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8篇

时间:2022-06-09 10:50:02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8篇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篇1

  12月24日上午,舟山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书记、新区党工委书记俞东来主持会议并讲话。何中伟作传达。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和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共同构成了指引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切实增强战略自信和政治意识、机遇意识、风险意识,深化对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做好经济工作的能力本领。

  会议强调,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舟山实际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明年经济工作。要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坚定必胜信心,全面查找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对风险挑战做好充分准备,拿出明年补短板、强弱项的具体工作意见和举措。要认真分析明年经济形势,紧紧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总体目标和明年工作任务,狠抓“十二件大事”和“九方面工作”,落实各项重点任务,早准备、早部署、早见效,努力完成市委全会提出的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会议强调,要把明年作为大抓落实的一年。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迅速行动,对明年工作全面安排、全面部署、全面展开,在“十四五”开局之初就展现抓工作抓落实的良好态势。要认真研究争先创优的机制载体,制定抓落实的具体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推动各方面工作分解落实、提前展开、有力有效推进,全力夺取明年经济工作“开门红”。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篇2

  全力解决突出问题,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五篇。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篇3

  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这是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正因为有党中央统筹实施的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才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通过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同时,也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辉煌的成绩已然属于过去,未来的辉煌仍需要保持定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中要保持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从历史来看,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经济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宏观政策保持强大的稳定性,尤其是坚持改革开放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对世界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坚持相对稳定的宏观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现实而言,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不仅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更有助于产业规划、实体经济的中长期发展。

  2020年,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特别是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有关部门出台了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即对地方法人银行实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予以一定激励,并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提供优惠资金支持。政策实施取得显著效果,惠及小微企业310多万户,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正常,但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特殊困难仍需加以帮扶。12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这对于仍处于恢复生产经营的小微企业而言,实现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起到了政策“扶上马、送一程”的效果。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相对于2020年而言,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内外部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尤其是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在这样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宏观政策必须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否则就会变成“行百里者半九十”。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篇4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明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的重要会议,也是对推进结构性改革进行重点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要到位,适应要主动,引领要有为。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从症状上看,表现为增速下降、价格下跌、效益下滑等,但在根子上,是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所致。化解矛盾的根本办法,在于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适应新常态,不能坐着等、站着看。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引领经济迈上新台阶。

  做经济工作,贵在把握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需求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推进结构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应。只有宏观政策稳,才能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只有产业政策准,才能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只有微观政策活,才能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只有改革政策实,才能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只有社会政策托底,才能守住民生底线,最大程度减少阵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结构性改革,既要坚持持久战,更要打好歼灭战。明年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则要抓住关键点,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化解过剩产能,才能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有效供给,打好扶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篇5

  “‘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最大亮点在于,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来,并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了具体部署。”陈秋霖表示。在他看来,加强民生建设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主要抓手。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规划建议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任务措施。

  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方面,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此外,在就业方面,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在教育方面,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在养老方面,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保方面,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十四五’规划建议顺应亿万群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表示。

  民生领域改革将持续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认为,在推进“十四五”民生福祉再上新水平的过程中,收入分配改革、教育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多项改革举措也有望取得新突破。

  陈秋霖表示,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规划建议强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就需要提升民生建设效率。“十四五”期间,民生领域除了加力补短板外,还要在制度建设和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比如,在医疗领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就是围绕提高民生建设效率展开的。”

  此外,围绕社保改革,规划建议提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保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对记者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养老保险制度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改革攻关时期。应努力通过完善居民和个体从业人员参保政策、落实全国统筹、推进制度参数式调整改革和健全管理服务体系等具体改革措施,努力实现构建覆盖全民、多元主体共担、保障水平适度、效率改进和发展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改革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有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民生保障制度来巩固这一成果。”郑功成表示,未来要重点优化收入分配制度、优化教育制度、优化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医疗卫生制度,通过继续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在发展民生中赢得民心、在凝聚民心中求得更大发展。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篇6

  “‘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最大亮点在于,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来,并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了具体部署。”陈秋霖表示。在他看来,加强民生建设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主要抓手。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规划建议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任务措施。

  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方面,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此外,在就业方面,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在教育方面,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在养老方面,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保方面,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十四五’规划建议顺应亿万群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表示。

  民生领域改革将持续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认为,在推进“十四五”民生福祉再上新水平的过程中,收入分配改革、教育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多项改革举措也有望取得新突破。

  陈秋霖表示,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规划建议强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就需要提升民生建设效率。“十四五”期间,民生领域除了加力补短板外,还要在制度建设和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比如,在医疗领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就是围绕提高民生建设效率展开的。”

  此外,围绕社保改革,规划建议提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保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对记者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养老保险制度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改革攻关时期。应努力通过完善居民和个体从业人员参保政策、落实全国统筹、推进制度参数式调整改革和健全管理服务体系等具体改革措施,努力实现构建覆盖全民、多元主体共担、保障水平适度、效率改进和发展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改革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有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民生保障制度来巩固这一成果。”郑功成表示,未来要重点优化收入分配制度、优化教育制度、优化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医疗卫生制度,通过继续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在发展民生中赢得民心、在凝聚民心中求得更大发展。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篇7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明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的重要会议,也是对推进结构性改革进行重点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要到位,适应要主动,引领要有为。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从症状上看,表现为增速下降、价格下跌、效益下滑等,但在根子上,是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所致。化解矛盾的根本办法,在于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适应新常态,不能坐着等、站着看。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引领经济迈上新台阶。

  做经济工作,贵在把握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需求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推进结构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应。只有宏观政策稳,才能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只有产业政策准,才能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只有微观政策活,才能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只有改革政策实,才能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只有社会政策托底,才能守住民生底线,最大程度减少阵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结构性改革,既要坚持持久战,更要打好歼灭战。明年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则要抓住关键点,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化解过剩产能,才能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有效供给,打好扶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篇8

  一、立足本职、乘势而上

  在深刻认识历史方向和发展大势中定好自己的位。方位把得准,才能看得远。纵览以往十三个五年规划可知,只有立足基本国情,把握发展大势,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科学回答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正确把握了不变与变、成绩与短板、继往与开来、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全球的辩证法,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发展措施,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征程行稳致远。作为基层行干部,身处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开局起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化,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时代发展大局,做“十四五”时期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全行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跑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赛。

  二、旗帜鲜明,坚定自信

  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中走好自己的路。我国在“十三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诠释了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的根本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围堵遏制中国的声音和行为,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面对“三权分立”“西方宪政”“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站稳立场、敢于亮剑。

  三、求实创新、担当实干

  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切实将“创新”等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对于农商行而言,一是创新驱动。勇于创新是业务发展的前提,抢抓机遇是业务发展的关键。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国家关于企业复工复产、生猪养殖、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政府对资金的迫切需求,都是我行发展的机遇。我行要深入了解政府的需要,找准方向积极对接重点项目,不等不靠,持续发力,助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二是站稳人民立场。认真学习贯彻好民法典,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及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行日常工作,树立行为准则、引领社会风尚,用实际行动争当正能量传播者。三是持续强基控险。风险防控是我业务发展的保障,必须认真做好信用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防控工作,并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合规创造价值”理念,推动我行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