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8篇,供大家参考。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篇1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基层党组织要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X市X区X街街道探索形成了“五联四化一引领”(五联:组织联建、队伍联育、文明联创、资源联享、融合联促;四化:党建特色品牌化、党员服务多元化、活动载体创新化、党员管理精细化;一引领: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全面开创了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的新局面。
一、背景与起因
X街街道位于X市X区东北部,属于X区火车站商圈、X铁路局、京广快速路核心区域,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共有X个社区,人口近X万。设立基层党组织X个,其中机关党支部X个、社区党组织X个、“两新”党组织X个,共有党员X人,其中X%以上都为离退休老党员。受限于铁路周边辖区面积所致,长期以来,辖区党员活动场所匮乏、党员政治生活不规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党费收缴难度大等问题日趋凸显,严重制约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同时,随着城市社会发展、组织结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文化娱乐等不断发生变革,广大党员群众需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更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为解决好这些问题,X街街道因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赴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学习,决定打造一处集学习、活动、交流、展示、服务等功能“五位一体”的党员政治生活馆,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基层党建中的阵地作用,以街道党工委为“圆心”、以各类党组织为“半径”、以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为“周长”,凝聚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盘活“一盘棋”,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做法与经过
X年,X区委明确定性和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年”行动,并决定打造党员政治生活馆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发挥组织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阵地。党员政治生活馆主要依托X街街道X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总面积约X平方米,由综合厅、党誓厅、党史厅、党视厅、党示厅、党事厅等X个功能厅组成。X年X月提出设计思路,X月开始动工建设,X月初正式建成,面向社会开馆投入使用。建设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是强化领导,建强工作推进机制。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区、街道两级党组织不断强化党的领导,突出政治引领,成立了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日报告、周点评、月总结”工作法,每天报告场馆推进情况,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现场会、点评会加速推进,每月进行总结研判,确保了场馆建设的高质量推进。同时,创办党建小组《工作周报》和《专项通报》,对街道党建总体情况、场馆打造进度进行通报,做到周周有总结、月月有通报、工作有进度。
二是强化责任,建强基础保障支撑。区级层面,分包街道县处级区领导、区委组织部、区委党建办每周深入现场,选派专人把关指导。街道层面,印发“场馆”建设工作责任分工方案,依据X个功能厅内容,明确X个科室长、X名社区专职党建副书记,“划片包干”落实工作责任。同时,区、街道两级共同努力,先后投入专项资金X余万元,高标准打造和布展X个功能厅及日间照料、社区小厨房、“X精神”、“红色家风传承”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街道市政、城管等部门大力做好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外围保障工作,纪检、宣传等部门也积极提供相关素材文案,强有力的部门联动和基础保障,支撑了场馆建设的有序推进。
三是强化共享,建强群策群力资源。党建工作归根结底是服务人的工作。城市党建的目的就是契合满足城区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场馆建设过程中,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现场座谈会、在微信公众号开辟“金点子”征集板块等举措,全面吸纳好的意见建议。同时,街道还联系党校、科协、民政、文化等部门,以及专家教授、高端人才、铁路技工等,吸收科技元素,增设电子留言机、电子图书借阅机、影像实时同步设备等;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单位,主动支持党建书籍X万册,增设X区图书馆分馆;铁路党校、机务段等铁路系统干部职工多次实地指导,捐赠红色古籍以及铁路相关的模型器具,增添了红色革命、铁路变迁的历史印迹,使党员政治生活馆成为既是党员群众学习的“变电站”,又是留住印记、唤醒初心的“博物馆”。
三、成效与反响
X年X月,经过历时半年多的精心打造与建设,党员政治生活馆正式建成开馆,场馆以“党建活动集锦、党群互动交流、党内组织生活、党史宣传学习、党性电影展播、党员警示教育”等六大篇章精彩内容,先后吸引和接待了省内外各地观摩团X多个、党员群众近X万人次。X省委领导、X市委领导多次带队调研党员政治生活馆,给予高度肯定;省纪委、省财政厅等部门领导亲临指导;X市等省内外单位纷纷莅临观摩指导;X区委书记、区长带领全区所有县处级党员干部和各单位党组织书记集中观摩,并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成效一: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规范,打造建成了党员党性修养的“一站式”提升平台。党员政治生活馆建成之后,X区各区直机关党组织和街道社区党组织纷纷前来参观,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政治生日”等活动,极大提升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辖区十几名老党员自发组成了“老党员义务讲解团”,老党员们自行排班,保证每天都有X人在馆内进行讲解,分别用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与知识阅历,讲出生动活泼、耳目一新的党建知识、革命故事、先进事迹,发挥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让红色X的革命事迹、党建经验、民生关爱在这里集中展播、高声唱响。同时,各级党组织还把“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移进党员政治生活馆里召开,在党誓厅重温入党誓词;在党史厅学习革命历史;在党视厅观看红色影片;在党示厅开展警示教育;在党事厅共议党的建设。
成效二:党员学习教育形式更加新颖,打造建成了党员教育培训的“多样式”学习平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拓展“万名党员进党校,锤炼党性铸忠诚”行动成效,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X区充分利用党员政治生活馆对全区党员进行全员培训。街道及各社区广泛邀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X功臣、先进党员代表到位于党员政治生活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广大党员讲述党章党规、上级政策精神、党务工作知识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座谈会、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先进典型事迹会等教育培训形式,广大党员干部身份意识和党性修养明显提升,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明显提升,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明显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
成效三:党组织服务群众有了新内涵,打造建成了党员群众学习生活的“宽领域”服务平台。各级党组织始终把为群众服务作为党组织的工作核心。党员政治生活馆的建成,为辖区提供了一处紧密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困的有效服务平台。馆内综合厅设置有便民服务台及服务箱,集咨询、引导、协助等功能于一体,并添置雨伞、创可贴、地图等多项便民服务实物。设在这里的X区图书馆分馆更是为沿街商户群众提供了X万册图书的学习提升平台。在全市、全区开展的“路长制”“为民城管”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区委区政府选取场馆沿线的保全街作为精品示范街进行打造,街道创新提出“党建+城管”工作模式,将党员政治生活馆作为“城管加油站”,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走上街头,纠正不文明行为,带头维护市容市貌,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经验与启示
党员政治生活馆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五联四化一引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有力地为全市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X经验、X实践和X模式。
启示一:“五联”共融,拓展了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X区X街街道采用“五联”方式,即联建、联育、联创、联享、联促,通过党员政治生活馆,有效整合辖区党建资源,把原本没有交集的学校、企业、商会等通过党建这条红线联结起来,打通行业、区域之间的壁垒。
一是组织联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公共单位为“四翼”,吸纳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退休老党员代表等参与“社区大党委”协助议事。完善“城市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公共单位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志愿者”五级服务网络,织密党建“经纬网”,聚合服务力量。
二是队伍联育。街道创新“听、践、研、思、行”培训模式,鼓励辖区流动党员、口袋党员到党员政治生活馆参与活动、亮明身份,鼓励公共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到党员政治生活馆共过组织生活,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和“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促进不同领域党员之间沟通交流,实现区域内党员队伍共育共管。
三是文明联创。街道深化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区域内党组织之间互联互通,依托党员政治生活馆展播的辖区“全国文明家庭”X家庭“四平”家风、“最美母亲”X先进事迹等,引导辖区广大党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区党组织与公共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走上街头,纠正不文明行为,带头维护市容市貌,积极投身公共文明素养提升工程。
四是资源联享。社区党组织依据党员不同年龄和兴趣爱好列出服务项目菜单,并及时录入到党员政治生活馆的一体查询机,公共单位党组织协助发挥自身优势“对单点餐”,打造“线上发动、线下活动”平台,促进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的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五是融合联促。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党建+”发展理念,以党建统领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各项事业发展。党员政治生活馆宣传电子屏滚动播放各类建设征收政策、典型案例、项目最新进展等,把党建触角延伸至项目一线,使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项目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党员政治生活馆还为辖区“两代表一委员”等提供了一处议事交流的平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积极投身“双迎攻坚”、大气污染防治、无主管楼院治理等工作之中,为街道发展建言献策。
启示二:“四化”共建,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X区X街街道通过打造党员政治生活馆,实现了党建“四化”共建,即党建特色品牌化、党员服务多元化、活动载体创新化、党员管理精细化,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
一是党建特色品牌化。按照“一社区一品牌,一楼院一特色”的创建思路,因地制宜挖掘、培育党建特色品牌,精心打造了X街街道机关党支部的“福”文化机关党建,X家园社区党支部的“家”文化社区党建,X大厦党支部的“诚信”文化非公党建,X科技园党支部的“海”文化楼宇党建,共同形成“四轮驱动”,使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的组织的作用有效覆盖到社会各个领域,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二是党员服务多元化。街道探索建立服务群众网络,通过党员政治生活馆的作用辐射,结合各社区特点,分别建立养老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YI家小厨房”等便民服务场所,采取帮思想帮生活帮学习、送政策送文化送温暖方式,真正实现群众生活有保障,活动娱乐有场地,养老敬老有所居。
