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8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9-07 18:25:03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常常发现,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说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8篇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篇1

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常常发现,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说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我有如下体会: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须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如:

“第三小组的成员讨论时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得多好啊!”

“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提示学生汇报反馈的结果是代表小组群体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

“老师发现,第五小组的张瑜同学在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时遇到了困难,小组的其他同学都来帮她,使他们小组的全体同学都顺利完成任务,我们让第五小组的红旗向前攀登一步!”

“谁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组来表演一下?”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二、要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安排了很多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学生除了在小组中很无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并没有产生较深入的合作成效。教师在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中,要转变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交往,可以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切实的感悟和体验。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组的合作学习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

教师还要通过示范、引导,使小组成员逐步体会到,在参与小组活动时,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使学生意识到,在别人的启发下,自己思维的灵感得以暴发,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得更好,想得更深入,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

我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自己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二步,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在小组内谈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

第三步,选出小代表,在全班汇报学习结果。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深入各个小组,帮助小组长组织、协调,鼓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

这个案例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调空,使学生明白,在本次合作学习中,自己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表现自己、关注他人。

学生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合作学习,才能在小组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

三、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他们常常是被综合运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后,一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二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急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要么是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参与,要么是乱哄哄一片,不着边际,不抓要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安排与没有安排一个样,活动后的效果不理想,教师还得回到原来提出问题时的环节重心引导,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

四、抓住契机,恰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看到了比较频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安排,但学生的交往共处、合作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培养,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认真思考什么内容、哪个环节适合合作学习,以什么形式(二人小组、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师生合作等)合作学习,怎样指导和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认为,抓住以下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有时候,教师安排一项学习活动,如给汉字组词、练读美文等,学生都有能力参与,都有表现的欲望,但教学中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表现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既给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表现欲得到满足,还有利于教师得到全面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

当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安排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如果真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的心灵互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他既想让同学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想了解同学的所感所悟。这时如果及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必然能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当须要协作完成的时候,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很强的合作学习的要求,如语文学科的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自然学科的实验、操作等,这时,抓住契机,适当安排小组活动,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还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一个人操作,单调重复,费时低效,也可以小组活动协作完成。学生在协作完成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体验,也使合作、交往、共处的能力得到培养。

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安排小组活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必然会造成不同的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教学班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慢,产生的困难多,如果这些困难都要老师帮助解决的话,一是课堂上不可能有如此多的时间,二是其效果也不如学习伙伴的提醒和帮助更感性和易于被学生接受。在解决问题时,小组同学之间的启发、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挖掘其学习潜力。

五、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对小组的成长来说,及时恰当的评价非常必要。在小组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给各个小组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面向各个小组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好在哪儿,应继续发扬,还有那些不足,要努力克服和改进,要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要通过运用一些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评价的结果。

“激励板”是及时评价小组发展的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载体。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显示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栏目,如登山比赛、夺红旗比赛等,哪个小组活动得好,就可以夺得一面红旗,或攀登一座山峰,这种非常形象的手段,既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小组在班级的中发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把学生喜欢的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产生了一定的对抗性,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中我们发现,用“激励板”评价小组活动的即时情况,效果比较好。

对于小组的发展来说,除了建立评价小组即时发展的机制,在教室内设置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也很必要。在对小组的评价中我发现,“激励板”只能显示小组活动短时间的情况,不能展示小组在一段时间内长期的发展情况,学生由评价而产生的热情和动力会慢慢减弱,是老师们在教室内建立了评价小组长远发展的栏目,把每次对“激励板”评价的总结显示在长远评价的栏目中,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21世纪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谈到学习小组合作管理,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必须要讲求到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与策略问题与技能技巧问题。我认为,它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和高效的问题。我认为:认识定方向,策略出效应,目标生成果,技巧出方法。

先说讲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策略是什么?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策略是在于对人的研究,也就是讲求对学生如何学习有效乃至高效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是人,是学生。是生学生,生教生,人管人。作为课堂学习而言,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课堂学习的最大有效化。

因此,不仅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小组与班级的人际关系;还要处理好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文本与作者,教与学的协调关系。要把书教好,人教活,能力教会。一切从人本出发,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中心,牢牢抓住“人本”与“文本”做足文章。这就是最大的策略。除此而外,当然还有许多具体的策略。比如年级与学段中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方法的策略。讨论与交流的策略,展示的策略,过程评价的策略等等。

我认为,初中三个年级的基本策略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出发,分别在各个年级制定有倾向性的策略。例如,在一年级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合作探究,而在二年级就要注重小组如何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的探究;在三年级就要注重如何展示学习成果的合作探究。当然,这些研究,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人本和文本做足文章,方可有效和达到高效。因为任何事物的研究,总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浅显到深刻,从简单到复杂过程,这是一个毋容置疑的规律。自然,也不是完全把他们割裂开来,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再说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规律中的技能与技巧。“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充分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三大特点或关键环节。“独立思考,是个人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有了它,才有可能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和展示做铺垫;而合作探究,又是集思广益,弥补个人学习思考不足的关键举措;是深化的学习过程。充分展示,则更是提升个人学习质量与能力,开阔视野的高层环节,更是缺少不得。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比较科学的反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实情,不能割裂开来。因此,抓住了这些,就牵住了教学中的牛鼻子。

