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冷暖》读后感

时间:2022-07-12 08:25:03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年冷暖》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百年冷暖》读后感

 

 华师大的, 不要抄啊, 我自己写的, 已经交过作业了 , 随便参考吧写的烂 关于“知识分子” 的一点随想

  ——读《百年冷暖——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 有感

 近来才读完马嘶先生的《百年冷暖——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 一书, 因为上学期课中时间匆忙, 只是匆匆扫了几眼, 并未认真阅读。

 此次也因作业的关系, 认真读了一遍, 我不是治思想史的, 也没有特别关注过民国或者建国后的知识分子群体, 只是平时看书读史对于此有些浅陋的想法, 在此谈一下。

 这本书诚如作者在引言中开宗明义的说:

 “我希望能把这些真实的人生故事写得有趣些、 轻松些、 可读性强些, 因为它不是严谨的学术论著, 而是写给更多人看的大众读物。”1作者勾稽了大量的人物日记、 函件等资料, 把这些人物所代表的知识分子2群体的日常生活、 衣食住行、 娱乐交友等各个细节的情况描写的生动有趣, 可读性也较强。

 我认为单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对于本书定位来看,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比较成功的作品。

 作者描述的知识分子群体从 1912 年开始,下迄改革开放以后, 时间将近百年, 通过本书, 读者对这将近一个世纪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有了一些比较直观的感知和认识。

 我想这也是本书期望达到的效果和最大的成果所在。

 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 平日承师长教诲, 总想以比较严格的学术眼光来看待所读的每一本书, 但这对于作者而言已经可能是苛刻的要求, 作者也已经在引言里明言这只是一本大众读物, 所以我在此而发的议论大部分可能属于“借题发挥”。

 本书通篇都是写知识分子, 我觉得“知识分子” 在现在的语境下有相当的必要作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 因为“知识分子” 这一特定的有所专指的学术语言与日常用语有了一些混淆。

 今天的日常用语也常言“知识分子”, 按我的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多指读过书具有一定学识、 文化的人。

 本书对“知识分子” 概念的界定则引用《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 即“具有较高文化水平、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所以在作者的笔下知识分子才会有“高级”、“低级” 之分。

 严格说来“知识分子”

 1 马嘶:

 《百年冷暖——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1 页。

 2 关于“知识分子” 一词, 作者作了一个相当宽泛的、 日常口语化涵义的界定, 因此本文除了在讨论“知识分子” 的具体界定和与本书所指意思不同时会加引号, 其他的地方为了避免与书本所指的意思冲突, 故后文所指与书本的界定相同。

 是一个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词语, 并非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

 “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 他可以是教师、 新闻工作者、 律师、 艺术家……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

 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 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 的充足条件……所谓‘知识分子’, 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 同时还必须深切关注着国家、 社会以致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 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的私利之上的。”3 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可能各有不同, 但是我想余英时先生的定义总体能概括出“知识分子” 核心的意思。

 不赘冗繁的引用这段话是想说明作者在书中描述的人物有相当大一部分确实当之无愧的属于“知识分子” 这一群体,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未必能划入这个群体。

 本书对于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考察非常详细, 从衣食住行到每月薪金到娱乐方式, 都根据一些日记作了具体的描述, 很生动形象。

 但我觉得这里有一个问题, 既然为生活史, 物质生活固然重要, 那么这些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是否也有同等的地位? 20 世纪是个动荡不安的世纪, 知识分子在各个时代的所思所想,对时事的关注, 对国家民族的关怀, 同样有、 甚至有更重要的意义。

 那些超越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关怀意识才更能彰显“知识分子” 的自觉与担当。

 书中所举的例子也都集中于一些“高级” 知识分子, 当然这些知名人士的言行、 文字更容易保存下来, 如果能够有多一些普通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描述, 记录他们的普通生活, 所思所想, 我想会使本书更精彩, 因为普通的知识分子才是社会的知识群体的主体。

 这也是我对作者的“苛求” 了。

 关于建国以后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作者多是轻轻带过, 相对于建国以前的部分, 实在是潦草了一些。

 我觉得正是建国以后的半个世纪, 对我国的知识分子整体性格产生绝大影响的一段时期。

 建国以后历次的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冲击与影响, 我觉得到今天也未必能消除干净。

 这不是作者在余编里面对比各个时期政府公务员与大学教授之间的薪水待遇差别, 就能简单看出来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地位。

 这实在不是个好的比较方法。今天的大学教师与公务员的薪水又如何能比? 今天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又如何呢?