三是活动载体创新化。辖区各党组织充分利用党员政治生活馆有效载体,以每月“主题党日”为契机,将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等活动和缴纳党费、民主议事等有机结合,使主题党日活动更加规范有效。特别是馆内众多先进电子设备,实现了远程教育分屏播放、宣誓画面同步生成、党性体检实时进行、红色影片XD效果等功能,让党员活动充满科技元素。
四是党员管理精细化。全面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党建交流群为载体的党员学习教育体系,并将辖区全体党员信息录入党员政治生活馆的机器人讲解系统,实时更新数据,可语音查询到每名党员所在支部、居住地及当月缴纳党费情况,真正实现党员管理精细化。
启示三:党建引领,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X区X街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指导精神,通过党员政治生活馆的打造和运行,更加凸显了党建引领作用,街道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党建+商圈楼宇”,让企业员工凝心聚力。街道大力发展非公党建,旨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成为企业的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街道在聚集了上百家企业的X科技园区打造了党群服务站,服务站积极运用“四个创新”做好党建工作:创新组织设置,让党旗飘起来;创新工作机制,让组织强起来;创新保障机制,让服务搞起来;创新活动载体,让党员动起来。服务站建成以来,先后开展了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企业员工需求调查、午间送知识等活动X余次,在企业员工中收到了良好反响,同时还引导X名“口袋党员”亮明身份,重新参与到组织活动中来。曾获X市唯一一家“全国诚信示范商场”的X大厦,将党建工作与诚信经营有机结合,商场X个商户,X多个都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厦党支部每年都组织外出红色学习,让商户们接受教育与洗礼,党建力量已经融入X大厦每一位商户。
二是“党建+社区养老”,让民生工程更有温度。街道依托京广家园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了面积达X平方米的颐养安居中心,设有老年人日间照料、托养护理、书画室、就餐区等七个区域,成了附近老人爱去、常去的地方。街道已有X个社区将养老服务融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建+社区养老”模式,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缺乏活动场地的难题,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党群共建、服务融合。同时,街道还大力实施“温暖X”工程,成立全区第一家“社区互助银行”和专项志愿服务基金,今年以来已开展“温暖X·爱在X”活动X次。
三是“党建+志愿服务”,让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街道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过程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让党建走进群众、群众了解支持参与党建,以志愿服务小切口做出城市基层党建大文章。目前街道已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X支,党员志愿者X余人,越来越多的党员同志们走上街头参与志愿服务,纠正不文明行为,有效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养,逐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统领、党员志愿服务为重点、其它服务载体为补充的立体化为民服务网络体系,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探讨与评论
城市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X街街道将持续发挥“五联四化一引领”工作效能,发挥对广大党员群众的教育培养作用,进一步以广大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坚持思维创新、路径创新和方式创新相结合,更好发挥党员政治生活馆的阵地作用,不断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思路。
探讨一: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城市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用好“组织”。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在领导基层治理中提升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堡垒作用。用好“阵地”。建强用好以“党员政治生活馆”为代表的各类党建阵地,拓展阵地功能,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用好“资源”。善于用党的资源来撬动社会资源,用体制内组织带动体制外组织,强化党组织对社区自治组织的有效领导,把社会组织培育成党整合社会的重要力量。
探讨二: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统筹各类资源,坚持融合共享。党员政治生活馆建在基层街道社区,作用却早已辐射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街道党工委要履行属地党建兜底责任,将社区党建的相关经验提炼运用到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业等领域,让这些新兴领域党建与社会服务保持互动、深度融合,利用党员政治生活馆让社区党组织与新兴领域党组织共同开展党员活动,有效促进融合共享,构筑城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探讨三: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突出政治功能,发挥核心作用。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做好城市基层党建,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政治功能,强化联动作用,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轴心”,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公转”,带动辖区各领域党组织的“自转”。依托党员政治生活馆持续发挥政治功能优势,激发内在活力,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确保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篇2
一、背景与起因
X街道成立于X年,是X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和X大学城核心区,区域面积X平方公里,下设X个社区,总人口X万。辖区内有X所高校、X个小区、X个商业街区、X个驻街单位。街道工委直属党组织X个、党员X名,区域内在职党员、流动党员过万名。X街道集高校、商业街区、高档商品房小区、拆迁安置房小区于一体,面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一是群众诉求复杂多样。在大学城开发建设过程中,外来人口大量迁入,居民构成多样,既有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也有外来务工人员,还有拆迁安置群众,群众服务需求呈多样化增长,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物业矛盾、就业矛盾、拆迁遗留矛盾相互叠加。二是社会治理任务繁重。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街道社区承接了大量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部分精力都在疲于应付各类行政事务上,服务群众有心无力,很多管理、服务都跟不上。三是区域资源条块分割。辖区内众多高校、单位拥有大量优质资源,但由于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限制,相对封闭、各自为阵。特别是以高校为代表的驻区单位层级较高,街道统筹协调难度比较大,在整合资源开展服务方面,面临“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四是基层组织功能弱化。街道在国有企业X农牧场基础上建成,街道社区干部大多从农牧场职工转岗而来,缺乏群众工作经验,发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不足。X年X月,现任街道党工委书记上任第一天,就发生了几十人到区委区政府堵门上访,矛盾已经积累较长时间,这些老百姓所住的小区与街道党工委就一路之隔,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事先却一无所知。街道党工委意识到:问题的根子还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不强,群众信任度不高。要改变这一局面,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干好自家事、确保不出事”,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强起来,让党员作用发挥出来,让驻街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进来。
二、做法与经过
构建沉底到边组织体系,变条块分治为网格集成。针对驻街单位多、党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坚持组织设置与网格划分相融合,织密一张“网”,把各级组织联起来,把各方力量统起来。一是三级网格连点成面。把辖区划分为X个一级网格、X个二级网格、X个三级网格。一级网格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二级网格根据地域面积、小区楼栋和人口数量进行划分,三级网格具体到驻街各单位,大到容纳万余人的高校和小区,小到个体经营的夫妻店,规模较大的三级网格继续细分延伸网格层次。二是机构职能整合重构。将交运、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落编在街道,设立综合执法大队,增强街道统筹功能。将街道X多个内设科室职能优化整合,组建基层党建、城建城管、经济发展、群众工作等X个“功能型”服务办公室。每个办公室捆绑负责X个一级网格,与社区党组织责任共担、工作共抓。三是组织设置嵌入网格。建立“X+X+N”基层党组织架构,在一级网格设立党委(党总支),下辖社区居民支部、服务办公室行政支部、综合(两新)支部,按楼栋、商业街区、项目工地、志愿者队伍等设立若干个党小组,把党的组织体系向下延伸到每个驻街单位、小区院落、建筑工地、“五小行业”,打造“常青树”小区党支部标准化体系,由党员居民骨干担任书记,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无盲点。
推行网格一线工作法,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推动全体街道社区干部下到网格、走进家门,让“管事的人”来到居民家中,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一是人往格中去。班子成员每人分管X个一级网格,街道社区干部每人负责X个二级网格,驻街单位法人和党员骨干担任三级网格负责人,人人都有“责任田”。身穿黄马甲、佩戴红袖标,每天至少巡查网格X次,每月至少上群众家门服务X次,党员干部把“办公室”就设在网格,始终处于“上网在线”状态。二是事在网中办。建立网格“十联”工作机制,把街道各项工作梳理整合为区域党建联动、城市管理联抓、公共安全联防、精神文明联建等十项职责。每个网格员都是“十联”办事员,对网格事务包干负责,将上面“千条线”收拢集聚到网格这根“针”里,实现“一网打尽”。三是服务零距离。常年开展进万家门、访万家情、送万家暖、结万家亲“四万走访”活动,对所有居民家庭和驻区单位登记造册,“一户一档”,动态掌握服务需求。社区全覆盖上线运行“掌上云社区”,党员干部全部实名入群,组建在线行动微支部,帮助解决X多个问题。实行各级网格负责人姓名、职责、服务承诺、联系方式“四公开”,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找得到。坚持网格员“首问负责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办到底,做到一个“黄马甲”就是一个流动的“服务站”。
搭建共驻共建共享平台,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强化区域化理念,网聚资源、互联互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街道辖区“一网情深”。一是打造驻街单位“共同体”。与所有驻街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或责任书,发动X大学等X家单位成立“X一家亲”协会,自愿出资X万元建立基金,累计评选奖励网格“最美十大员”、X“最美的人”、网格“特别贡献单位”等X名(个)。实现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全部交叉进入社区“两委”,以党组织为主渠道对物业公司实行评星定级、一月一评,考评结果与星级奖励挂钩,促进物业提升服务品质。二是搭建社会组织“孵化器”。按照“党建引领社团、社团服务群众”思路,建立街道社会治理创新促进中心,引进“同一屋檐下”、“帮帮团”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四点半课堂”、“亲近母语”、“康宁”等X个社区社会组织,引导X个高校社团融入社区服务,开展助老、助小、助残、助困等各类服务,每年开展惠民活动X多场。三是拓展志愿者“培养链”。党组织倡议、党员带头,组建“百事帮”、“搭把手”、“爱飞扬”等X支志愿服务队并成立联合党支部,在各支队伍中注入红色基因,X多名志愿者常年服务活跃在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党员队长比例各占X%、X%。建立志愿者培养激励机制,开辟“志愿者—骨干队员—万家欢志愿总队队员—盯得紧督导队队员—社区兼职副书记或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成长通道,激励志愿者开展服务,涌现出“全国最美志愿者”X等一批典型。四是完善居民自治“多平台”。制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两份清单”,使居民自治有章可循。采取“三下三上”方式,普遍订立小区居民公约,户户签字、人人遵守。建设小区“居民之家”,用好“掌上云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开展社区提事、党员议事、群众定事,畅通居民参与治理渠道。常年开展网格“家乐汇”、网格“五大幸福”行动,深化小区内外X多项文明创建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新风尚。
