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塞罕坝精神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弘扬塞罕坝精神感悟 塞罕坝精神心得体会
在炎炎夏日里一个清凉的名词传唱神州大地——塞罕坝精神。细品塞罕坝精神犹如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令人崇敬、感叹、震撼。
有一种崇敬叫:牢记使命,艰苦奋斗。
“尘沙飞舞烂石滚,无林无草无牛羊”这是 1961 年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的刘琨视野里的塞罕坝。次年带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重要使命的塞罕坝人来了。
那时的塞罕坝没有房屋居住,就搭马架子,盖窝棚,挖地窨解决住宿问题。蒙古高原的冬天是无情的,寒风吹破窝棚和积雪压塌马架子是常有的事,而地窨阴冷潮湿。塞罕坝上没有浪漫,只有地窨时而传出几声长长的叹息。当初的塞罕坝食物更是严重短缺。清水煮土豆白菜配莜面窝头,清水煮土豆白菜配莜面卷儿,清水煮土豆白菜配莜面片儿,就是塞罕坝人的食谱。
55 年来,塞罕坝人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终于将昔日的荒原变成了今天的百万亩林海,实现了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
有一种感叹叫:甘于寂寞,乐于奉献。
在塞罕坝当年的马架子宿舍门前,还有这样一副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无所谓”“不在乎”,这些饱含着眼泪和痛苦的词句,表现了塞罕坝人乐观的精神。
过去的塞罕坝交通条件极其不便。只有一条蜿蜒的土路,一头连着围场县城,一头连着遥远的内蒙古高原。去一趟围场县城,有时要走两三天的时间。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更没有娱乐设施,业余生活单调枯燥。塞罕坝人白天种树,夜晚就守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亮中听着大伙儿讲段子。在塞罕坝地区有个叫棋盘山的古镇。来到塞罕坝的小伙子们很多都成了棋盘山的女婿,在塞罕坝扎下了根成为了坝上人。如今的塞罕坝人多数是林二代、林三代,他们说林场的命运已经和他们连在一起了,林场在他们在,林场好他们好;所以不能让林子受一点损失,多苦多累多难,都心甘情愿。
塞罕坝的森林在一寸一寸扩展着,塞罕坝人的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塞罕坝的变化,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
有一种震撼叫: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十年树木”在塞罕坝贫瘠的土地上,要改成“五十年树木”。在塞罕坝的一些地区,十年的树只能长到半人高。身处南方的我很难想象在塞罕坝种树的艰难,所以才给我极大的震撼。
头两年因为外来的苗木抗性太弱,塞罕坝人从东北地区调来的绿化苗木种下的树,都死了。塞罕坝人开始进行技术攻关。他们首
先攻克了在高寒地区育苗这一关,在塞罕坝地区育苗获得成功。然后又改造了种树机,机械种树获得了成功。1964 年,马蹄坑,塞罕坝营造百万余亩人工林的大幕正式拉开。塞罕坝人种下了属于自己亲手培育并植造的第一片林子。七月,塞罕坝的野花盛开了,一棵棵幼苗也绽放出了笑颜。塞罕坝人是像钉钉子一样在荒原上“钉”出了 100 多万亩林海。
塞罕坝精神成为塞罕坝人的家风,成为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坚守的信念。林二代护林员陆爱国说:“这些树是我父亲那辈人种下的,可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毁了。”如今以“80 后”“90 后”为主的“林三代”来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塞罕坝工作,早已不是服从毕业分配,而是完全个人选择的自主择业。
塞罕坝人一锤一锤驰而不息,把“绿色钉子”钉得牢牢的;塞罕坝人一代一代久久为功,让生态文明建设得以实现。塞罕坝的林海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就像一座绿色的丰碑镌刻着塞罕坝人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