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物理,供大家参考。
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物理 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物理
【摘要】
初中阶段, 物理概念的建立、 物理规律的得出, 都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
为了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课程理念, 我们必须有机地把物理知识与生活、 科技、 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关键词】
物理 生活 学习
物理知识很多来源于生活或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 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物理现象随处可见。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若能联系生活、 生产中的实例展开教学, 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专注投入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仅就如何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初步探讨。
一、 结合实例, 培养兴趣
新教材更多地体现了知识体系中的“生活因素” , 如教学内容与生活接轨, 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 避免了旧教材中对知识体系等。
逻辑体系的处理较严密而忽略与生活联系的缺点, 克服了“面向生活” 这一方面的不足。
旧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是已经经过处理的物理问题, 学生的练习题大多也是人为编写的, 是可以直接模仿例题, 直接套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 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挥,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潜能和智慧。
面对上述问题, 我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 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
1 利用“生活现象” 学习新知识。
心理学认为, 动机是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引起的心理状态, 是激发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
所以恰当地运用生活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 联系“生活情境” 适时启发。
通过教学实践, 我认识到:
学生
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 而教学的艺术也恰恰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发和唤醒。
研究表明:
初中生在解物理题遇到困难时, 往往是因为其难以在头脑中勾勒出与问题相对应的情境或画面。
所以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活情境” 进行启发教学, 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面临的问题。
例如讲摩擦起电时, 我引导同学们回忆“冬天, 天气干燥, 长头发的女同学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 头发经常粘住梳子” 。
通过这些实例, 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 步入生活, 研究物理
强调物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必然要求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特点。
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积极探索和构建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模式, 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 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能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物理学科的魅力, 提高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教学中结合声和光的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
“打雷时,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 ” 是因为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学完有关热学的知识后, 就可以引导学生成功地解释身边的现象, 例如“夏天吃冰棍儿时, 刚从冰柜里面拿出来, 包装纸外面有‘粉’ ,剥开之后会冒‘烟’ , 把它放在茶杯里, 茶杯会出‘汗’ ” 。
学生知道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解释“地铁的站台上, 都有一条黄色的安全线, 候车时乘客要站在黄色安全线外” 。
接着教师马上提出, “打开的窗户外面, 一阵风吹过后, 窗帘会向哪个方向运动呢? ” 通过联系生活实例来学习物理知识, 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运用理论, 解决实际
利用物理知识分析,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处处都有物理问题, 初中学生能够初步分析、 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发现并引入这些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建立起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比如开灯时灯丝容易烧断, 还是正常发光时容易烧断? 在回答解释现象的实际问题时, 要注意用物理语言去说明这些现象; 有时也可以要求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利用物理知识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过简单电路后, 要求学生为本村护林员设计“封山禁牧” 自动报警装置, 怎样用细导线、 低压电源、 小灯泡、 开关、 电铃等设计一个自动装置, 当牛羊进入禁牧区, 护林员能及时发现。
这类问题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操作, 看到实际成果, 学生会进一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这将激励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
四、 通过研究、 发现规律
注重实验探究, 体现科学性原则。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得出都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布鲁诺“发现法” 的教育思想认为, “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 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 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 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强调学生大胆猜测, 要用直觉思维去感知问题的情境” 。教学过程中, 加强物理实验,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亲眼所见, 对学生感官产生刺激, 激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判断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
讲阿基米德原理时, 让学生亲自用测力计测出一石块浸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收集并测出排出的水所受的重力, 学生很容易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
讲授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一概念时, 把若干检验磁针摆放在通电导线周围, 磁针的摆动为阐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依据,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