注重思想引领示范带动,变外部要求为内心自觉。街道党工委始终突出抓班子带队伍,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激发党员干部创先进争优秀的内生动力。一是做实思想教育。按照“服务空间大、办公空间最小”原则,建成X最大的街道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持续推进融入式、浸润式党建,在公共绿地、小区楼道等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党群阵地,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能够接受教育。创新“网格思想工作法”,经常性开展班子成员之间,街道书记与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人员的谈心谈话,并经常与物业负责人、城管协管员、环卫保洁员等网格“十大员”直接沟通,做好思想发动,凝聚思想共识。二是从严监督管理。加快培育全科全能“双全”社工、选树宣传“党员名师”,常年开展“党旗辉映网格行”等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服务承诺公示上墙,每天点评、每周小结、每月考评。选聘老教师、老干部和优秀党员志愿者组建“盯得紧”督导考核队,全程监督网格工作。每年初和“七一”召开千人规模大会,向党员群众和驻街单位报告工作、亮出家底、发布实事、作出承诺,自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判。三是凸显先锋形象。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头加强学习、带头执行制度、带头加班加点。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服务、亮成效“五亮”活动,在老旧小区整治等重点工作中,社区党员不仅自己积极响应带头清退,还主动挨家挨户做工作,群众从当初的怀疑观望,到后来的认同支持,不到X个月就全部腾空了X间地下室,打造成宣传学习教育、弘扬家风家训的党建文化阵地,还做到了零补偿、零强拆、零上访,党员真正亮相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
三、成效与反响
夯实了基层基础,党的声音“一喊到底”。通过推行网格化党建,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了全面覆盖,党建工作从一个个“点”、一条条“线”,有机织成了覆盖驻街单位和居民群众的一张“网”,真正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党员干部全天候活跃在网格中,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服务群众“贴心人”,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找到党的组织、看到党的形象、听到党的声音,网格成了传递党委政府声音的“小喇叭”。在街道,处处可以感受居民群众对党衷心拥护、充满真挚感情。十九大闭幕后,街道成立全国首个“一网情深”党群学校,社区党员组成一网情深”党群“六进”宣讲队,自发以诗朗诵、打快板、歌曲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中央精神第一时间传到千家万户,央视《新闻联播》多次报道。
整合了资源力量,职能任务“一网打尽”。在不加编制、不变职级的前提下,网格化打破以往街道科室职能界限、改变传统层级分工关系,实现网格、服务办公室、社区合而为一,各类资源力量整合到网格,上面的“千条线”要求、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有效承接。X多名街道社区干部每人负责一个网格,“十联齐发”各项工作一把抓,解决了以往科室X—X名干部负责条线工作管不细、管不住的问题,改变过去你管你的、我管我的工作方式,形成了“我为大家干、大家帮我干”良性格局,促进街道工作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实行网格化管理后第二个月,城市管理工作就由原来的全市月度考核第X名跃升到第X名,之后连续X个月蝉联第一。
实现了多元共治,推进工作“一呼百应”。以网格为平台,将街道社区、驻街单位、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各类组织有效凝聚起来,产生了聚合效应,每个单位不论层级、不论规模、不论性质都是社区建设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形成了“其乐融融一家亲”浓厚氛围。实施网格化之前,街道开展工作,驻街单位往往喊不动、叫不来,甚至干部上门走访,有的单位还反问:“街道来找我干什么?”这几年,“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理念深入人心,街道社区有需求一喊就到,各单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X大学主动拿出X多平方米用房无偿提供给街道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栖园小区物业经理说,“街道社区不管是开会也好,还是搞活动也好,打个电话、发个信息,我们一定来!”
促进了区域和谐,党群关系“一网情深”。建立服务下沉机制,零距离、全方位地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物业和业主之间、邻里之间的情感融合,大家互相包容、互相体谅、互相支持。一些居民群众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楼上下不来往、门对门不认识,现在有事搭把手、有难大家帮,家家户户都和和美美,住在X很幸福。网格化既是一张服务群众的“连心网”,又是一个化解矛盾的“减压阀”,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突发事件不出街道。X年来,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X万多件,连年保持进京、赴省、去市、到区“X个零上访”,群众满意度长期保持在X%以上。
提升了能力素质,党员干部“一专多能”。网格化把每个党员干部职责定格在网格上,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事、落实责任人、严格责任制,网格不仅是锻炼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重要标尺。以往干部各管一个条线,业务能力单一,通过网格这片责任田,每个干部各项工作都要会做、各种情况都要处理、各项任务都要落实,眼界思路不断拓宽,能力水平全方位提升,由“条线专才”变成了“网格通才”。原来有的干部连居民家的门都敲不开,现在与群众走在一起、聊在一块、打成一片。X街道党员干部个个都是“多面手”,人人都能独当一面,近X年,X名干部被市、区提拔使用,X名一般工作人员被选拔进社区“两委”班子。
四、经验与启示
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街道党工委在推进网格化党建工作中,始终坚守忠诚之心,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总书记每次重要讲话发表后,街道党工委都及时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印在党员干部工作记录本和民情日记扉页上,做到跟进学、时时悟。每年都根据中央和上级最新要求理思路、定目标,确定年度重点任务,在网格中推进落实。实践证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确保各项工作方向正确,推动中央和上级精神要求一贯到底、落地生根。
必须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办好群众的事。街道党工委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在网格中汇集力量、凝聚民心,以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广泛支持,获得了驻街单位一致赞誉。实践证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党的宗旨融入思想灵魂、化为自觉行动,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
必须突出问题导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街道党工委坚持从一个个现实具体的问题入手,创造性地把网格化理念运用到基层党建工作中,通过组织设置嵌入网格、职责任务落在网格、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各方力量共建网格等创新举措,较好解决了群众难发动、资源难整合、利益难协调等老大难问题,促进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融合。实践证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切实强化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聚焦重点难点,拿出改革创新的真招实招,持续改进方法、载体和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必须坚持苦干实干,始终做到敢担当、争一流。街道党工委班子坚持困难面前不退缩、矛盾面前不回避、成绩面前不止步,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取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安全社区等X项国家级荣誉后,进一步提出“不忘初心、做常青树”,不断自我加压、砥砺奋进。实践证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扛起来,以钉钉子精神把工作抓到位,坚持一件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篇3
近年来,X市城管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动适应城市社区群体机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重要指示精神,以系统行业党建为引领,以“城管驿站”党建品牌为载体,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初步构筑起一个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谐共建、互惠共赢的基层“大党建”格局,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有机统一。
一、背景介绍
随着X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城市管理一线职工队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发展为执法、环卫、市政、绿化、河道、停车六个专业队伍X万余人,其中党员约X人,约占总数的X%。从人员构成上看,除了执法队伍外,绝大多数一线作业人员均为“新X人”。在长期走访调研中发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工作环境艰苦,长期进行露天作业,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休息、餐饮、医疗等基础条件都比较缺乏;二是缺乏职业认知,一线职工由于工作特殊性和社会舆论导向影响,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缺乏“城市管理者”的自我定位;三是沟通圈子封闭,特别是区域内跨工种的业内交流,条线间协同配合差,曾出现市政开挖破坏周边绿化、绿化养护影响环卫作业等现象。四是党组织管理松散,尤其市场化作业单位普遍存在“三缺一空”问题,即党组织管理服务缺位、党员组织意识缺失、党员作用发挥缺乏、组织生活基本落空。
X市城管局X年率先向社会企事业单位发起倡议,倡议社会各界奉献自有内部资源,主动向环卫工人提供免费休息场所。同时,充分利用全市城管系统配套用房物业资源,提供场地设施,着力破解一线人员“作业、休息、吃饭在路上”的实际困难,探索出了在全省范围内动员全社会参与共建环卫爱心休息点的新路子。
X年以来,X市城管局结合推进行业系统党建的契机,在江干区城管局试点先行,从条入手、向块融合、由点及面,在爱心点基础上升级标准,建设集用餐、休息、学习、交流、应急于一体的“城管驿站”党建综合体,实现条上资源在驿站融合、区域力量在驿站凝聚、城市治理在驿站做强,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成效。
二、主要做法
X市城市管理局紧紧围绕“抓人促事、制度理事、组织管事”的党建思路,推深做实具有X特色、江南韵味、X情怀的“城管驿站”党建品牌,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水平。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按照城市管理工作到哪里,党建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的目标,以一流的服务标准建立城管驿站,坚持成熟一家建设一家,为城管一线工作者提供服务保障,并以驿站党组织为核心,形成“X+N+X”党建工作模式,实现组织覆盖、行业带动,着力解决行业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问题。
一是以驿站党委为核心,把城管系统行业党建统起来。成立驿站党委,加强对全市城管系统行业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统一管理和引领。出台“三必须”准入机制,即进入X城市管理市场的非公企业必须建立党组织接受上级党委领导、必须加入行业协会遵循行业规范、必须组建工会加大职工关爱,实现行业内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百”覆盖,凝聚了行业党建带动城市管理发展的基层合力。
二是以驿站党支部为堡垒,把基层党员管起来。坚持“把支部建在城管驿站上”,建立驿站党支部,对照政治坚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经常、作用明显的要求,把城管系统相关行业协会、企业流动党员纳入统一教育管理,让党的政策在基层一线得到贯彻落实。启动“百个支部结对驿站”活动,牵头行业系统内X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与驿站党支部进行联建结对,落实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探索行业党建的内涵和外延的拓展。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行和在建的“城管驿站”党建综合体有X个,并落实了标识统一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多样化、党建全覆盖的要求。
三是以协会党组织为支撑,把两新组织带起来。通过完善组织架构,成功孵化亮灯协会党支部、城市环境协会党总支、渣土协会党支部等协会党组织。对成立党支部条件尚不具备的市政行业协会等单位,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强化非公企业的党建责任。加强系统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指导协会通过招聘党员职工,发展党员等方式,壮大党员队伍。
