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2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6-04 14:40:08 调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2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学生调查报告2篇(范文推荐)

一、调查目的与组织实施

现如今,大街上、小巷里,抽烟、喝酒、玩游戏、打群架的孩子举不胜举。针对这种情况,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德育教育在滑坡。为此,我对我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是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重点突出了现代教育中小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提出几点建议。我按高、中、低年级组共发问卷200份,调查20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89份。

二、调查小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现状

(一)、学生个人意识逐渐强化,集体观念慢慢淡化。表现在集体责任感明显减弱,个人物质利益和享受要求的增强。问卷显示:“你看到有人在打我校的学生,你会怎么办? ”选择上前阻挡的占20.5%,而更多的则是“不与理睬”。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取向,使得他们较多地考虑到个人得失,而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明显的下降。

(二)、学生民主意识增强,传统学生观日趋削弱。现代教育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问卷调查中“你喜欢怎样的老师?”回答民主平等的老师,由高到底分别是95%、86%、34.6%。同样在回答:你认为选班干部用什么好的方法呢?选择民主选举的依次是98%、70.3%、43.5%。由此反映出,随着小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民主平等观念日益充实,在家庭中他们渴望民主,在学校里他们积极,参加班级管理,总是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平等待人。

(三)、学生模仿行为不断增强,教育面临着新问题。问卷调查中,“你认为小孩进网吧,录像厅对吗?”选择可以的,总卷比例接近20%,他们认为大人可以去,我们就可以去。“你有过抽烟喝酒的行为吗?”有13%的学生回答是出于好奇尝试过。随着小学生心里慢慢成熟,模仿能力也在发展,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怎样才能抵制不良模仿,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及待解决的问题。

(四)、思想品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独生子女问题。如针对“你的家庭教育属于哪一种?”这一问题时,调查显示选择“宠爱娇惯型”依次分别是75.3%,81.5%,98.5%。“家长一天给你多少零花钱?”有60.2%的学生说是3 元以上。这些不正常数据多数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他们生活条件优越,但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较差,生活能力差,形成了骄横,自私,懦弱,好逸恶满,追求享受、自我中心等不良品行,养成无视任何法律规范,组织纪律的坏习惯。

2、单亲家庭子女问题。在对“你的家庭是否完整?”的调查中,不完整的占3.8%。调查统计发现,单亲家庭平均每个班1-2名。单亲家庭学生中,城镇的学生比例远远高于农村学生,这与城区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家庭背景有关。据调查离异家庭子女多数心理出现异常,思想品德下滑,学习成绩下降,他们在求学中,有的性格孤僻,有的顽皮异常,有的任性自由。

3、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对“你的父母是否在外务工?”的调查中,有55.6%的学生家长在在外务工,自己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农民外出务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这种外出务工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也将会有更多的孩子失去母爱、父爱、抚养、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落到老弱病残,或文化很低甚至是文盲的亲属身上。这样的孩子会形成孤僻、冷漠等不良性格,导致思想品德下降,成绩也随之下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30名外出务工家长的学生,学习努力、表现好的有11人,占36.8%,表现一般的有10人,占33%,学习、表现差的,爱和社会上闲散人员混的,且经常出入游戏厅的有9人,占30%。

4、父母自己形象不佳。在家中,父母占据较高位置,无疑具有较大的威力,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他们都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染于青则青,染于黄着黄。” 有些家长具有不良品质和不轨行为,如欺骗、贪欲自私、损人利己、占公家便宜、家庭战争不断等。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家庭家长一人外出,另一人坐不住,把孩子一人关在家中,自己外出聊天、打牌、打麻将,又怕孩子打小报告,给孩子用钱封口,或把孩子带到这些场所,孩子不能学习,也无法休息。有一位老师谈到,他上作文课提到:“流水的声音是怎样形容?”一个同学脱口而出:流水的声音像和麻将的声音。