三是要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技能技巧,创新学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成效才会精彩纷呈成。根据我的实践,我想指导学习小组合作有下列几点尤其要值得注意的是:

1、要有一个好的、适应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通常我们采用的模式是:

(一)创设情景,铺垫引入,出示目标;

(二)预读课文,检测效果,了解学情;

(三)精读课文,设计问题,思考答案;

(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进行探究;

(五)推荐发言,充分展示,归纳补充。

(六)延伸拓展,学以致用,体验感悟;

(七)反馈矫正,总结评比,分享成果。

2、要优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确定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与合作探究的问题,认真落实课标与教材的目标要求,确实解决好文本与人本、教师与学生、作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与教、学与用、自学与合作、讨论与交流,探究与展示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就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情趣去设计主问题,陋室不陋表现在哪些地方去探究;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就要抓住作者游山观景后的感受,“实是欲界之仙都”,去设计探究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美景来表现作者陶醉于山水之间,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纵情山水欲避世俗的思想感情的;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译文,就要围绕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来设计究竟是赵州桥是中国石拱桥的标本,还是卢沟桥更具样板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趣味合作探究,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的巨大价值。

3、要给足学习、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充分展示的时间。根据实践摸索,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中,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大致需要控制在3——5分钟以内,而发言展示则需要7——10分钟,为此,一节课探究的主问题应控制在2个以内,最多3个。否则,课堂内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4、要注重探究学习的层次与梯度,讲求课堂的亮点与高效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是有层次的。有一般层次探究和深层次合作探究。比如在读书环节上,就有一般性合作和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如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读亮,就可以是一般性合作探究,采用的方式可用自读、互读、竞读、齐读等方式解决;而深层次合作要求读出情韵、读出个性来,就要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可采用咏读、品读、演读等方式解决。一般地说,一般性合作注重的是求同,二深层次的合作是同中求异,异中又求同。再比如对课文的理解上,如课文的结构、主旨、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主要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上可以进行一般性合作探究,而对作者使用的语言揣摩、品味和拓展延伸中的体验感悟可能就是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往往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因此,给人的印象就是探究的方法多样化,答案的多元化,思维的多极化情景。

5、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不断提升学习的方法的具体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讲求学习方法的,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由教师来引领指导学法,才能够逐步达到学习的有效和高效目标。比如读书的环节指导上,在读准、读顺、读亮上,怎么开展自读、互读、竞读、演读,而在读懂、读透、读美上告诉学生抓题目、抓中心句、抓关键词、抓表现手法甚至标点符号等等的方法指点,都对学生有实际的教育指导意义。自然,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中,如何探究问题,怎样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发言的顺序以及发言的总结和时间的约束等等,也必然要教师去引领学生才可逐步提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特别在展示中,究竟是用言语展示,还是实验展示,还是用表演展示,这些都大有方法讲究,往往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和启发性。

6、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及时性与激励性的评价。

7、要注意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的牵引与运用。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篇2

本学期为了提高每个同学的英语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经过近一个月的实际操作,有成绩也有不足。昨天我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调查问卷,结合调查问卷情况总结如下:

一、 小组分组比较合理。

在调查问卷中,全班有38名同学,其中只有两名同学在问卷中说分组不够合理,其他同学都说很合理,很公平。

二、 多数组长能认真负责。

在问卷中大多数的组员都说自己的组长很称职,能认真辅导组员,耐心给同学解题。特别是课后能组织组员一起背单词,读课文。当然也有个别成员反应有的组长不够耐心,课后也很少组织同学共同学习。

三、 绝大多数同学喜欢小组合作学习。

在调查问卷第二项的问题是:你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吗?为什么?有的同学说喜欢,因为他们不会的问题可以在一起研究。还有点同学说这样学习即轻松又能学会。总之每个同学都喜欢小组合作学习。

四、 学习英语的困惑比较集中。

在问卷中多数同学感觉背单词困难、短语太多不好记、句型不好理解等困惑。

五、 目前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个别差生不好处理,现在每个组内都有一个学习极差的同学,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劲头不足,现在最基本的英语知识都不会。另外他们不听从组长的指挥,顶嘴、调皮,嬉笑等,很让组长头疼,经常来找我告状。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近一个月了,我觉得好处还是很多的,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每周小考,主要考单词拼写、短语翻译和简单的句子翻译。考完之后让组长批不同组的卷子,再算出每组的平均分,然后我给排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篇3

四月二十四日我校组织初一初二全体老师到古城正定六中观摩学习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感到心灵受到了震撼,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太落伍,老师们再不能抱着老本吃饭,教育不改不行,必须从现在开始, 从我做起打一场教育改革的战争。

一、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第一、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听别人说完。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二、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第三、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于生机。