(二)凝聚社会力量,构筑基层党建“同心圆”
充分发挥驿站党建共建同心圆的作用,让基层组织更加紧密地融入城市管理,形成城市管理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助推城市基层治理更加精细、更具效力。
一是坚持开放融合,画好区域党建共建同心圆。立足城市管理一线职工需求和一线党员组织需求,发挥驿站党支部枢纽节点的功能,推行“支部建在驿站上”,按照“X+X+N”的联建机制,即X个驿站党支部吸纳驿站周边X公里范围内环卫、市政、绿化、河道、停车、交警等一线党员,联动X个机关党支部及N个社区、同心圆单位党组织,每月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今年以来,共举办开放式组织生活X场,吸引流动党员X人次、两新党员X人次来驿站参加组织生活,起到了促流动党员回归组织、促机关党员下沉一线、促社会党员同心共建的“三促”作用。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区域党建工作协作机制。按照“站体共建、组织共管、服务同心、发展同向”要求,通过在驿站召开集政治引领和业务交流于一体的“功能型联席会”,成立由两代表一委员、党群先进代表进驻的“先锋型工作室”,设立以市民体验、爱心岗位为主体的“开放型体验点”,让城市管理热难点问题、基层治理问题在驿站得到解决,找准协同服务党员群众的最大公约数。
三是推行载体联建,打造行业党建联盟。积极开展行业党建结对共建活动,与中石化X石油分公司、建设银行X分行、方回春堂、菜鸟网络、物管行业等企业、协会签订党建战略协议,通过城管驿站载体,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活动清单,以志愿活动、主题交流等形式,发挥各自行业党建优质资源优势,拓展点对点结对共建为行业党建联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目前,中国建设银行X秋涛支行“城管驿站”、中石化秋涛路加油站“城管驿站”等X首批由社会企业出资建设的城管驿站已建成投入使用。
(三)注重共建共享,打造基层党建“新样板”
积极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凸显城管行业特色,在探索实践中努力打造行业党建新模式,助推基层党建取得新突破。
一是打造党建示范阵地。在全市城管行业系统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驿站党支部中广泛开展“最强支部、最优党员”创建活动,细化创建标准和评价体系,让每个党组织都坚强起来,让每个党员都担当起来,开展基层党组织创建党建示范引领工程,通过基层党组织申报、集中评审答辩、上级党组织评价等程序,创建党建示范点X个,其中X个基层党支部被评为X市行业系统党建好支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的“三亮”活动,落实党员先锋岗、示范岗、责任区,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优服务、率先垂范当先锋。
二是构建社会服务体系。以驿站为圆心,依托“志愿汇”、“同心圆”等党建平台,建立志愿服务网点、党员服务网络和社会服务网络,打通微心愿等“党建+公益”的线上线下联通路径,不断延伸服务半径,形成多位一体的社会服务网格。不同行业的志愿者汇聚驿站,为城市管理一线作业人员和群众提供便民活动、应急培训、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目前,城管驿站在册登记志愿者X人,开展志愿活动X次,参与志愿者X人次。全市城管驿站累计服务人群达到X万人次,日常服务时间超过X万小时。初步形成了依托驿站,开展党建活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使一线职工和群众成为基层党建的直接受益者。
三是坚持党群团联动。坚持党建带动,组织城管系统职工运动会,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和“最美城管人”评选活动,组织“弘扬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城管人”主题演讲比赛,展现群团组织活力,引导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成立了X个驿站基层讲习所,组织《党章》、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宣讲辅导,推动驿站成为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的温暖、凝聚社会力量的前沿阵地。依托共青团市委、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联合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开展“平安X”成果展、“美丽X”摄影作品展、“科普大篷车进社区”等活动,积极探索党群团联动的新模式,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如,依托城管驿站党支部,联合共青团市委、X明心文化公益传媒,组织X万人助力地球日公益活动,开展垃圾分类趣味游戏,参与X多人,社会反响良好。
三、主要成效
城管驿站是平台,党建品牌创建是是手段,而目的在于实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基层一线工作队伍的素质提升和城市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通过推进“城管驿站”党建品牌建设,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效:
一是成就了担当作为行业队伍。党建就是研究人、研究党员,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党建工作重点就在哪里。X市城管局坚持以行业系统党建为突破,成立驿站党委,以协会党组织为支撑,将两新组织统起来,出台“三必须”准入机制,实现市场化作业单位党组织全覆盖,以驿站支部为堡垒,为一线工人提供一个家一般温暖的歇歇脚的地方,让一线职工的个人自尊心与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进一步增强,由内而外凝聚了全系统的力量,由上而下打造了一支铁一般的队伍,为X市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极大增强了城管一线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职工的流动率实现明显下降。
二是融合了条块治理资源。驿站党建综合体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融合了机关党建、两新党建和区域党建,强化了“横纵关联”,既可以整合了驿站周边城管、交警、运管等行业部门力量,又联动了街道社区等块上力量,更通过党建共建凝聚了同心圆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真正盘活了闲置资源、挖掘了潜在资源、集中了分散资源。越来越多的共建单位借由“同心圆”、区域议事协商、开放式党组织生活等途径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也让行业内众多企业和广大一线城管职工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城管事业和城管人所受到社会的关注度、理解度也越来越高。
三是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个城管驿站就是一面旗帜,一个驿站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通过驿站党组织,上接行业部门机关党组织,横向联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下延广大城市管理工作者,服务的是城市千千万万居民群众。通过推进“城管驿站”党建品牌建设,在宣传党的主张、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等方面拓展了城管行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渠道和途径。一线党组织和党员的存在感明显增强,直接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
四是增强了基层治理能力。队伍战斗力、资源统合力的提升,关键要聚焦到城市治理能力提升,通过党建共建联席会,共同商讨、协力解决热难点问题。X市城管局与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动,在市区公共场所增加“环卫爱心休息点”公益广告设置,营造关心关爱氛围,形成辐射效应。通过让社会各界走进驿站了解、参与、支持X城市管理工作,城市管理成为了“全民共理”,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四、工作启示
一是基层党建要在推进条块融合推进区域化党建上探索有效路径。推进“城管驿站”党建品牌建设,是主动顺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有效举措。通过党建引领,有效地理顺组织管理体系,克服传统“单位建党”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制度壁垒,建立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驿站党组织的节点作用,较好地整合区域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有利于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驻共建的城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二是基层党建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上展现党建味道。党建工作有温度,职工队伍才有归属感。每当一线城管人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驿站时,门口“欢迎回家”四个大字总能让人心里涌上一股暖流。驿站不仅是党建之家、职工之家,更是一线城管人的“心灵港湾”。它给城管人带来的幸福感也随之传播和发散到整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角落落。党建工作见物见事又见人,引领治理的成效才能真正呈现。
三是基层党建要在形成规模效应上引领社会正能量。城管驿站通过两年来的精耕细作,已发展为遍布杭城主要道路和区域的靓丽风景。越来越多驿站党建传递出的先锋正能量,影响了一大批企业、一大批志愿者主动参与服务及党建综合体的建设。目前全市共设有X家城管驿站、X个“环卫爱心休息点”,党建引领正能量的传播形成了系统效应,受益的是一线职工、受益的是“新城市人”、受益的是全体市民群众。
五、探讨与评论
“精细化”做好城管驿站党建,做深做实“城管驿站”党建品牌,是城管驿站党建工作的着力方向。
一是推动“条线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城市治理离不开专业化的作业队伍,更离不开居民群众的多元参与,要在理念、功能、服务上再深化,更好的凝聚自治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推动驿站成为多元治理力量的汇聚点。
二是推动“试点经验”向“行业标准”转变。城管驿站是城市基层党建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要进一步总结点上试点经验,形成面上可复制推广的驿站建设、管理和党建标准,让驿站党建综合体的成果惠及到更多的一线职工和市民群众。
三是推动“城管驿站”向“城市驿站”转变。城管驿站在功能上已突破了城管行业系统本身,是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的重要平台载体,要聚焦成为城市的一个标识、一种文化功能定位,让驿站成为城市基层党建饱含温度的基层党建体验点。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篇4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突出人民至上理念,市、区两级书记直接推动、四级党组织上下联动、行业部门共同行动,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城市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一、以组织体系建设为主轴,把堡垒建成“主引擎”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强化党组织“龙头”带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一是强化“动力轴心”。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区减负增效,让街道(社区)党组织更好地发挥联接左右、贯穿上下的“动力轴心”作用。推动街道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全面取消了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统筹优化和综合设置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将内设机构控制在5个以内,构建能更好地服务群众、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并推行行政事业人员编制统筹使用,赋予街道(乡镇)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下沉,在街道统一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整体工作效能。赋予街道党工委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区域内规划参与权、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基层综合执法案件协调协作权等五项权力,街道能够直接承办的事项由20项增加到70项,使街道党工委更加有权力、有能力整合职能部门力量,统筹优化基层治理和服务。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升格党委并运行“一委一居一站”模式,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改革思路,明确社区依法履行职责事项14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45项、出具证明事项20项,并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未经批准的事项一律不得交由社区落实;确需社区协助的事项,明确社区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并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推动社区回归服务自治本位。