(五)、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准确的道德行为难以持久化。学生在校园里养成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这些强加的“紧箍咒”往往只是禁内不禁外,禁明不禁暗。例如,学生在校内不敢随地吐痰,在校外却吐痰自如,在总目睽睽之下不吐,在无人时乱吐。

2、学校教育的欠缺,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这时他们的情感,人格方面尚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模仿欲望,需要得到及时、健康、积极向上的引导。可我们的小学教育过分的追求学分和升学率,对孩子的意志、品格、体能、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仅仅流于形式,甚至放任自流。问卷显示,你们的老师批评你们纪律学习、卫生、哪方面花的时间多?”回答学习方面的比例占到89.5%。“假如你班学生在校外偷了东西,你们老师是怎样处理的?”回答“简单批评说教的占78.5%”。综上调查发现,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日益突出。

(六)、思想品德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你看过暴力、不健康影碟吗?”的调查中,回答看过的占47.8%。“假如有人抢银行,你看见了会怎么办?”高年级回答报警的仅占有13.8%,回答不管的达86.2%,这一数据实在让人担忧。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许多孩子模仿各种媒体不健康的东西,都可能让青少年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根据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接触媒体太多了,人际交往频繁了,或多或少有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又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问题,怎样堵住歪风邪气,弘扬正气。

三、导致思想品德修养下滑的.原因分析

如调查显示,影响思想品德下滑的原因是很多的,这里从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家庭影响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是小学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习惯。家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不和睦与家庭不完整。

2、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3、家庭的经济背景与家庭气氛。

4、父母自身的形象。

5、家庭成员的关系。

因此,家庭问题,从小教育的问题一直受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实效性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学校教育是影响思想品德修养教育下滑的根本原因

学校思想教育成败关键是学校教育,影响其教育的原因有三点。

1、教育指导思想的片面性。应试教育象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家庭和社会的上空,几乎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弊端均源于应试教育,它淡化了德育教育。

2、思想品德课方法、手段、途径单一、仅仅靠说教师教育方式显得呆板、枯燥、引起学生对思品课没兴趣,产生逆反心理。

3、思想品德积分与文化课考核脱轨。由于思想品德课没有纳入文化课成绩统一考核,造成学生对思品课不够重视。

(三)、社会环境影响的多样性

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不断的接受着社会的教化,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小学生思想品德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发现,社会上一些成人打架斗殴和传播的不健康的内容很容易侵蚀学生纯真的心灵,是学生形成不良思想,崇拜那些违反社会规范的不良现象。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实效性的关键。

四、小学生思想教育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学校教育工作

1、教书育人,教师应充分的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是传播知识和德育教育相互促进。任课老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要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意识的渗透的与内容教师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一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得体的言行教书育人。

2、环境育人,学校的环境建设对于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校园的绿化,美化要有艺术性,要建立校园德育基地,如校园广播。标语、宣传栏、黑板报、阅览室等,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良好的品的形成起到了引导作用,学校依靠先进、英雄来教育学生,激励他们向先进学习,培养他们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

3、活动育人,学校和班级要积极组织适合小学生年龄的教育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如,智力活动、有知识竞赛、手抄报竞赛等;
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工厂、参加校外展览等;
劳动实践活动,如:打扫敬老院、学校大扫除等;
主题队会活动,如:演讲、讲故事等。通过许多活动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还应对学生进行社会环境的不良认识和分析抵制不健康的社会风气。

(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1、联系内容。任课教师要详细记载特列情况的学生的个性、爱好、思想品行、学习情况以及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

2、联系形式。

①、教师通过家访,心平气和的和家长谈论学生在校表现和在家表现。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切忌“告状”式家访。

②、接待校访,定期开家长会。这是与学生家长集体联系的工作方式,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教育工作情况以及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听取家长意见。

③、开办家长学校。主要是利用学校有利条件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自身的修养和家庭教育水平,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建立家长学校有利于家长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扩大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是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块阵地。

推荐访问:学生调查报告2篇 调查报告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