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守望家风心得体会4篇

时间:2024-02-13 12:00:04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观看守望家风心得体会近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五集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守望家风》在央视科教频道热播。《守望家风》用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守望家风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观看守望家风心得体会4篇

观看守望家风心得体会篇1

近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五集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守望家风》在央视科教频道热播。《守望家风》用朴实真挚之语,讲述了贯通古今的家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小家兴则民族兴,民族兴则国强。

古代好官范仲淹、于成龙在家勤奋节俭,品学兼优,在外做官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有为担当……完美诠释了“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传统优良品质,良好的家风传递出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更是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责任与担当。

家风是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中的精神气质,是沉淀在骨髓里的道德品格。五千年来,“家国一体”的概念,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古往今来许多家族正是因为优秀的家风传承百年不衰,流芳千古,正是如此,中国人经历五千年的风雨依然屹立在世界之林。

古人云:“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岳飞首先选择了对国家的忠诚。岳飞“还我河山”,拯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情怀,将岳飞忠孝精神,赋予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契合了时代的要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建设。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风正而民风淳,民风淳而国风优。优秀家风是塑造个人品质的人生第一课堂,也是构建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的坚实“地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基点。

传承优良家风,建立与过去、现在、将来情感沟通的桥梁,弘扬优秀品质代代传承,将优秀的家风融入新时代,构建新的精神内涵,以超越家族、跨越亲情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责任感建设美好中国,以家庭为突破口,培育廉洁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汇聚成社会清风,让优秀的家风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深植于灵魂、潜滋于血脉、熔铸于骨髓的基因密码,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正能量。

观看守望家风心得体会篇2

看完了大型廉洁纪录片《守望家风》后,让我觉得自己的灵魂经过了一次干净彻底的洗礼,每一集都让我内心深受感动,深受启发。对于我来说,《守望家风》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认真负责的铁建人并兢兢业业完成我的工作的方向标,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上对的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下做好一个好父亲的指路灯。

正如成龙唱的《国家》这首歌里: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成为现代中国人,我感到自豪骄傲,我爱我的国,我愿意为她奋斗终身,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用我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贡献。家国一体,我祝福我的祖国,我感谢那些为人民做贡献的人,感恩那些为了千万家的时光静好而忍重前行的人。希望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盼望我的国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下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家国情怀世代流淌,绵延不绝,凝聚成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大江流日夜,慷慨梦未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是“家国天下”情怀的集中体现。中国梦顺应并推动家、国、天下内涵的发展,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以国家富强支撑民族振兴,为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动力。我们()在外奋斗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家里的亲人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也许应该就是我的家风。我出生陕北农村,从小就看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劳的耕耘,与其说父母省吃俭用扶养我们长大不如说勤俭节约是他们最美的品德。父母为人忠厚实诚,绝不亏欠别人,村里有什么困难,父母也是尽力去帮忙。学生时代,父母就经常告诉我为人要朴实,学习要认真。工作了,父母时刻提醒我做事要用心,家里不是特别紧要的事都不会告诉我,就怕影响我工作。父母这些淳淳教诲让我受益终身。现在有了孩子,成为父亲,我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工作的同时也要多关怀家人,尤其是慢慢老去的父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个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容易迷失自我。很让人只顾眼前的物质享受而忽略了长久之计,总有很多人很赞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念。看了《守望家风》孝忠和传承后,一本《颜氏家训》让我铭记在心,这本书里的修身、治家、处世都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借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富贵荣华而是好的家风,一代传一代。清朝名臣曾国藩的家训中写道“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不正是我父母对我的要求吗,无论处在多么好的时代,无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多少,这一句家训我将受用一生并教导我的孩子。

亘古中华,滔滔黄河,在这热土上奔腾千年。

家之风骨,凌霜傲雪,是中华儿女的不变的品行。

感谢《守望家风》这么好的纪录片,让我受益匪浅。

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

有多久没对妈妈说心里话?有多久没吃过妈妈做的饭?有多久没陪妈妈散步?有多久没牵过妈妈的手?

