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四青年节专题党课:浅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30 16:05:07 党课下载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五四青年节专题党课:浅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2年五四青年节专题党课:浅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优秀范文】

五四青年节专题党课:浅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五四运动

在讲话开篇,******就指出了五四运动是什么?他说,“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的这段论述呢?4月19日,************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这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五四运动提供了一把钥匙。

(一)要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来认识和把握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的封建剥削、文化上统治者的愚民政策等因素,导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缺乏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综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尽管一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具备了朴素的民本思想,但最终并未能像西方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一样,发展出完整、系统的民主理论,更遑论形成建立于这套理论基础上的民主制度;从自然科学发展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社会尽管产生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但并未发展出系统的、能够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近代自然科学理论。这些因素加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对西方科技文化发展一无所知,近代中国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因此,自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疾呼中国需要“德先生”和“赛先生”,提倡民主和科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除了继续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外,还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二)要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来认识和把握

1840年的鸦片战争惊醒了沉睡的中国人,人们睁眼看世界,才发现中国已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从那以后,一代代仁人志士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斗。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运动又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领导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有了新的领导革命的政党——中国******。这些新的因子决定了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这个革命不再是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仅仅用了28年的时间,中国人民就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至今,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要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国******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

五四运动爆发于中国******成立前夕,在这场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在运动中表现出了其他任何阶级所没有的革命的彻底性。正因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出色表现,这场运动为中国******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而五四运动前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后则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为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五四运动中的骨干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周恩来等,也开始了思想方面的转变,逐步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些人后来均成了******早期组织的创建者和参与者,并直接或间接参与创建了中国******。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将五四运动概括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因为从任何一个方面单一地去认识五四运动,都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都无法准确把握五四运动的丰富内涵。

二、深刻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将其概括为“转折点”和“里程碑”,这是因为五四运动为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注入了新的因子。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回顾一下近代以来中国革命运动的历程,将历次革命运动与五四运动加以比较,就能考察出五四运动“新”在什么地方。

(一)近代以来中国的历次革命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但是,从1840年到1919年这近80年的历程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革命运动都相继失败了。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甚至在运动后期,运动的领导集团提出了改革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已经有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些设想。但是,由于农民阶级不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导致它不可能建设一个不同于封建王朝的新国家,再加上太平天国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内讧,最终其在统治者的镇压下失败。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其目标是“自强”“求富”,方法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基本原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30多年的时间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创办近代军工企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创办了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但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失败,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进行的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仅仅历时103天就遭遇失败。中国实施君主立宪制的梦想也就此破灭。

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让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窃取。北洋政府对外继续出卖国家主权,对内镇压人民,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也失败了。

(二)五四运动表现出中国历次革命所没有的新特征

对比1840年以来的历次革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出了明显的、以往历次革命运动所没有的新特征。

1.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以往历次革命运动,要么只反帝不反封建,要么只反封建而不反帝,要么就是在反帝反封建中表现出极大的不彻底性,存在极大的妥协退让的可能性,所以都终归失败。而五四运动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绝不妥协的特性,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广泛参与,为了达到运动目的,革命群众表现出空前的坚韧性。最终,这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取得了胜利。

2.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从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来看,它其实是一场爱国运动。1918年11月28日,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为战胜国的北洋政府举办“公理战胜强权”庆典。但是,在仅仅两个月之后的巴黎和会上,当时的中国就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本应收回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而巴黎和会却将这一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面对屈辱,最终,以学生为先锋,五四运动爆发,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随后,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等地。可以说,五四运动使中国人民真正认识到,国家只有强大起来,才能战胜强权。

3.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掀起的一场革命运动,但从1919年6月3日、4日北洋政府逮捕大批爱国学生开始,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各阶级人士就开始广泛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上海商人罢市,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工人、京汉铁路的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的唐山工人相继罢工,汉口、长沙、芜湖、南京、济南等地都有工人罢工。旅法华工也参加了拒签和约的斗争。6月28日,在全国各界群众和旅法华工、留学生及华侨的强大斗争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可以说,在这场革命运动中,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是空前的。

以上三个特征说明了五四运动从性质和意义上来讲,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传播转向革命实践;它推动了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政党的领导;它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三、深刻认识五四运动的时代价值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如今,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100周年了,但五四精神却穿越历史时空,放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经百年沧桑的五四精神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一)五四精神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使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列宁曾经对爱国主义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他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018年5月2日,******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在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培育涵养了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为楚国发展殚精竭虑,虽遭受误解、排挤依然不忘忧国,最后投汨罗江而死,其爱国之情令人感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虽遭贬谪,依然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和黎民百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始终不忘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其爱国情怀荡气回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面对敌人的多次劝降,始终坚持气节,爱国之情可见一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面对英国侵略者倾销鸦片,冲破重重阻力,坚持到广东查禁鸦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

2.五四运动后,爱国主义的展现范围、载体、内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展现范围上,爱国主义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群体中,而是工人、商人等社会群体广泛参与进来,体现出了空前的广泛性,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在载体上,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后来到6月3日时,五四运动发展到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不仅学生罢课,各行各业的工人也纷纷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现象;在内涵方面,五四运动的目标既是坚决地反对西方列强将《凡尔赛和约》强加于中国,也是坚决地反对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准备在这个丧权辱国和约上签字的北洋政府,同时进行反帝反封建,这极大地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所追求的先进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

(二)五四精神是近代中国思想空前解放的结晶

1.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空前解放的结晶。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人民进行了各种尝试,引进了西方的各种学说思潮。这些思潮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异常庞杂,除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俄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之外,还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工读互助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实用主义等等。而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营垒马上开始了分化组合,特别是胡适和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将中国要不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当时,中国众多先进分子的选择使得五四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冲击逐渐尘埃落定。五四运动后不久,陈独秀在一篇文章中指出,18世纪以来的民主,是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作斗争的旗帜;20世纪的民主,乃是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旗帜。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就这样,五四运动时期的思想解放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被注入了马克思主义的因子。至此,在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空前解放的结晶。

2.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然需要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中国就呼唤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继续解放思想,成了中国******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大方法论,不断指引着中国******前进。在新时代,继续解放思想,就是对五四精神的最好继承。

(三)五四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源头

1.五四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第一个倡导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二个倡导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第三个倡导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过程时指出,“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五四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源头。五四运动以来的这100年间,发生了影响中国的三大历史事件——建立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三大历史事件也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没有五四运动就不可能诞生中国******,没有中国******,就不可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这样的逻辑,我们党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渊源也一定要追溯到五四运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五四精神内涵的扩展、丰富和发展。它不仅涵盖了五四精神的全部内容,而且对五四精神的内涵要素进行了扩展和深化。比如,爱国、民主的精神,已经被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步、科学的精神已经被化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当今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践行五四精神。而回顾******在历次纪念五四运动时的讲话,我们会发现,他面对当代中国青年,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2014年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时,******在北京大学讲话的主题就是“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在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时,他在北京大学讲话时则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可见,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信仰、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荐访问:青年节 党课 浅析 五四青年节专题党课:浅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党史课 五四运动课件 五四青年节讲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