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方案】台安县企企对接平台建设方案【精选推荐】

时间:2023-04-25 16:30:07 策划方案 来源:网友投稿

企企对接平台建设方案为充分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加强县域内各类企业交流合作,促进企业间市场、技术、人才、管理良性互动,延伸和扩展供需链条,形成产销对接、服务对接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引导企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信方案】台安县企企对接平台建设方案【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工信方案】台安县企企对接平台建设方案【精选推荐】



企企对接平台建设方案


为充分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加强县域内各类企业交流合作,促进企业间市场、技术、人才、管理良性互动,延伸和扩展供需链条,形成产销对接、服务对接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引导企业合作互助、抱团取暖,促进县域各类企业健康运行、平稳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企业为中心,建立企企对接长效机制,通过搭建信息对接平台、组建行业协会等方式,建立企业发展联盟,推进企业深度合作,加速企业资源共享,规避同质企业不当竞争,实现各企业、各行业联动发展、抱团发展,全面激活企业生产经营基本面,整体提升全县企业竞争力,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二、主要举措

(一)搭建企企对接信息平台

利用政府网站,搭建企企对接信息平台,对全县各类企业产品、人才、研发、物流配送等生产、销售和服务信息进行汇总和分类,建立《台安县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品目录》,无偿发布各类供求信息和活动信息,实时更新信息内容,确保企业第一时间掌握合作信息,共享服务,共享资源,实现企业产品和服务对接常态化。

责任分工:县政府办负责政府网站日常维护;县经信局负责县域内企业产品供需信息采集和发布。

(二)建立企企对接组织平台

1.成立企业协会。全面梳理县域内全部企业相关信息,按照镇场、街道办事处分布情况,建立镇级企业协会。同时,在镇级协会基础上,组建全县企业协会,确保县级企业协会涵盖县域内全部企业,为建立企业联盟提供坚实基础。

2.成立企业商会。按照产业类别,分别组建行业商会,围绕产业链开展对接,在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研发、销售和运输等方面加强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成立企业学会。在企业协会和商会的基础上,成立企业学会,定期开展企业交流活动,围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搭建企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桥梁,促进企业文化、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提高企业软实力。

责任分工:县经信局负责县域内各类企业信息采集整理,负责县、镇两级企业协会及工业企业商会、学会筹建工作;“两区一城”及县农经局、服务业局、外经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金融办负责本区域、本领域行业商会、学会筹建工作;县工商联负责指导各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的筹备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成立企企对接服务平台

在县经信局成立企企对接办公室,设置为常设机构,负责企企对接信息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管护,及时更新各类信息。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企对接活动,加强行业和企业间的交流和互动。做好企企对接成果统计和汇总工作,以季度为周期,将汇报材料和汇总表格上报县政府相关领导,并反馈各相关部门,作为年度考核依据。

责任分工:县经信局负责筹建企企对接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保障正常运行,同时负责全县企企对接活动筹备工作;县财政局负责经费保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台安县企企对接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经信局牵头,协调“两区一城”及县农经局、服务业局、外经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金融办、工商联等部门共同抓好对接平台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本地区、本行业企企对接相关工作,形成合力,高效务实,确保企企对接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二)加大宣传力度

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企企对接平台的扶持政策和重要作用,特别是成立行业协会、商会和学会的好处和意义,使企业形成抱团发展的合作意识,为建立企业联盟提供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引导企业间相互提供优惠和便利条件,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三)发挥平台优势

全力做好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日常维护,及时更新企业供需信息,充分发挥纽带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企企对接活动,利用企业协会、商会和学会,千方百计为企业和企业牵线搭桥、创造合作机会。同时,引导各企业树立长远发展意识,打破思想观念壁垒,在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努力提升企业自身实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四)建立长效机制

县经信局企企对接办公室要及时总结企企对接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认真研究企企对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具体措施,不断完善企企对接工作机制,持续提升企企对接工作水平。

推荐访问:台安县 方案 对接 【工信方案】台安县企企对接平台建设方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