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的起点心得体会3篇
读红色的起点心得体会篇1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贫困人口脱贫带来了冲击,给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带来挑战。面对这场时间紧、任务重、近尾声的脱贫攻坚战,要坚定信心不动尧咬定目标不放松,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松劲,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获得最终胜利。
绷紧“思想弦”不放松,提振精神树好“致富志”。“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穷不能志短,扶贫要先扶志。只有把好贫困户“思想关”,才能引导他们摆脱“贫困志”。只有把“致富志”树立好,才能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扶志须攻心,要引导贫困户树立“靠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思想,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做足做深做透困难群众思想工作,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到贫困户家中“坐一坐”,多与贫困户“唠一唠”,全面提升其进取心,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进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让“懒汉”心热起来、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绷紧“政策弦”不放松,为民造福植好“福祉林”。“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政策为行动提供有力保障。扶贫政策可以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只有“少搞一些盆景”,把扶贫政策宣传到位,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春风拂遍贫困户的面颊,温暖人心。只有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才能真正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助力脱贫摘帽。扶上马送一程。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始终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在当前决胜的关键时期,既要把这些政策宣讲好、传递好,更要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凝心聚力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对不稳定户、边缘户及因疫情导致的特殊户针对性帮扶,让生活有保障、饮水安全、住房温暖、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绷紧“精准弦”不放松,脱贫致富种好“幸福花”。“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行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脱贫攻坚若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精准。只有坚决摒弃“大水漫灌”“走马观花”“空喊口号”等行为,真正下足精准扶贫的绣花功夫,才能切实提高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精准须找准“穷根”。要不怕山高路远,原汁原味地“看穷”,把情况掌握清,找准“穷根”,尤其是盯准“硬骨头”,完成当前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精准须因地、户、人施策。要把好脉、开好方,明确靶向、对症下药。未脱贫的,制定详实“怎么扶”方略,逐项落实力求高效;已脱贫的,防返贫举措必须精准对焦,重点关注因“疫”返贫群体,找准并堵上可能导致返贫的风险点,让已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唯有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放松,才能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读红色的起点心得体会篇2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这是一则暖心的消息:今年春节前夕,各地走访慰问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和各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1万多人。这些脱贫攻坚先进模范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集中体现了脱贫攻坚精神,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脱贫梦圆,再启新程。脱贫攻坚先进模范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跟脱贫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奋斗续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接力加油干,用心用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乡亲们脱贫后还要扶上马送一程,我要帮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驻村届满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xx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大宗村第一书记和银光,选择了继续留任。
精兵打硬仗,一锤接着一锤敲。和银光联系对接帮扶单位,带着乡亲们一起投工投劳,大宗村陆续补上了入户路、卫生公厕、快递物流等发展短板,村子更加宜居宜业。为了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和银光翻山越岭寻找新水源,肩挑背扛建水池、连水网,挨家挨户看水量。村民阿南破说:“如今,再也不用为喝水而发愁了。”看到村民们露出甜甜的笑容,和银光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脱贫攻坚先进模范奔忙一个个帮扶项目,办成一件件民生实事,把党的好政策送到千家万户,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满面笑容的“幸福指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底线。守住这条底线,离不开一点一滴的务实努力、一户一事的精准施策。
去年夏天,xx济源市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济源示范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成富营和帮扶干部一道,顶风冒雨,走村入户,第一时间发现、及时救助受灾群众,一项项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实现了“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线,不少脱贫攻坚先进模范用脚步丈量山乡村寨,织密织牢防贫网,为脱贫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工作有力度、有温度,助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是关键。
这几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xx省吉水县盘谷镇种粮大户王银忙着给村民培训稻虾绿色种养技术。王银出资建起多媒体培训教室、帮扶车间。目前,他带动周边14个村庄农民一起发展立体种养,吸纳务工群众200多人。
聚焦脱贫产业,脱贫攻坚先进模范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既送技术、送信息,也立志气、鼓信心,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产业短板,做大做强乡村富民产业。
让脱贫基础更稳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xx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找到了新的发力点——靠乡村游富民。不少人慕名来到班彦村,参观学习交流。“立足特色顺势而为,我们把发展研学游作为致富新门路。”五十镇党委副书记、班彦村驻村干部李玮说,去年全村接待观摩参观团队400多批次,生态农庄接待近8万名游客,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
稳岗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途径。脱贫攻坚先进模范用有力度、有温度的工作,让脱贫群众务工有门路,“饭碗”端得稳。
“通过苏陕劳务协作,我到xx务工3年了,月工资涨到了8000多元。”日前,xx省柞水县脱贫户宋波开始了新一年的打工生活。
柞水县委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让脱贫群众好就业、就好业,要在精准务实上下足功夫。”柞水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吴正锋说,县里与xx、xx等地建立劳务协作机制,设就业服务站,搭供需平台,订单式培训,点对点输送,外出务工的柞水老乡越来越多。
