
③计谋
32、加
①“加”在上古是及物动词,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加上,放上)引申:施加
②增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③更加
33、假
①先秦,假,借同义。(借,借来)
②《说文》“非真也”。(汉以后。)假,真反义。
③非正式的,临时的。(假寐;假上将军。)
34、间
①閒,隙也,从门、月(《说文》)
②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
③中间(间于齐楚)(《孟子》)
④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间断;隔开)
⑤离间(谁能间之)(《左传》)
⑥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5、简
①《说文》“牒也”,竹简或木札。引申:书信。
②简易;简略;省约(由简的特点决定的。)
③荒废,怠慢。
④选取等长的“简”。挑选,选择,选拔。
⑤《集韵》“阅也”。检阅,检查。
36、见
①《说文》“视也”。看到。看见。
②往见,拜见,参见;进见,谒见,会见,接见(不同身分)
③见解,见识
④表示被动。
⑤见谅的“见”
⑥通“现”
37、节
①《说文》“竹约”。竹节。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引申:人与动物的骨节。
②时节,季节。引申:节日。
③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④气节,节操;礼节。特指,贞洁。
⑤节制,节约。
⑥古乐器,引申:节拍。
38、竭
①干涸,枯竭。“竭”的反义词“盈”。引申:衰竭。
②竭尽,尽力做谋事。
③尽,完。
39、尽
①《说文》“器中空也”。象征用到了极限,一无所有。
②不及物动词,无剩余。(完,没有了。)
③及物动词,全部用出。
④副词,净尽——都,皆,整个地,完全地,无保留地,达于极限。
⑤达到顶点
⑥尽可能,尽量。(第三声)
⑦任凭
40、进
①本义,向前走或跑,或者说是朝着脸所向的方向行进。
②前进,与“退”相对。
③到朝廷。
④进献
⑤通“贐”,赠送的路费或礼物。
41、居
①《说文》“蹲也”。“居”是后代“踞”的本字。
②坐。引申:处于。
③居住。又:住处。
④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⑤占,占据。
⑥积蓄。
⑦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有顷)
42、举
①“举”,《说文》“对举也”。两个人共同把东西抬起来。后来一个人用两只手把东西举过头也叫“举”。
②用手托起。
③举起,抬起。引申:提出,举出。又:发动。
④推荐,推举。提拔。又:检举。举动。
⑥攻下,占领。
⑦全。例如:举国,举世。
43、具
①《说文》“供置也”。“供置”即备办。最初多指备办食物,后来扩展到备办其它物品,是个动词。
②准备饭食或酒席。又:饭食,酒肴。
③准备,备办。引申:具备,完备。
④全部
⑤陈述
⑥器械
⑦才能
⑧量词
44、聚
①《说文》“会也;一曰邑落曰聚”。本义:会合。
②村落,居民点
③聚集,集聚
④征集
45、苦
①苦菜;引申:苦味。
②劳苦,辛苦,劳累。又:刻苦。
③愁苦;苦恼,痛苦。又:被……所苦。
④粗劣
46、类
①《正字通》“种类也”又“肖似也。”
②种类。引申:类推。
③类似,象。相似
④大抵,大致。
⑤条例。
47、良
①《说文》“善也”。表示质地好,素质好。
②良好。精良,美好。出色,优秀。
③良人:
1、优秀的人才;
2、丈夫。
④和悦,善良。贤良,贤善。
⑤甚,很。
⑥的确。
48、临
①《说文》“监也”。从高处低头往下看。
②从高处往低处看。俯视;居高临下。
③引申:从上监视着,统治。监督,威胁。
④到。
⑤面对。对着。靠近。
⑥正当;将要。
⑦临摹。
⑧哭。(第四声)
49、虑
①《说文》“谋思也”。为谋划事情而思考叫“虑”。(思虑)
②考虑,打算。引申:心思,意念。
③担忧(后起义)。顾虑,担心。
50、论
①《说文》“议也”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作出评判。
②讨论,研究。
③判罪。
④一种文体。
⑤通“伦”,条理,顺序。
51、漫
①《广雅·释训》“漫漫,*也”《正字通》“水广大貌”。表示水*铺广大、无边无际,引申:遍(漫山遍野)
②溢出
③没入水中
④随便(杜甫诗“漫卷诗书喜欲狂”)
52、灭
①《正字通》“火熄也”,但应用中常用于使动或被动,使火熄灭或被熄灭之物
②暗,看不见
③引申:消灭,湮没
53、名
①《说文》“自命也”指人或事物的代号,和“实”相对。后来把在书面上记录这些名称的符号也称作“名”,“名”就兼指文字了。
②用作动词,命名,用作名词,名字。
③引申:名声,名利
54、明
①《说文》“照也”,光线充足,或在光的照射下清清楚楚的状态叫“明”与“暗”相对
②发光,明亮
③形容物体的光泽、颜色明亮
④光明、清楚
⑤《正字通》“明日即翌日”
⑥表示人的视力
55、命
①《说文》“使也”本义是支配者对被支配者的差遣、命令、训导。
②上天对人的吉凶祸福、穷达寿夭的预先确定。
③人对上天无可奈何的冥数
④引申:使命
56、谋
①《说文》“虑难曰谋”《左传·襄公四年》“咨难曰谋”,“谋”常常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共同合计、研讨办法或对策。
