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菁选3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3-15 17:40:06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1  想必大家都读过《弟子规》吧,《弟子规》中主要讲礼、孝、谨、敬、信、亲仁等一些做人方面的道理。虽然《弟子规》中都是重要的真理,但我们却没有照做。比如“人不闲勿事搅人有短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菁选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菁选3篇【精选推荐】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1

  想必大家都读过《弟子规》吧,《弟子规》中主要讲礼、孝、谨、敬、信、亲仁等一些做人方面的道理。虽然《弟子规》中都是重要的真理,但我们却没有照做。比如“人不闲 勿事搅 人有短 切莫揭”意思就是:别人忙事不要打搅他人,别人有短处也绝对不要揭露出来,这是对人的一种尊敬。而现实生活中就有那种专门捣乱专门揭短的人,一点都不尊重别人。最近,我也在读《弟子规》,读到了一些关于“泛爱众”的内容。

  《弟子规》中有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意思是;别人对你有恩惠,你要是时刻刻想着回报他;如果别人和你有仇怨,你应该及时求他人谅解。仇怨在心中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而别人对你的恩惠要一直长存在心里。既然很久以前古人就知道报恩、感恩,那现在社会的我们呢?

  通过观察,我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知感恩忘恩负义的人;这次别人帮你找到了丢失的钱包,下次别人向你借钱时,你却连理都不理她(他),这种人就叫忘恩负义。雨果说:“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一部分。由此说明忘恩负义的人就是一个卑鄙小人,你愿意当一个卑鄙小人吗?大家都不愿意,那就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吧!

  学会感恩,是做人的一的很重要的真理,古今中外,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哪个不会感恩的?孟子小时候厌学贪玩,他的母亲就剪短织到一半的布,为此教育孟子,结果孟子长大以后为感恩母亲成了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爱迪生也感恩母亲对他儿时的精心教导,长大成了一个出色的发明家

  看,这么多人都知道感恩,我们从小当然也要知道、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最要感恩的当然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父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出去工作养家,母亲每天忙忙碌碌的照顾我们。可知父母每天为我们是多么的劳累,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从现在看是努力学习,长大报国报父母。

  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要让不会感恩的人学会感恩,要让学会感恩的人感恩别人,要让每个人都在感恩中成长。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2

  相信大家都很了解孔夫子吧!不仅我们高年级,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孔子的《三字经》。但我对孔子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那本《弟子规》。

  刚开始读《弟子规》,它的.总叙就让我深深地震撼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我们七年级,每天都会背上一遍《弟子规》,从总叙开始一点一点往下背……总叙中给我的映像最深的是“首孝悌”,是啊,为人子女,凡事对长辈要以孝为先,不然就枉为人子女一场。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事的时候,总是要被妈妈说一通。当然,我那不争气的泪珠,也随之在眼角流落下来,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许多不满和埋怨。可是在读完《弟子规》 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为了我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其实,我们总说自己很孝顺,可事实上,能够真正做到对父母孝顺的能有几个呢?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坦诚自己没有做好。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我常常在家不怎么听父母的话,不喜欢做家务,总想着家里有大人在,我做不做都可以。刚学完《弟子规》这本书,我在心里反复好几遍问自己:“我是否真的一点也不孝顺?我心里对父母难道就没有一点愧疚么?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养大,难道父母要我们帮忙做一点家务活也不可以吗?”我一直都只会依赖父母,现在每天都会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完。

  《弟子规》这本书虽然早已读完背完,但我会每天把它在脑子里复习一遍,然后再仔细反思自己今天做得怎么样,是不是还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的。《弟子规》这本书已经很深扎根在我的心里,永远也拔不掉。

  《弟子规》是我懂事以来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它教会我如何为人子女,如何待人处世。它教会了我太多太多,它的哲理我还没有完全领悟。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相信自己以后还会碰到对我们中学生更加有益的书籍。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3

  《弟子规》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之一,告诉我们按照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学会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之后,再“有余力 则学文”。

  我觉得这本书提倡的做法跟我们现在的学校做法有所不同:首先是“学文”,需“有余力”,才学“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而现在我们根本没有“余力”,光“学文”已经把我和同学们的双休日都给“侵略”走了。看来教育部门也应该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最近才会颁布“减负六条”。

  古人还认为,在“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品质中最重要的是“孝悌”。“孝悌”的意思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姐妹友好相处。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暂且不提与兄弟姐妹友好相处这一点,就说说孝敬父母的礼仪吧!原本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孝顺孩子”,大人们之前也老夸我孝顺,学了《弟子规》,我就觉得比起古人的孝,我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老在做作业或看电视的时候,扯着嗓子叫:“妈妈,给我倒杯水!”按照《弟子规》的礼仪,应该更有礼貌一点,更应该做到:为人子女者应为父母服务。

  每次妈妈还在厨房进行做饭的收尾工作时,我总是理所当然地先“吃”为快!按《弟子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我要得到妈妈的“命”才能坐下,当然,这是古代人的看法,现在,不必那么苛刻,所以,我马上作了改进:在吃饭前,我会有礼貌地邀请:“妈妈,快来吃饭吧!”妈妈一般总是说:“你们先吃吧!我马上就好。”“那我先吃啦,你也快点来吃!今天的鸡翅膀好香啊!”去日本游学回来的文文姐姐告诉我,日本人非常讲究礼仪,每次吃饭之前,都要说:“yi ta da ki ma si(我开动了)”,看来,和《弟子规》要求的礼仪差不多,难怪大人们说,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都曾认真地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现在比我们传承得还要好!看来,我们这一代人身负重任,要好好学习古人的经典,把精华传承下去。现在,你可以在我家就餐的时候,听到我说:“那yi ta da ki ma si”,这就是我读了《弟子规》后最大的改变。

  此外,古人要求的“信”让我觉得很难做到:闹饥荒的情况下,还要在没人的情况下,在梨树上挂一串钱才肯吃那些梨。我觉得这简直超强悍,如果人们都做到“信”,就不会出现一堆人在街上哄抢人民币这样的新闻了。目前我觉得我还做不到,特别是肚子饿的时候,我总会失去自己的“淑女风范”。

  还有“余力学文”的一些内容,*时老师也在提,我一般都当“耳边风”,所以,细细对照,没一条做到的,只能慢慢开始改,比如:“字不敬心先病”——我暑假正开始把自己的字练漂亮;“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我尽量把自己的房间和书整理干净,不至于有人进到我房间,以为误入“地狱”,根本没法走动……

  当然,读了《弟子规》,我还觉得自己OUT了。因为这只是古人的启蒙教材,大概相当于一年级小朋友水*,我都十二岁了,才开始“启蒙”,太晚了!所以,我决定用最快的时间,把自己启蒙完毕:暑假我已经背出了《弟子规》,接着我正准备开始“启蒙”《千字文》,有兴趣的你,也和我一起来接受启蒙,以免OUT!

推荐访问:诵读 读后感 经典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 菁选3篇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1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100字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 诵读经典《弟子规》读后感10字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