采取更有力举措,汇聚更强大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先进模范接续奋斗,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xx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建在山脚下的山泉水厂一派忙碌,生产的品牌矿泉水每年为村集体创造60万元收入。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十八洞村打造“花垣十八洞”公共品牌,山泉水、山茶油、腊肉、苗绣特色产业驶上了品牌化发展的快车道。家门口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电商、民宿等新业态越来越火,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不只十八洞村。xx省兰考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成为乡亲们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塞罕坝机械林场依托“绿色银行”开启二次创业,辐射带动周边村民蹚出生态致富路;xx省绥德县郝家桥村发展红色旅游,美丽乡村吸引力持续增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模范采取更有力的举措,铺展一幅幅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万企帮万村”升级为“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帮县带村奔共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xx金福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秀清更忙了,她刚与30个村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发展火龙果种植。“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入股分红,件件都是乡亲们关心的要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苏秀清说,她将扎根山乡,倾尽全力,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在一个个脱贫县、脱贫村,脱贫攻坚先进模范们干事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他们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脱贫地区人气越来越旺,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模范为榜样,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苦干实干,一定能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读红色的起点心得体会篇3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这是一则暖心的消息:今年春节前夕,各地走访慰问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和各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1万多人。这些脱贫攻坚先进模范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集中体现了脱贫攻坚精神,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脱贫梦圆,再启新程。脱贫攻坚先进模范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跟脱贫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奋斗续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接力加油干,用心用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乡亲们脱贫后还要扶上马送一程,我要帮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驻村届满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xx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大宗村第一书记和银光,选择了继续留任。
精兵打硬仗,一锤接着一锤敲。和银光联系对接帮扶单位,带着乡亲们一起投工投劳,大宗村陆续补上了入户路、卫生公厕、快递物流等发展短板,村子更加宜居宜业。为了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和银光翻山越岭寻找新水源,肩挑背扛建水池、连水网,挨家挨户看水量。村民阿南破说:“如今,再也不用为喝水而发愁了。”看到村民们露出甜甜的笑容,和银光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脱贫攻坚先进模范奔忙一个个帮扶项目,办成一件件民生实事,把党的好政策送到千家万户,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满面笑容的“幸福指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底线。守住这条底线,离不开一点一滴的务实努力、一户一事的精准施策。
去年夏天,xx济源市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济源示范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成富营和帮扶干部一道,顶风冒雨,走村入户,第一时间发现、及时救助受灾群众,一项项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实现了“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线,不少脱贫攻坚先进模范用脚步丈量山乡村寨,织密织牢防贫网,为脱贫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工作有力度、有温度,助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是关键。
这几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xx省吉水县盘谷镇种粮大户王银忙着给村民培训稻虾绿色种养技术。王银出资建起多媒体培训教室、帮扶车间。目前,他带动周边14个村庄农民一起发展立体种养,吸纳务工群众200多人。
聚焦脱贫产业,脱贫攻坚先进模范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既送技术、送信息,也立志气、鼓信心,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产业短板,做大做强乡村富民产业。
让脱贫基础更稳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xx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找到了新的发力点——靠乡村游富民。不少人慕名来到班彦村,参观学习交流。“立足特色顺势而为,我们把发展研学游作为致富新门路。”五十镇党委副书记、班彦村驻村干部李玮说,去年全村接待观摩参观团队400多批次,生态农庄接待近8万名游客,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
稳岗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途径。脱贫攻坚先进模范用有力度、有温度的工作,让脱贫群众务工有门路,“饭碗”端得稳。
“通过苏陕劳务协作,我到xx务工3年了,月工资涨到了8000多元。”日前,xx省柞水县脱贫户宋波开始了新一年的打工生活。
柞水县委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让脱贫群众好就业、就好业,要在精准务实上下足功夫。”柞水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吴正锋说,县里与xx、xx等地建立劳务协作机制,设就业服务站,搭供需平台,订单式培训,点对点输送,外出务工的柞水老乡越来越多。
采取更有力举措,汇聚更强大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先进模范接续奋斗,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xx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建在山脚下的山泉水厂一派忙碌,生产的品牌矿泉水每年为村集体创造60万元收入。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十八洞村打造“花垣十八洞”公共品牌,山泉水、山茶油、腊肉、苗绣特色产业驶上了品牌化发展的快车道。家门口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电商、民宿等新业态越来越火,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不只十八洞村。xx省兰考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成为乡亲们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塞罕坝机械林场依托“绿色银行”开启二次创业,辐射带动周边村民蹚出生态致富路;xx省绥德县郝家桥村发展红色旅游,美丽乡村吸引力持续增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模范采取更有力的举措,铺展一幅幅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万企帮万村”升级为“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帮县带村奔共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xx金福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秀清更忙了,她刚与30个村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发展火龙果种植。“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入股分红,件件都是乡亲们关心的要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苏秀清说,她将扎根山乡,倾尽全力,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在一个个脱贫县、脱贫村,脱贫攻坚先进模范们干事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他们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脱贫地区人气越来越旺,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模范为榜样,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苦干实干,一定能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红色 起点 红色的起点感悟体会 《红色的起点》读书心得 红色的起点读书体会 红色起点读书心得 红色的起点阅读心得1500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第一部分 读红色的起点有感800字 读《红色的起点》有感1000字 红色的起点感悟 红色的起点阅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