②作名词:指商量出的结果
57、难
①读去声时是名词,表示灾害性的事变,以及由这种事变使人所处的艰难困苦的处境。“难”古代多指重大事变,往往是危及人们生命的。
②困难,与“易”相
对③诘难,质问
④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对方请教
⑤敌,怨仇
58、*
①“*”来自于“秤”,所以,作为形容词,“*”解释为*坦
②削*、铲*。《列子。汤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③安定,太*。
④*息,*定。
⑤公正,公*。《出师表》“以昭陛下*明之理”
59、戚
①“戚”最初表示一种作战用的斧子。
②与“疏”相对,表示亲近或者忧伤,如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③伤心
④作名词,亲属,由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转而指在血统上存在密切的亲属关系
60、奇
①《说文》“奇,异也”表怪异
②jī,表示余数或单数,与“偶”是反义词。《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异乎寻常、奇特《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④出人意料
61、强
①《说文》“弓有力也”“强”原指强弓
②作形容词,“强”是“弱”的反义词,壮健、强盛、强大,如“少年强则国强”
③qiǎng竭力、尽力,引申为勉强,如“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④有余,略多,如“赏赐百千强”
62、清
①《说文》“朗也,澄水之貌”,表示水澄澈纯净,反义词“浊”
②干净、洁净
③安静、清静,如“以其境过清”
④太*
63、请
①请求
②邀请
64、穷
①阻塞不通
②境遇不好,不得志
③生活困难
④穷尽完结
⑤穷究,追究到底
65、秋
①收成
②秋天
③年,又:时候
④飞舞跳跃
66、求
①《集韵》“索也”探求寻找
②要求、需求
③乞求,请求
67、取
①《说文》“获取也”本义:割取耳朵,拿,与“舍”相对
②提取、选取
③攻下,夺取
④娶妻
68、去
①《说文》“人相违也”《广雅》“行也”
②离开
③除掉、去掉
④距离
⑤前往,到……去
69、全
①《说文》“完也”,与“破”相对
②全部的`,整个的
③完全,无例外
④保全
70、任
①《大雅》“任犹抱也”,比喻承担重任
②作名词,担子、任务
③《说文》“保也”,最初是抱于胸前的意思,后引申为负担。把某种职责、使命加于别人肩上,由其负荷,这就是任命、任用义。
④《正字通》“诚笃也”,诚信
⑤凭借
⑥任凭
71、容
①《说文》“盛也”用器盛物,包容,引申为宽容,饶恕
②许可,允许
③容貌,仪容
④或许,可能
⑤容容:变化不定的样子
72、入
①《说文》“内也”,进入,与“出”是反义词
②收入,收纳
③交纳
73、塞
①《说文》“塞,隔也”,堵塞起来,使内外隔绝
②阻塞,因而为阻塞交通要道而修筑的城郭公事也叫“塞”
③填塞,充满
④弥补
74、上
①与“下”相对,在上面在高处都可以称为上
②引申:等级、地位高的,又特指帝王
③质量好的,次序在前的
④登上,作动词用
⑤通“尚”崇尚,尊重
75、少
①形容词,不多
②稍微
③削弱,减少
④轻视,看不起
⑤不多时,一会儿
76、舍
①接待客人的地方
②距离的名称,行军30里为一舍
③shě《说文》“释也”放弃
77、身
①《说文》“躬也”“身”指人或动物的整体
②自身,亲身
③“身”古代作侧立的人形而大其腹,腹中有一点是发育中的胎儿之形,所以,身的本义是怀胎
78、生
①《说文》“生,出也”出生,生育,引申为生活、生命
②生的,与“熟”相对
③生疏
④本性,天性
⑤对读书人的称呼
79、胜
①《说文》“任也”,是力能胜任,承受得起的意思,读shēng
②shēng尽
③在战争中以武力打败对方
④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80、师
①最初指盲人,“师,乐人瞽者之称”后演变为有一技之长者称“师”乐师、教师、画师、医师等。
②军队编制,2500人为一师③效法、学习,作动词
81、实
①与“名”相对,实际,事实
②充实,充满
③果实,种子
④确实,的确,作副词
⑤语气词,加强语意
82、食
①食物经过口的咀嚼咽下去的过程叫“食”
②作动词,sì,供养,给……吃
③日食、月食
83、使
①《说文》“令也”,使唤,役使的意思
②命令、派遣
③出使
④放纵,放任
⑤连词,假若,假如
84、属
①《说文》“连也”,古代依附于人,做别人的臣僚,隶属,归属
②连接zhǔ
③委托,托付zhǔ
④嘱托zhǔ
⑤亲属
⑥类
⑦zhǔ,副词,适逢
85、说
①《释名》“述也,宣述人意也”,向他人陈述解释
②名词,言论、主张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2
1、及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鞭长莫及
③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a动词:到、至b动词:接触到c动词:比得上d连词:和)
2、疾