二是织密组织网络。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将党组织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推行“多网合一”,建立全市统一的“全要素网格”,在社区网格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4609个,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网格制度,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社区兼职委员制,吸收2530名驻区单位党员兼任副书记或委员,完善双向服务、协商议事、沟通协调、考核激励、动态管理等制度机制,推动各领域共驻共建资源融入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以“三联三亮三服务”为载体,持续发动省直单位联动支持、市直单位强力推动、县区单位全面兜底,持续促进党员进社区亮身份、社区建台账亮需求、群众看表现亮评分,实现省、市、区三级114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建立结对共建关系,1700多个各类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共建,6万多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入网格服务社区基层治理,服务文明城市建设,服务基层群众需求。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探索建立345个功能型党组织,为党员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把党员更好地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织密党组织网络体系,增强党对基层力量的统筹、整合和引领力度,做到有党员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活动、有活动就有成效。
三是扩大“两个覆盖”。将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业委会有机融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市、区两级依托住建部门成立物业行业协会党组织,通过将物业公司有无党员作为优先引进的重要条件、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招聘党员员工、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截至目前,共有124个物业服务企业(网点)建立了党组织(党小组)。加强“红色业委会”建设,引导党员参加业委会选举,采取成立党支部、设立党小组、下派党建指导员、发展党员等方式,加强党对业委会的领导。截至目前,共有268个业委会建立了党组织。推动社区“两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交叉任职”,以党组织为纽带有机联结各类治理主体,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服务组织体系。以“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为原则,建立健全“红色物业”联合处理、议事协调、矛盾纠纷联调等各项运行机制,共同协调处理居民群众反应强烈的各类问题。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设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将社区党组织评议作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的内容,提高党组织在社区物业服务中的话语权,倒逼物业服务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二、以党群服务阵地为依托,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坚持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服务作为贯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线,把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让党建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深度、城市更有温度。
一是建好党群服务阵地。以75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聚焦居民多样化需求,按照“8+N”优化功能布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居民理事室、卫生服务室、警务室等8个必设功能室以及文体活动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自选特色功能室,推动服务功能提档升级,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综合体,将党的温暖融入万家灯火。坚持方便惠民与优质高效相结合,聚焦“一老一小”建设264个“1+5+X”邻里中心,配套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及快递、理发、热敏灸等若干服务,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等基本公共服务,让城区居民群众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都能在“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中解决。对社区服务难以覆盖的盲区,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统筹城管、市政、园林、交管等行业部门力量,在城市主干道、广场公园、景区景点、商圈楼宇等建设了274个集党建宣传、服务群众、文明引导于一体的“红色驿站”,为全体市民特别是环卫、交管、城管、快递等一线工作者提供休憩寄存、饮水充电、阅读观影等服务。
二是凝聚社会服务力量。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完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机制,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培育社区所需的社会组织项目,打造了“小桔灯”“时间银行”“红色创投”等一批优质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发展及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以党组织为纽带,大力推动行业系统公共资源开放,重点把教育、体育、文化等公共系统和社会资源向区域群众开放共享,推动学校分时段免费向群众开放健身场所,有地下停车场的市属学校在非教学时段向群众开放停车场所,市体育中心开放场地预定微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坚持具有**特色的领导干部“民情家访”,组织市、县区、街镇三级领导干部开展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主动家访、定期回访,在卫生环境、交通出行、社区治安等方面,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用,引导他们担任社情信息员、平安巡查员、志愿服务员,变身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移动“探头”。面对突发疫情,推动成立外卖配送行业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骑手、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组成“物资保障突击队”,投身到“无接触配送”防疫保供的实际行动中。
三是推动服务机制完善。聚焦居民生活需求,建立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三类清单共50余项服务事项。针对全体居民,开展党政、生活、法律、文体等综合性服务;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咨询、“灵动三点半”、“一键通”上门等特色服务;针对困难人群,开展点亮“微心愿”、爱心超市捐赠等活动,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形成“全体居民有活动、特殊群体有关爱、困难人群有帮扶”的服务格局。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进一步将服务向新经济新业态、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领域延伸,以重点行业、头部企业为重点,带动推进平台企业及关联企业持续扩大党组织和工作覆盖,建成“青蜂侠”、绿地中心、汇海国际等37个功能集聚、特色鲜明的区域性、行业性党群服务综合体,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爱,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以有场地有能力为保障,把资源用在关键处
着力做强街道整合平台,做实社区支撑平台,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倾,强化街道社区基础保障,让街道社区有能力统筹协调、有资源服务群众,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活力。
一是实施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规范建设、综合利用”的原则,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大力开展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对标“是否有闲置的公房、是否有适合搭建的空地、是否有开发建设单位未提供到位的场所、是否有合适的购买房源、是否有合适的租赁房源、是否可以整合社区”(拨、建、补、购、租、合)等六个方面,充分研判社区内可用的闲置资源与空置场所,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154个面积不达标、位置不集中、功能不健全社区均已明确场所,新增社区用房面积5万多平方米,所有社区的相对集中场所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结合实际健全社区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人员职责、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全面开展“一站式”服务、错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85%以上的社区形成了“定时+预约”“线上+线下”“前台+后台”相结合的服务新模式。
二是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探索建立了“进出有规范、履职有目标、考评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按照社区正职不低于新录用公务员工资水平、一般工作人员不低于社区正职的80%的标准,构建了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度奖励”的薪酬体系和“三岗十八级”的岗位等级序列,社区干部工资平均增长1.7万元。通过选拔、招录、推荐、培养等方式途径,着力畅通社区工作者到街道领导岗位、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劳动模范等成长通道,有效破除了社区工作者成长晋升的“天花板”。首次选聘1006名大学生基层专干,根据村(社区)党组织安排,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为村(社区)干部队伍增添力量和活力。面对突发新冠疫情,大学生基层专干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坚守在核酸采样点、防控卡点、封控区等疫情防控一线,尽全力交出抗疫大考满意的答卷,用行动筑起战“疫”青春堡垒。**经开区90后大学生基层专干主动请缨奋战在机场专班抗疫一线,每天穿着防护服坚守岗位近10个小时,安全、有序地做好入境旅客转运交接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三是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为期3个月的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聚焦“觘角盛行、油松痞、任性蛮霸、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征求基层意见,分类梳理“政治忠诚、解放思想、能力素质、实干担当、为民情怀、政绩观念、工作落实、营商环境、资金管理、形象修养”等十个方面34项具体作风问题。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吃拿卡要、“小鬼难缠”等8类问题。紧盯“小官巨贪”,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干部贪污挪用、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等腐败问题。通过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街道、社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精神状态明显提升。阻击疫情期间,建立临时党组织1431个,成立党员突击队2901个,2.2万名在职党员到下沉社区村组,主动冲锋在前,参与防疫政策宣传、采样秩序维护、居民生活保障等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了基层干部的过硬作风和先锋形象。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篇5
X区X街道办事处是X市最年轻的办事处之一,街道党工委紧扣X区“全力打造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区、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社会治理创新应用区”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魅力商圈、文明家园、幸福五里”,有效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抓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注意到,花果园从一个大型棚户区项目改造到城市经营、城市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三大三小”的现状,即“大城市、小配套,大企业、小社区,大责任、小权限”。而这两年的社会治理焦点、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围绕拆迁纠纷、合同问题、工程建设等转为物业服务与群众多元需求、管理力量与服务总量等方面。
X街道办事处所在的花果园区位特殊,关注度高,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提高一级抓认识,降低一级抓落实”,将“X社区”创建的工作要求,细化为“X在新思想学习里冲出干部新思路;在党建引领里冲出党员新风貌;在高质量主题里冲出发展新速度;在社会治理里冲出群众安全感;在服务民生里冲出群众满意度。”的工作目标。