小时候牵妈妈的手,只因这双手是遮风挡雨的坚定倚靠;长大后牵妈妈的手,则是为了表达寸草春晖的无尽感恩。时间在爸妈身上过得很慢,他们并不在意岁月易逝、容颜易老,对子女的满心牵挂仿若他们依然是不懂事的孩子。时间过得又很快,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爸妈鬓角白了,背变驼了,手上的老茧又厚了。年虽然过完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家庭给予我们的精神涵养:“妈妈的手”所牵动的,是远方游子对温暖家乡的深情凝望;“妈妈的手”所托举的,是亿万中国人骨肉团圆的精神原乡。

一杯茶放在桌上还没来得及喝,老父亲忍不住唠叨“茶凉了不能喝”;跨上车去走亲戚,老妈跟出门外连说了三遍“慢着点”;一饭桌的美味,恨不得让孩子全部吃完……“有妈在就是孩子”,回家过年,多少人被来自爸妈的温情关怀所包围。他们大多并不存在生计难题,但却缺少子女膝下承欢的欢愉,成了实实在在的“亲情无依式父母”。正是在春节团聚中,奔波的游子深切体会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焦灼情愫,体会到“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的精神倚赖,体会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的深刻含义。“多想让时光逝去得慢一些,多想把时光分享给父母一些”,网络上暖心的话语,正代表着无数游子的心声。

牵起妈妈的手,牵起的也是孝亲敬老的好家风。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发自眷恋亲朋的心灵感触,也源自注重孝亲、注重家庭的文化自觉。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话,被无数人转发分享。让“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家风传承不竭,让重视家庭、重视家风成为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标配,千家万户定会更加和美幸福,国家和民族定会更加和谐安定。

一封“逆行”的春节家书,同样也感动了无数人。“守卫万家灯火,我能看到尽头是家”,本是亲情团聚的时刻,无数解放军战士却因为职责所系坚守在哨位之上,守护着万家灯火。央视春晚上,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奉献芳华、隐姓埋名30年的事迹打动了无数观众。离家或许是必然选择,但在五千年的中华血脉里,“小家”同“大家”从来都同源同根。正如母亲齐心对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关键还不在于你来不来,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报国济民、匡扶孤弱的担当,何尝不是一种人间至孝?

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始终是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温暖港湾;那双“妈妈的手”,永远是给我们力量的精神支撑。心中的亲情迎着春天动情绽放,所到之处必定满是沁人芬芳。

观看守望家风心得体会篇3

近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五集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守望家风》在央视科教频道热播。《守望家风》用朴实真挚之语,讲述了贯通古今的家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小家兴则民族兴,民族兴则国强。

古代好官范仲淹、于成龙在家勤奋节俭,品学兼优,在外做官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有为担当……完美诠释了“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传统优良品质,良好的家风传递出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更是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责任与担当。

家风是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中的精神气质,是沉淀在骨髓里的道德品格。五千年来,“家国一体”的概念,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古往今来许多家族正是因为优秀的家风传承百年不衰,流芳千古,正是如此,中国人经历五千年的风雨依然屹立在世界之林。

古人云:“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岳飞首先选择了对国家的忠诚。岳飞“还我河山”,拯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情怀,将岳飞忠孝精神,赋予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契合了时代的要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建设。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风正而民风淳,民风淳而国风优。优秀家风是塑造个人品质的人生第一课堂,也是构建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的坚实“地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基点。

传承优良家风,建立与过去、现在、将来情感沟通的桥梁,弘扬优秀品质代代传承,将优秀的家风融入新时代,构建新的精神内涵,以超越家族、跨越亲情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责任感建设美好中国,以家庭为突破口,培育廉洁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汇聚成社会清风,让优秀的家风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深植于灵魂、潜滋于血脉、熔铸于骨髓的基因密码,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正能量。

观看守望家风心得体会篇4

看完了大型廉洁纪录片《守望家风》后,让我觉得自己的灵魂经过了一次干净彻底的洗礼,每一集都让我内心深受感动,深受启发。对于我来说,《守望家风》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认真负责的铁建人并兢兢业业完成我的工作的方向标,是让我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上对的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下做好一个好父亲的指路灯。