 3 余英时:

 《士与中国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引言第 2 页。

 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以后, 传统的“士” 便开始了 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变。

 两者之间最显著的不同怕要数职业选择的多元化。

 但是我想从清末到民初的转变过程中, “士志于道, 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中国古代“士” 的精神传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近代知识分子所继承。

 但是反观今天的“知识分子”,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思而后行”、 “君子慎言, 祸从口出”等等思想被推崇, “难得糊涂”的犬儒主义盛行,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 追溯其原因, 恐怕与建国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有很大的关系。

 暑假帮曦敏校对一些三反时期的学校报纸, 1952 年中共就开始对学校的教师进行思想改造, 其中的文章体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领袖崇拜、 阶级思想斗争、 集体主义等等)

 在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恐怕都发挥到了极致。

 软硬兼施的思想改造对于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扭曲, 让我这个半个多世纪后的学生感叹不已!

 我不是学现代史的, 对于这方面的书看的也很少, 只是从报纸上那些活生生的文章事例中感受到了政治运动的残酷。

 作为一个政党, 无论其怎么样的伟大理想或者目的, 如此的政治运动都是绝对不足取的。

 无论 1957 年的反右无论是“阴谋” 还是“阳谋”, 其对知识分子的摧残与影响都是跨时代的。

 政治信任从此不存在于知识分子的心中。

 一直到文革之后, 知识分子才开始有相对自由的生活。

 但是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 以物质为导向的价值观势不可挡, “八九” 之后国人对政治也许彻底失去了兴趣, 有的只是敬而远之。

 就像今天如我般的青年人, 从小似乎就天然的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方式在这个社会生存, 我们关心最多的与政治无关。即使有,又有谁能说出来? 这个时代缺少震耳发聩的呐喊!也许有那么些不屈的声音, 但是它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传递到普通人的耳朵中呢?

 在这个转型时代, 沉默的好人, 是不应该被视为好人的。

 肩担道义, 这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 应该有的责任。

 因为这个群体相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 拥有更多的文化知识, 对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民主、 自由、 平等——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正是因为太多人的沉默, 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各种丑恶现象的滋生, 加剧了这个社会的转型之难。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 却发现, 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 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我是一个八十后, 在我们的同龄人中韩寒或许是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或者说知识分子。

 他的博客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会指责我, 你这么牛逼,为什么不去写一些实质性内容? 那些人所谓实质性内容就是很多社会黑幕吗?但我觉得他很笨, 因为连他都知道不能碰, 我还会傻到去碰吗? ……有一些东西不能写, 你就不要去写它, 因为你写它没有意义, 你改变不了任何东西。

 ……我想要一个和谐的人生。” 看了这段话我讲不出来是一种什么感觉, 它代表了很多很多人的真实想法, 包括我。

 但是这段话同样也包含了一种态度——无奈。

 前两天看《南都周刊》 采访台湾新闻记者协会会长杨伟中, 他说:

 “可以很肯定地说, 台湾的反对运动, 如果只是停留在写写文章, 启启蒙的话, 那么台湾现在肯定还是专制。”4当然今天我们与台湾还是有很多不同, 今天我们与那个时代的台湾相比, 在“说” 的方面都远远不够, 更何况是起而行。

 韩老师说尽最大的力量去启蒙, 以我短短二十余年的生活经验判断, 今天我们的启蒙确实很不够。似乎今天的国人关注的只有自我, 自我的物质满足。

 似乎大学校园里除了几个文史哲的学生思考一些“国家大事” 以外, 实在很少有人有对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的关怀。

 坐而言, 起而行, 在今天的社会都需要勇气, 也许我不是什么做学术的材料, 会去当一个很平凡的历史教师, 但是我想我以后所能教给学生的,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公民。

 这篇文字实在是随感, 有感而发, 没有什么征引书籍 (现代史方面看的也少),浅薄之处, 请韩老师见谅。

 4 《南都周刊》, 2010 年第 3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