通过前期实地走访调研,结合实际,以党建为引领,围绕非公企业、驻区单位、商业街、小区共治共建的难点痛点,探索破题,共商发展。我们决定实施“四题共破”党建探索,创新城市基层党建模式,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一是探索党建助力项目发展。街道党工委与省建工集团一公司党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双方的党建资源,通过党员教育共享、党内生活共抓、党建阵地共用,增强共建双方单位党员干部的沟通交流,营造积极向上、凝心聚力的文化氛围。以推进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产生的矛盾难题,协同推进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党建”助推项目建设提速。
二是探索党建助力信念教育。街道党工委与辖区派出所党组织共建VR、XD党建展厅,共同探索“VR+党建”、“XD+党建”党员教育新模式,通过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立体化的运用,生动地展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让党员学习更加深入、更能学以致用。
三是探索党建助力营商环境。在亚太中心建立“党员服务站”,采取党员干部亮身份、设置党员示范岗等方式开展服务工作。帮助建立以行业所属为分类的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指导企业党建工作,引导企业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先进、标兵,把先进、标兵培养成大家学习的榜样,使党员成为员工的动力源,激发员工的创新创造活力。在辖区设立“党员先锋岗亭”,成立由公安、城管、居委会党员组成,倡议经营户党员参与的“党员巡察队”,佩戴党徽,亮出党员身份,开展街面巡逻、诚信经营督查、不文明行为劝导等,助力正在建设中的X街的经营发展。
四是探索党建助力社会治理。针对社会治理难点问题,加强社区党建和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在X小镇WX区探索“大数据+党建”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管理的方式,把党员划归网格、把责任落实到网格、把服务提供到网格,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在线上,让大数据进小区、进楼栋、进单元、进家门,不留死角;在线下,通过成立片区党员活动小组,每栋楼选出一名“红色管家”,构建“居委会党组织─片区党员活动小组─红色管家─居民”四级管理体系,构建平安和谐X。
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的不断推进。相比其他街道办事处,年轻的我们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需继续努力。作为基层的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的工作部署,认真思考,积极谋划,将中央和省委各项精神,将市委“三感社区”创建要求,将区委“三区打造”的工作部署,细化为“五里五冲”工作目标,探索具有X特色的工作模式,把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篇6
一、背景起因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社区党员居民诉求日益多元,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利用“共享”概念更好服务群众,破解党建工作协调难、资源优势互补难、在职党员发挥作用难“三大难题”,成为社区党组织工作努力的方向。X年,X县城关街道X社区成立“党建共建联合会”,在服务党员居民、提升治理水平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共建单位动能不足。不能很好地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导致一种“积极的更积极,不积极的更不积极”的不良循环;二是城市党建资源统筹利用不充分。X社区驻区单位达X个,自身职能以及提供资源有所区别,各单位之间沟通的不充分,容易产生活动内容单调或重复浪费;三是社区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工作压力较大。社区工作人员力量有限,在策划组织各类服务活动中力不从心,需要借助共建单位帮助,共同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基于此,X社区以“轮值主席制”做法破题,充分释放各领域各单位党建活力,形成了区域统筹、多方联动、多元融合、资源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做法与成效
一是角色转换,构建全新共享格局。“轮值主席制”由社区搭建平台,根据驻区单位性质、资源多少等具体情况,分为单独轮值和集体轮值两种方式。轮值主席由各驻区单位每月轮换一次轮流担任,使驻区单位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筹划,社区则变为“配角”,形成“X+N”(“X”为当月轮值主席单位,“N”为其余参与当月社区活动的共建单位)资源共享格局。X月份,共建单位县体育运动中心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在X社区开展“大手牵小手,全家总动员”亲子运动会,在社区形成“我运动、我快乐、我幸福”的良好氛围。X月份,县文体广电局和县图书馆联合开展的“怀德讲坛”进基层公益讲座,围绕“牵手”这一主题,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场讲座,让传承良好家风在社区生根发芽,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这一做法提高了共建单位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各共建单位优势资源得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整合不同领域的工作力量,真正实现区域共建“一盘棋”。
二是提醒协办,切实增强工作合力。每年年初,社区联合会讨论形成《年度轮值主席安排表》,确定每月的轮值主席以及计划活动主题。每月月初,社区党支部向当月轮值主席发放制式“轮值主席提醒单”,提醒当月轮值时间安排及相关工作要求。轮值主席在接到提醒单的X-X日内向其他共建单位发放研讨会通知单,要求各共建单位会前经与社区党员群众沟通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轮值主席发放通知单后X-X日内召集共建单位召开研讨会,共同协商策划当月社区活动,并负责召集组织联合会成员单位及社区党员群众参加活动。这一做法搭建了驻区单位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桥梁,使驻区单位进一步增强了沟通交流,更好确定出符合当月活动主题以及社区情况的党建活动,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党员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是评议反馈,促进共建工作良性循环。为确保工作责任、任务落到实处,建立了评议反馈机制。当月活动结束后,由参与活动的共建单位及党员群众对当次活动及轮值主席进行评议打分,由联合会会长在社区党建共建“朋友圈”予以反馈通报。在下月轮值主席召开研讨会时由社区党支部书记进行点评通报,同时每季度末作为共驻共建工作专项考核评议,书面上报街道、县级负责部门,作为单位党建考核、评选表彰的重要参考。该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定期开展活动、定期通报情况等,确保社区党建联席会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自推行轮值制度以来,每月的轮值主席都能根据本单位职能、社区居民需求、当月社区工作重心进行积极准备筹划,X客运公司、劳务局、交警队、财政局、卫计局等各单位先后开展“走进新庄村感受新农村”主题活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主题道德讲堂、《梁家河》读书分享会、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等活动X余场次,活动主题鲜明、成效显著,社会反响良好。
三、几点启示
“轮值主席制”激活驻区单位“内生力”。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活动、通报情况等,极大地增强了驻区单位融入共驻共建、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驻区单位的内生活力不断增强,在整个共驻共建“朋友圈”内形成良好氛围,有效提高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精准度,让全县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更显活力。
“轮值主席制”积蓄驻区单位“推动力”。通过民主打分以及考核评议,各驻区单位间形成相互比较、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使得“轮值主席制”真正起到对于社区以及驻区单位的推进作用,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各驻区单位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及驻区工作的进步,强化驻区单位对于驻区工作的认识,让“轮值主席制”成为破解驻区单位服务短板的有效途径。
“轮值主席制”增强驻区单位“粘合力”。倡导“你的我的变成大家的”的理念,不断拓展社区及驻区单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把各自资源放在共同的平台上,破除行业壁垒,注重共享融合,拉近驻区单位与辖区居民之间关系的同时,也搭建了成员单位与成员单位之间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桥梁,有力推动了辖区各单位的资源共享与沟通交流。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篇7
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是各级党委工作的两大阵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今年以来,X市为积极适应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区域统筹谋划、资源整合共享,优势联动互补、共驻共建共管原则,大力实施“五联双报到”工作机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出互融互促、开放共享、合力攻坚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背景与起因
X市共有城市街道X个、城市社区X个,其中,街道党工委X个,社区党委X个、党总支X个、社区党支部X个,建立楼院党小组X个,培育党员中心户X户。全市共有党员X人,其中社区直管党员X人,城市在职党员X人。社区干部共有X人,平均每个社区X人,平均年龄达X岁,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X岁。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口逐步增多,城市社会结构、人口格局、行为模式、利益要求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诉求复杂多样、“两新组织”快速涌现、区域资源条块分割等问题,给城市社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矛盾,传统的基层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这些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X市以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整体化系统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推行列了“五联双报到”工作机制,组织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快速行动起来,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提升我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X市实际和特色的新路径、新方法。
二、做法与经过
基层党建联抓,提升政治引领能力。牢固树立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观念,号召驻区各类单位主动参与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合力。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全力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X区X个社区全部改设为党委,并吸收驻区各类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及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中的党员负责人到街道和社区担任党组织兼职委员,建立了兼职委员履职清单,督促党委委员在社区建言献策、照“单”办事。广泛推行以金塔县“党建联盟”为代表的党建共同体、党建联合体建设,把街道社区和单位、行业、领域党组织有机联结起来,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和驻区单位党建“公转带自转,自转促公转”。街道社区组建专门党组织,统一负责对辖区内互联网、新兴领域党员和流动党员实行兜底式管理服务,肃州区在全市最大的互联网企业“X在线”上建立了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活动、作用全覆盖。
区域发展联商,凝聚共驻共建合力。健全完善党(工)委工作例会、议事决策、联席会商等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商议辖区内涉及共同利益和群众期盼的实事,分析、解决街道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方面问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轮流担任街道社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轮值执行主席,积极主动领办督办联席会议交办任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党建共同责任,并把落实联席会议任务情况作为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建立条块双向用力机制,赋予街道、社区一定权利,对涉及街道的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项目、驻区单位评先评优等问题,全部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意见,在职党员提拔任用、评优评先听取社区党组织的评价,社区党组织作用凸显,有效凝聚起了推动发展的合力。全面推行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制度,由组织部、民政部门梳理街道、社区协助办理事项X项,主要职责X项,规定了印章使用范围,新增事项由县(市、区)党委、政府严格把关,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行业系统下派到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服从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为共同打造生活美好城市奠定了组织基础。