正如成龙唱的《国家》这首歌里: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成为现代中国人,我感到自豪骄傲,我爱我的国,我愿意为她奋斗终身,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用我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贡献。家国一体,我祝福我的祖国,我感谢那些为人民做贡献的人,感恩那些为了千万家的时光静好而忍重前行的人。希望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盼望我的国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下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家国情怀世代流淌,绵延不绝,凝聚成岿然不动的民族精神。大江流日夜,慷慨梦未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是“家国天下”情怀的集中体现。中国梦顺应并推动家、国、天下内涵的发展,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以国家富强支撑民族振兴,为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动力。我们()在外奋斗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家里的亲人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也许应该就是我的家风。我出生陕北农村,从小就看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劳的耕耘,与其说父母省吃俭用扶养我们长大不如说勤俭节约是他们最美的品德。父母为人忠厚实诚,绝不亏欠别人,村里有什么困难,父母也是尽力去帮忙。学生时代,父母就经常告诉我为人要朴实,学习要认真。工作了,父母时刻提醒我做事要用心,家里不是特别紧要的事都不会告诉我,就怕影响我工作。父母这些淳淳教诲让我受益终身。现在有了孩子,成为父亲,我更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工作的同时也要多关怀家人,尤其是慢慢老去的父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个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容易迷失自我。很让人只顾眼前的物质享受而忽略了长久之计,总有很多人很赞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念。看了《守望家风》孝忠和传承后,一本《颜氏家训》让我铭记在心,这本书里的修身、治家、处世都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借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富贵荣华而是好的家风,一代传一代。清朝名臣曾国藩的家训中写道“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不正是我父母对我的要求吗,无论处在多么好的时代,无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多少,这一句家训我将受用一生并教导我的孩子。

亘古中华,滔滔黄河,在这热土上奔腾千年。

家之风骨,凌霜傲雪,是中华儿女的不变的品行。

感谢《守望家风》这么好的纪录片,让我受益匪浅。

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

有多久没对妈妈说心里话?有多久没吃过妈妈做的饭?有多久没陪妈妈散步?有多久没牵过妈妈的手?

小时候牵妈妈的手,只因这双手是遮风挡雨的坚定倚靠;长大后牵妈妈的手,则是为了表达寸草春晖的无尽感恩。时间在爸妈身上过得很慢,他们并不在意岁月易逝、容颜易老,对子女的满心牵挂仿若他们依然是不懂事的孩子。时间过得又很快,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爸妈鬓角白了,背变驼了,手上的老茧又厚了。年虽然过完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家庭给予我们的精神涵养:“妈妈的手”所牵动的,是远方游子对温暖家乡的深情凝望;“妈妈的手”所托举的,是亿万中国人骨肉团圆的精神原乡。

一杯茶放在桌上还没来得及喝,老父亲忍不住唠叨“茶凉了不能喝”;跨上车去走亲戚,老妈跟出门外连说了三遍“慢着点”;一饭桌的美味,恨不得让孩子全部吃完……“有妈在就是孩子”,回家过年,多少人被来自爸妈的温情关怀所包围。他们大多并不存在生计难题,但却缺少子女膝下承欢的欢愉,成了实实在在的“亲情无依式父母”。正是在春节团聚中,奔波的游子深切体会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焦灼情愫,体会到“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的精神倚赖,体会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的深刻含义。“多想让时光逝去得慢一些,多想把时光分享给父母一些”,网络上暖心的话语,正代表着无数游子的心声。

牵起妈妈的手,牵起的也是孝亲敬老的好家风。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发自眷恋亲朋的心灵感触,也源自注重孝亲、注重家庭的文化自觉。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话,被无数人转发分享。让“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家风传承不竭,让重视家庭、重视家风成为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标配,千家万户定会更加和美幸福,国家和民族定会更加和谐安定。

一封“逆行”的春节家书,同样也感动了无数人。“守卫万家灯火,我能看到尽头是家”,本是亲情团聚的时刻,无数解放军战士却因为职责所系坚守在哨位之上,守护着万家灯火。央视春晚上,黄旭华为研制核潜艇奉献芳华、隐姓埋名30年的事迹打动了无数观众。离家或许是必然选择,但在五千年的中华血脉里,“小家”同“大家”从来都同源同根。正如母亲齐心对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关键还不在于你来不来,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报国济民、匡扶孤弱的担当,何尝不是一种人间至孝?

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始终是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温暖港湾;那双“妈妈的手”,永远是给我们力量的精神支撑。心中的亲情迎着春天动情绽放,所到之处必定满是沁人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