①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③讳疾忌医
④风疾知劲草(a名词:病b动词:通"嫉",妒忌c形容词:快速)
3、骑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②翩翩两骑来是谁(a名词:骑兵b名词:骑着马的人d动词:跨)
4、间
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a名词:两个事物的当中b动词:音jiàn,夹杂)
5、见
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②见楚王,王曰:"……"
③曹刿请见孙膑以刑徒阴见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④风吹草低见牛羊(a动词:拜见、谒见b动词:通"现",显露c动词:看见)
6、将
①子将安之
②晏子将使楚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④公将鼓之
⑤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威王欲将孙膑
⑧齐使田忌将而往
⑨于是乃以田忌为将(a名词:将领、将军b动词:率领c动词:使……做将领d动词:持、扶e副词:将要、快要、打算)
7、进
①于是忌进孙子于齐王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a动词:推荐b动词:到朝廷做官)
8、景
①至若春和景明
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a名词:景物、景致b名词:日光)
9、就
①瞬息可就
②持就火炀之(a动词:靠近b动词:完成)
10、居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面山而居
③居辎车中,坐为计谋(a动词:居住b动词:处,在某一地位或地方)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3
1.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安稳的,安定的。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动词。
养生,享受。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疑问副词。
表反诘,译为“怎么”。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2.本(běn)
副词。
本来,原来,最初。
如: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3.比(bǐ)
(1)动词。
①并列,紧靠着。如: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个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②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③相比。如: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2)介词。
①等到……的时候。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②比起。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4.鄙(bǐ)
(1)名词。
边境,边远偏僻的地方。如: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形容词。
①(地位)卑微的,低下的。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目光短浅的。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5.毕(bì)
(1)动词。
完毕,结束。如: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2)形容词用作助词
用尽,竭尽全力。如:吾与汝毕力*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6.敝(bì)
形容词。
破旧的,破烂的。如: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观刈麦》)
7.兵(bìng)
名词。
①士兵,军队。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推荐访问:实词 必考 文言文 中考必考文言文实词释义 菁选3篇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1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100个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10篇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