先进文化联育,营造文明和谐氛围。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坚持思想教育联抓、公益事业联办、文明小区联建原则,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共同抓好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全市在社区大力新建新时代市民讲习所、社区书屋、活动中心、康复中心等活动场所,共同扶持居民自乐班、业余群艺团等自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营造融洽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至目前,新建市民讲习所X个,社区书屋、活动中心实现了全覆盖。街道、社区党组织定期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X社区与辖区共建单位开展“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行动暨庆七一文艺汇演,各驻区单位纷纷出资出人出节目,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力开展道德素质教育,引导辖区党员自觉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转化为实际行动,今年以来,全市共培树市级优秀党员X多名,道德模范X多人,文明家庭X多户,让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典型带动广大居民提高精神追求,培育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将驻区部门单位主动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开展文化联育活动情况作为单位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评判标准,为打造风尚美好城市提供了源动力。
服务群众联动,提升社区工作效能。提供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是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驻区单位全面梳理各自资金项目、干部人才、场所设施、信息技术,建立资源清单、项目清单。街道社区党组织根据服务和社区建设实际,建立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双方对照清单双向认领,统筹解决各自工作需求和发展难题,今年以来,各社区与辖区单位、学校、图书馆、体育场馆充分衔接,联手建立了“学习、锻炼、服务”基地X多个,各领域党组织在社区内开展义诊、法律援助、帮扶救助、义务理发等为主题的党日活动X多场次,实现了互助共赢的“契约化”共建。大力推行社区党组织主导、社会组织承接、社工力量参与的“三社联动”工作法,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街道社区党组织积极争取“三社联动”项目,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开展为民服务的激情活力,敦煌市引进阳光爱心慈善服务中心,益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爱心公益联合会等四家社会组织成立慈善公益组织联合党支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服务,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好评。按照业缘、趣缘、志缘组织辖区各领域人群,通过开放式活动、分类建立社团、群体等方式将他们组织起来,有针对性地提供创业就业、文体活动、交友相亲、子女就学、养老保健等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爱心书桌、创客空间、公益超市等一批志愿者打造的服务品牌为打造服务美好城市增添了活力。
美好家园联创,打造靓丽平安环境。实现“绿、亮、净、美、优”目标,营造优美和谐环境是实现城市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全面落实环境卫生“街长”制,街道社区会同工商、城管等部门对辖区卫生区域进行细致划分,驻区单位、各领域组织实行门前环境卫生“三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认领“街长制”卫生区域,主动配合做好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卫生大整治活动,共同营造优美舒适人居环境。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制度,在网格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由社区“两委”成员、驻区单位相关人员、党员骨干、居民代表担任网格长,每个网格配备X-X名专兼职网格员,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全市建立网格党组织X个,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矛盾在网格化解、环境在网格整治、安全在网格防范,着力建设平安社区。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引领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先后组建环保志愿服务队X多支,成立社区楼院看护队X多支,组建党员志愿巡逻队X多支,义务值班员X多人,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互促双赢,为打造环境美好城市贡献力量。
驻区单位到社区报到。实行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机制,驻区单位主动到社区报到,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与社区党组织商定共建项目清单,统筹做好安排谋划。共建项目完成情况作为报到单位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底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和街道社区党组织报告共建项目落实情况并接受评议,评议结果纳入报到单位党组织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成绩。今年活动开展后,各级各部门单位均主动到联系共建社区报到,至目前为止,全市X%单位到社区报到,了解互通情况,X%的单位已经同社区党组织共同开展党组织活动,共驻共建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每年X月份前,单位在职党员干部主动到居住社区报到,通过帮办一件惠民实事、倾听一批意见建议、认领一个服务项目、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切实提高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服务工作水平。街道社区党组织做好在职党员的报到登记工作,根据社区需要和在职党员特点分类别设置在职党员服务岗位,并建立在职党员活动台帐,有条件的要开展积分管理,每半年以书面形式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一次情况。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及开展服务情况,作为年终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至目前,全市X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活动帮办实事X万多件,营造了和谐美好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成效
一是形成了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的攻坚合力。通过开展“五联双报到”活动,切实把社区统揽区域党建工作的地位竖立了起来,把各级各类单位组织动员了起来,有效打通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关节,形成了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新型领域党组织共同发力,合力攻坚的局面,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力量有效下沉到了街道、社区,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互通,促进了城市治理义务共担、资源共享、实事共办。
二是提升了街道社区服务群众的供给能力。通过开展“五联双报到”活动,一方面消减了街道社区工作中与服务群众无关的工作职能,让街道社区将工作精力从应付职能部门摊派任务全面转变到领导区域发展,服务基层群众上来。另一方面,街道社区将辖区各单位和共建单位项目、人才、场地等资源有效统筹起来,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质量更高、范围更广的服务,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激发了全域参与城市管理的内生动力。通过开展“五联双报到”活动,让机关企事业单位首先行动起来,打破了原先“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封闭状态,主动到街道、社区报到,了解街道社区建设情况和居民群众生活情况,按照需求积极提供帮助。同时,在各级单位主动报到开展服务的基础上为街道、社区赋予一定权利,有效解决了小单位协调大机关的困难问题,组织活动更有力度,针对性更强、街道社区开展工作更有活力。
四、经验与启示
要抓好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坚持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是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各级党委政府首先要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将社区治理、“两新”组织党建及机关党建三者整体谋划、同步推进,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四级联动体系,明确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职能定位、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齐头并尽、互融共进的整体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党建条块资源不均、统筹协调难的问题。
要根据实际情况融合创新。城市社区构成复杂、不同行业阶层人员聚居一处,社区管理事务复杂,服务的对象更加多元,需要创新设计不同形式的党建载体,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政治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不同平台,构建各类组织之间能够平等沟通,共同开展治理工作的工作局面。同时,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将区域党组织、党员连接起来,打破空间限制,使各类服务活动开展更加方便、有效、快捷。
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最终目标。必须以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服务质量为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根本目标来凝聚人心力量,以人为本,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向基层倾斜,推动人力、服务、管理资源向社区下沉,建立互联互通机制,让各类驻区单位党组织有渠道、有目标的开展服务工作;让街道、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触角。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篇8
将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业委会有机融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全市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突出人民至上理念,市、区两级书记直接推动、四级党组织上下联动、行业部门共同行动,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城市居民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一、以组织体系建设为主轴,把堡垒建成“主引擎”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强化党组织“龙头”带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一是强化“动力轴心”。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区减负增效,让街道(社区)党组织更好地发挥联接左右、贯穿上下的“动力轴心”作用。推动街道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全面取消了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统筹优化和综合设置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将内设机构控制在5个以内,构建能更好地服务群众、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并推行行政事业人员编制统筹使用,赋予街道(乡镇)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下沉,在街道统一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整体工作效能。赋予街道党工委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区域内规划参与权、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基层综合执法案件协调协作权等五项权力,街道能够直接承办的事项由20项增加到70项,使街道党工委更加有权力、有能力整合职能部门力量,统筹优化基层治理和服务。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升格党委并运行“一委一居一站”模式,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改革思路,明确社区依法履行职责事项14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45项、出具证明事项20项,并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未经批准的事项一律不得交由社区落实;确需社区协助的事项,明确社区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并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推动社区回归服务自治本位。
