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抓三创新”深入推进社区“大党委”建设——基层党建交流发言材料(2022年),供大家参考。
为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方式,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我区按照“三抓三创新”的工作思路,在全区社区全面推广实施了社区“大党委”工作制度。
一、抓基础,创新基层组织设置
突出党建这个核心,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党组织的作用,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由办事处党工委牵头,组织社区对辖区各类单位进行排查摸底,与辖区单位党组织沟通并达成共同意向,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任兼职委员或联络员,建立社区“大党委”,深入开展共驻共建工作。同时,按照合理配置资源、便于管理和方便党员群众的原则,打破隶属界限,灵活设置党组织,实现社区内党组织联建。一是按片区设置党组织。根据片区、楼栋划分和党员分布情况设置党支部、党小组,形成社区小网格内片区型组织网络;二是按产业设置党组织。根据“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行业协会及商务楼宇上,形成新经济社会组织产业型组织网络;三是按功能设置党组织。根据社区各类党员爱好特点、专业特长等,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文体活动宣传队、夕阳红党支部等,形成功能型组织网络。目前,全区共建立社区大党委X个,参与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X个,吸纳兼职委员X个,联络员X个,建立片区党支部X个、楼栋党小组X个,纳入社区“大党委”管理的新经济社会组织党组织X个、特色党支部X个,实现了党组织设置纵到底、横到边,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灵活多样、功能明晰”的组织网络体系。
二、抓机制,创新共驻共建模式
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与驻社区单位对接和互动,形成社区建设管理的合力。一是建立事务共商机制。建立“新三会”制度,即建立社区“大党委”会、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联席会和“两新”组织联席会制度,坚持“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原则,定期组织召开协商会议,传达上级政策精神,共同讨论决定辖区内社会管理、民主自治、共驻共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协商解决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关心的重大问题。例如,六冶社区党委针对六冶单位家属院及其周边进行“三供一业”改造事项,与六冶集团等共建单位先后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协商完善工作方案,共同进行宣传发动,做好群众工作,对选用材料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顺利完成此项惠民工程。二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立足社区、驻社区单位及社区党员的服务需求,签订双向协议书,通过契约式管理,使驻社区单位充分发挥在人才、场地、宣传、教育和健康医疗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社区资源和社区服务共享。例如,X社区党委与辖区单位达成协议,对外开放市工人文化宫的毽球场、羽毛球馆、阅览室等运动场地,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了书画展、文艺汇演等群众活动,还积极与区文体局协调,帮助市工人文化宫和XX街坊物业申请了X件健身器材,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了辖区群众。同时,各社区在年初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签订了共建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详细具体地列出了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责任清单,明确承诺事项X条,实现共享的场地、物资等资源X个(处),进一步落实了共驻共建责任。三是建立建设共管机制。社区和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围绕社区党建、平安建设、服务群众等工作抓共建,抓好共建责任和承诺事项落实,共同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服务、丰富社区文化、维护社区稳定、深化精神文明,努力创建美在社区、爱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的“五在社区”。例如,重庆路办事处党工委创新“新三三制”工作法,通过对办事处、社区、网格及各类共建服务组织进行梳理,有效整合了办事处“大党工委”、服务共建网、社区“大党委”、辖区企业各类志愿者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等各方资源,建立了立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全覆盖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水平。四是建立成效共评机制。由社区“大党委”牵头,围绕共驻共建工作开展情况、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对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各类党员进行双向评议、双向认定,共同开展创先争优、先进联评。
三、抓平台,创新服务管理载体
积极搭建平台,为共建单位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舞台”,不断强化社区“大党委”的服务功能。一是实行服务“项目化”管理。社区“大党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了符合社区实际、党员群众期盼的服务项目,驻社区单位党组织通过领办服务项目的方式,不断拓展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例如X吉安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党支部在X社区领办敬老助残服务项目,逢年过节到社区孤寡老人家中慰问,对社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进行帮扶救助。二是实现在职党员联管。积极引导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发挥作用,创新党员分类管理方式,推行“一家三站”管理模式,建立社区“党员之家”,下设自管党员活动站、在职党员管理站和党员志愿者工作站,对自管党员实行“全责管理”、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党员志愿者实行“星级管理”,组织各类党员认领服务项目、明岗定责,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党员联系点”“党员奉献日”“进百家门、解百家难”等亲民惠民活动,调动各类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例如:X社区党总支组织区法院和第二中医院在职党员,长期开展法律知识小课堂和健康讲座,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和医疗卫生用品。广文路社区党委目前,全区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X名,纳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的X名,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X次。X社区党委组织X五中等辖区单位在职党员,定期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对社区卫生死角、乱堆乱放垃圾进行清理,帮助社区居民改善生活环境。三是创新服务管理方式。在社区党组织传统服务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各社区“大党委”充分利用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丰富的资源,与社区党员群众的需求和期盼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批符合社区实际、群众满意率高的服务管理载体,形成了一批社区党建工作亮点和品牌。例如,青岛路一社区党委推行了“党员志愿者菜单式服务”,参与在职党员X名,把党员志愿者的特长制成服务菜单,方便社区群众根据需要选择,从精心“备菜”,到按需“点菜”,到主动“送菜”,逐渐形成一条清晰完整的志愿服务链条。X社区党委打造“微信平台”,创办《社区工作信息》月刊,发布社区“大党委”活动情况、在职党员活动公告等,让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及时了解社区情况,拉近与社区党组织之间的距离,同时,对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优秀在职党员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和宣传,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参加社区“大党委”共驻共建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