三、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主要是“撑船者”,不能代替学生“划桨”,否则学生永远是乘客,是被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针对教学内容适时选择重点问题或操作练习;也体现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前提下积极参与讨论、启发、引导、鼓励、反馈,如发现未曾预料的问题可及时调整解决。教师同时又是巡视者和协调者,以确保正常课堂秩序,及时提醒个别学生,协调组间必要的信息联系。主导、巡视、协调者的角色密切了师生关系和提高了师生、生生交往密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划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能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充分释放“撑船者”和“划桨人”的智慧,也才能真正让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会学习”迈进。

以上是我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篇4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乐于接受。下面我就这种学习方式简单谈一些我的感想。

一、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我班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性别、学习强项等进行混合编组。可以随机地分派学生进组,在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学生积极性一般较高,过分强调差异性反倒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因此,在实践中我班采取按座位分配的方法把全班学生编成多个四人小组,每个组按优中差1:2:1的比例搭配。这样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近,有利于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划分职责时,要求小组成员自己推选出本组的组长、汇报员。角色一旦确定,一段时间内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就承担自己相应的任务。这样做可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完成整个学习任务的一个具体职责,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能积极参与;还可以让每个学生体验不同的职责特点,从而更加理解别人的工作,使合作更易进行,也更利于发现并发挥学生的特长。

二、利用分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选择合作学习时,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

2、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有个性倾向的意志品质。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朗读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提高。最佳组员,最佳合作奖,最佳新人奖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合作,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和探索能力。因此,合作学习被引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篇5

最新整理《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见解。

一、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从而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可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首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到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再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最后,教师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二、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多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保证他们容入小组讨论中,同时,既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机会发挥潜能,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合作技能培养。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善于接受异质的组员,能够接受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组员在一起合作;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并积极思考;能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建议,能围绕发表意见同学的思路积极思考;乐于帮助其他,共同进步等。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合作伙伴要友善。学会赞美别人,对同学的精彩发要学会给予鼓励,在互相赞美和鼓励中激发自信心。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要以朋友式的关爱去帮助他们。要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相的关系。互助、互帮、团结、协作,共同提高,这也正是合作学习的本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加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互动,有效的合作学习能挖掘学生合作的潜能。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篇6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下面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收获:

一、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而且还将学生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小组合作学习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向组内成员阐述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爱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它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它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要求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它成员。作为讲授者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其它学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他们就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学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篇7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求?它和圆柱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得出它的体积公式?然后,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把握以及运用数学的规律等。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当学习了例

1、后,我让生自学例

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会迁移,最具有创造性。同学们经过合作讨论,得出了结论:第一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它们都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第三它们的比值一定。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优秀篇8

在本次作业中,我们先确定了分析的对象——单独二胎政策,选好了主题之后,我们小组对这个主题进行了讨论。首先,我们先确定用什么样的角度去分析,讨论了一下分析这个政策的结构,先整理出案例,在分析的时候,先阐述一下单独二胎政策的内容,在分析实施这个政策的原因,影响以及实施的过程,最后进行后果预评估。确定了基本框架后,我们进行了分工,由小组成员温雪欣同学进行资料的收集,由我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寻找相关的资料,把基本框架最终确定下来,小军同学对我整理的资料和框架进行补充,小林同学和小陈同学一起负责评估部分,由我写结语,最后由我来进行整理。

其次,在我们选题选好之后,由于选题自由,出现了很多组选择的案例都是一样的,班级有其他的小组也选择了这个政策来进行分析。我们也有讨论过要不要把分析的视角缩小一些,但是后来还是决定用公共政策视角来分析。一开始还是觉得有点无从下手,毕竟很少会认真对一个政策进行分析。因此,在对这个政策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写的东西还是比较少。参考了很多网上的资料。在整个小组讨论中,我们小组还是挺配合的,也挺主动的。有时也会出现分歧,小组成员有些对这项政策也会提出疑问,我们在讨论生还是不生的问题的时候,考虑到养孩子的问题,对于符合条件的夫妇来说,生还是不生就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一般来说,在养老和生活实际面前,符合条件的夫妇还是很矛盾的。

接着,小林小陈负责写好评估部分,然后我统一收集她们写好的,进行汇总。我先把每个人写的那部分汇成初稿,然后她们对初稿提出自己的建议,我在进一步进行修改。基本来说,我们也不会对初稿进行大规模的修改。我在他们的基础上,将一些重复的内容删掉,冗长的内容压缩掉。由于我们是每人负责一部分的内容,每个人的看法都有所差异,在最后整理的时候就得重头到尾认真看过一遍。

虽然在这次政策分析中,我们小组的成员都有去参与其中,并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部分,也有为了写好这个案例上网查找资料,翻书本寻找相应的理论,但是,毕竟人多意见难统一。我们组克服搭便车的方法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负责的部分。

不过,在这次作业中,由于自身的理论知识有限,我觉得目前的我们还是写不出很有深度的见解,很多都要借鉴其他人的。我们真正能够写出来的东西还是比较少,只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课下活动,还是挺有效的。至少我们可以用过这个案例去寻找相关的理论,在案例分析的同时学习与此相应的知识。希望老师可以对我们的分析作出针对性的指导,提出我们组在政策分析过程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