二是织密组织网络。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将党组织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推行“多网合一”,建立全市统一的“全要素网格”,在社区网格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4609个,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网格制度,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社区兼职委员制,吸收2530名驻区单位党员兼任副书记或委员,完善双向服务、协商议事、沟通协调、考核激励、动态管理等制度机制,推动各领域共驻共建资源融入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以“三联三亮三服务”为载体,持续发动省直单位联动支持、市直单位强力推动、县区单位全面兜底,持续促进党员进社区亮身份、社区建台账亮需求、群众看表现亮评分,实现省、市、区三级114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建立结对共建关系,1700多个各类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共建,6万多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入网格服务社区基层治理,服务文明城市建设,服务基层群众需求。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探索建立345个功能型党组织,为党员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把党员更好地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织密党组织网络体系,增强党对基层力量的统筹、整合和引领力度,做到有党员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活动、有活动就有成效。
三是扩大“两个覆盖”。将物业服务企业、社区、业委会有机融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市、区两级依托住建部门成立物业行业协会党组织,通过将物业公司有无党员作为优先引进的重要条件、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招聘党员员工、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截至目前,共有124个物业服务企业(网点)建立了党组织(党小组)。加强“红色业委会”建设,引导党员参加业委会选举,采取成立党支部、设立党小组、下派党建指导员、发展党员等方式,加强党对业委会的领导。截至目前,共有268个业委会建立了党组织。推动社区“两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交叉任职”,以党组织为纽带有机联结各类治理主体,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服务组织体系。以“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为原则,建立健全“红色物业”联合处理、议事协调、矛盾纠纷联调等各项运行机制,共同协调处理居民群众反应强烈的各类问题。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设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将社区党组织评议作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的内容,提高党组织在社区物业服务中的话语权,倒逼物业服务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二、以党群服务阵地为依托,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坚持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服务作为贯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线,把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让党建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深度、城市更有温度。
一是建好党群服务阵地。以75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聚焦居民多样化需求,按照“8+N”优化功能布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居民理事室、卫生服务室、警务室等8个必设功能室以及文体活动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自选特色功能室,推动服务功能提档升级,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综合体,将党的温暖融入万家灯火。坚持方便惠民与优质高效相结合,聚焦“一老一小”建设264个“1+5+X”邻里中心,配套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及快递、理发、热敏灸等若干服务,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等基本公共服务,让城区居民群众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都能在“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中解决。对社区服务难以覆盖的盲区,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统筹城管、市政、园林、交管等行业部门力量,在城市主干道、广场公园、景区景点、商圈楼宇等建设了274个集党建宣传、服务群众、文明引导于一体的“红色驿站”,为全体市民特别是环卫、交管、城管、快递等一线工作者提供休憩寄存、饮水充电、阅读观影等服务。
二是凝聚社会服务力量。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完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机制,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培育社区所需的社会组织项目,打造了“小桔灯”“时间银行”“红色创投”等一批优质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发展及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以党组织为纽带,大力推动行业系统公共资源开放,重点把教育、体育、文化等公共系统和社会资源向区域群众开放共享,推动学校分时段免费向群众开放健身场所,有地下停车场的市属学校在非教学时段向群众开放停车场所,市体育中心开放场地预定微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坚持具有**特色的领导干部“民情家访”,组织市、县区、街镇三级领导干部开展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主动家访、定期回访,在卫生环境、交通出行、社区治安等方面,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用,引导他们担任社情信息员、平安巡查员、志愿服务员,变身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移动“探头”。面对突发疫情,推动成立外卖配送行业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骑手、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组成“物资保障突击队”,投身到“无接触配送”防疫保供的实际行动中。
三是推动服务机制完善。聚焦居民生活需求,建立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三类清单共50余项服务事项。针对全体居民,开展党政、生活、法律、文体等综合性服务;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咨询、“灵动三点半”、“一键通”上门等特色服务;针对困难人群,开展点亮“微心愿”、爱心超市捐赠等活动,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形成“全体居民有活动、特殊群体有关爱、困难人群有帮扶”的服务格局。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进一步将服务向新经济新业态、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领域延伸,以重点行业、头部企业为重点,带动推进平台企业及关联企业持续扩大党组织和工作覆盖,建成“青蜂侠”、绿地中心、汇海国际等37个功能集聚、特色鲜明的区域性、行业性党群服务综合体,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爱,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以有场地有能力为保障,把资源用在关键处
着力做强街道整合平台,做实社区支撑平台,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倾,强化街道社区基础保障,让街道社区有能力统筹协调、有资源服务群众,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活力。
一是实施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规范建设、综合利用”的原则,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大力开展社区活动场所提质攻坚行动,对标“是否有闲置的公房、是否有适合搭建的空地、是否有开发建设单位未提供到位的场所、是否有合适的购买房源、是否有合适的租赁房源、是否可以整合社区”(拨、建、补、购、租、合)等六个方面,充分研判社区内可用的闲置资源与空置场所,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154个面积不达标、位置不集中、功能不健全社区均已明确场所,新增社区用房面积5万多平方米,所有社区的相对集中场所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结合实际健全社区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人员职责、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全面开展“一站式”服务、错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85%以上的社区形成了“定时+预约”“线上+线下”“前台+后台”相结合的服务新模式。
二是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探索建立了“进出有规范、履职有目标、考评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按照社区正职不低于新录用公务员工资水平、一般工作人员不低于社区正职的80%的标准,构建了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度奖励”的薪酬体系和“三岗十八级”的岗位等级序列,社区干部工资平均增长1.7万元。通过选拔、招录、推荐、培养等方式途径,着力畅通社区工作者到街道领导岗位、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劳动模范等成长通道,有效破除了社区工作者成长晋升的“天花板”。首次选聘1006名大学生基层专干,根据村(社区)党组织安排,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为村(社区)干部队伍增添力量和活力。面对突发新冠疫情,大学生基层专干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坚守在核酸采样点、防控卡点、封控区等疫情防控一线,尽全力交出抗疫大考满意的答卷,用行动筑起战“疫”青春堡垒。**经开区90后大学生基层专干主动请缨奋战在机场专班抗疫一线,每天穿着防护服坚守岗位近10个小时,安全、有序地做好入境旅客转运交接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三是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为期3个月的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聚焦“觘角盛行、油松痞、任性蛮霸、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征求基层意见,分类梳理“政治忠诚、解放思想、能力素质、实干担当、为民情怀、政绩观念、工作落实、营商环境、资金管理、形象修养”等十个方面34项具体作风问题。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吃拿卡要、“小鬼难缠”等8类问题。紧盯“小官巨贪”,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干部贪污挪用、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等腐败问题。通过开展基层干部作风整顿专项行动,街道、社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精神状态明显提升。阻击疫情期间,建立临时党组织1431个,成立党员突击队2901个,2.2万名在职党员到下沉社区村组,主动冲锋在前,参与防疫政策宣传、采样秩序维护、居民生活保障等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了基层干部的过硬作风和先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