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得体会10篇【通用文档】

时间:2023-08-29 13:10:02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考研心得体会昨天的高考备考研讨会总校是相当重视的,参会老师多,听课认真,相信收获也很多。我没有机会现场听讲,仅仅根据部分老师上传的课件图片,认真学习思考。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研心得体会10篇,供大家参考。

考研心得体会10篇

考研心得体会篇1

昨天的高考备考研讨会总校是相当重视的,参会老师多,听课认真,相信收获也很多。我没有机会现场听讲,仅仅根据部分老师上传的课件图片,认真学习思考。

我从众多的图片中,精挑细选了十幅图片,分别谈谈学习感受。

关于“必备知识”,它不等同于基础知识,主要指与高校课程密切关联的内容。这一点大家要重视,我们以前很少提及。不过我们也能理解。因为高考命题人现在主要是以高校老师而不是高中老师为主,他们的命题思路显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这个导向性直指“必备知识”。

至于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属老生常谈,当然特别重要,不再赘述。

关于易错点和反复滚动,也是这次研讨会专家反复叮嘱的。

想想我们现在的着力点,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关于分层教学问题,也是这次培训的重点内容。专家们反复告诫老师要针对学情,因材施教,以学定教。要举一反三,反反复复,总结反思,准确掌握学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从操作层面来说,是复杂的,是有难度的。要真正取得滚动测试成绩的合格,必须着力解决好分层教学的具体问题。

一些指导班主任团队对此正在进行有效的也是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突出的就是中考复读学校。希望其他实体多借鉴多交流。

分层教学的重点在课堂,难点也在课堂。如果分层教学能够取得实质性突破,“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能落到实处,“会的变成对的”就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打造高效课堂就有了把握。

关于毕业班复习教学进度与难度的关系处理问题,专家们说的很明确,牺牲难度也不能牺牲进度。专家们进一步指出,复习进度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全局的复习安排。

一轮复习中一些老师抬高难度,综合性太强,这都是不正确的,要抓紧改过来。

总之,通过学习思考,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已经站在中国基础教育前沿,是能够引领成功教育教学教研发展的,要坚定信仰,创造性贯彻落实;

二、努力解决好分层教学问题。要深刻理解并践行“学多少,会多少,对多少”。精细化掌握学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努力完成。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前预习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导向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进一步强化对时间意识、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监督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正确区分新课和复习课。新课主要讲知识,学会知识的运用;复习课主要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归知识点,进一步巩固知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坚决杜绝把复习课上成新课。

五、进一步落实“指导班主任负责制”,各级领导要为指导班主任履行职责保驾护航,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支持鼓励指导班主任开拓创新,公平公正评价老师的成绩和成果,用良好的机制孕育优秀的领导和老师成长成熟,为成功学校取得更大成功做出贡献!

考研心得体会篇2

在确定了自己要考研后,20xx年3月份的时候,我首先是上网查看了英语专业考研需要考的科目。得知大致要考的科目分为以下四科:政治,二外,基础英语和综合英语。当时第一担心的就是二外了,因为我们本科院校是大三上才开始开设二外课程的,而每周也仅仅只是有四节课的课时而已,可见二外可以说是才刚刚入门。可是纵观各所高校英语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二外需要达到的标准基本上都是日语二级(我二外学的是日语)。在尚未确定目标院校的那段时间里,除了日常的上课以外,从3月份到7月份,我主要是自己提前自学了二外日语。

作文因为我是英语专业的,因此二外是考研必考科目。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如果自己的考研科目中有公共课如英语和数学,而自己的水平又比较差,如英语四六级尚未通过或高数线代基础比较差等,那么则需在3-7月份开始准备复习了。政治我觉得大家不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准备,上上辅导班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我当时是报名了海天考研的任汝芬的全程。从暑期开始上课,然后上了十一的强化班,一直到冲刺点睛班结束。从暑假7月份开始,我着重看了专业课,背单词,做翻译。

作文9月到12月,是我的重点复习阶段,把之前学过的二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还有把自己曾经背过的单词本子拿出来重新记忆了一遍,再有就是重点做了历年的考研真题。在这里提醒大家,在第一遍做真题的时候,难免会发现自己错的非常多,那么这时一定不要灰心,要重点查看下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以后在看书的时候多加留意,我相信在做第二遍的时候一定会感觉好了很多。12月到1月,是冲刺阶段了,也是压力最大的时候,这时候可能你周围有很多同学都已经找到不错的工作了,但是千万不要焦虑和动摇,神马都是浮云,你只有那唯一的目标,坚持考上!到了1月份临近考试的时候,你会发觉有些同学因压力太大而弃考了,而你所做的就是一定要坚持看书到最后一科考试结束。只要坚持到了最后,不管结果如何,自己付出了努力,问心无愧,那么就请相信自己一定会考研成功咯!

考研心得体会篇3

先说说自己的情况,我考的中央财经的会计,而且是那种三跨考生,初试成绩395分,政治76,英语59,数学147,管理学113,按复试编号估计排名的说法,大概是17名吧。从八月份开始复习,先调整了一段时间,八月20号正式开始我的复习计划,之后除了11月底因为一件事回家调整了一个星期,其他时候基本就是在复习了。

分几块来说吧:

1.考研原因

虽然是个很老的话题,但是我觉得这真的很重要,必须有明确的原因,这样在以后艰苦的复习中,我们才会有动力,才会在身边众多诱惑中坚决的说“NO”,才会在退缩的时候咬牙坚持,才会在困惑的时候还能感觉到前方的光亮,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在大三下,也就是去年5月份时,还在思考自己要选择哪个方向,工作,出国还是考研,没有什么定数。后来找过一份证券公司的兼职,还申请过出国,但这两条路都感觉不适合自己,最后根据这些经历,分析自己的性格,觉得还是应该读研,一个是可以深化理论学习,毕竟以后工作了就不能这么系统地接触这些知识了,另一方面就是大学时因为贪玩耽误了很多事情,希望能在读研时好好规划一下,踏踏实实做好。每当想到这些美好憧憬,我心中的劲头很足,每天学那么久也不觉得累了。

2.自我评估

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估挺重要的,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考研,是否适合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千万不要因为大家都说金融,会计火爆、好就业就随大流。当时我身边的同学很多报的北大,人大或者复旦,说实话,我很想去北大,可是因为自己准备的比较晚,我又是风险厌恶者,最后选择了性价比很高的央财。记得管理学里有个理论,就是设定目标的适宜程度,目标太低,就会大意不好好去做,而太高,遇到困难时就很容易退缩,只有设定的目标和自己的能力合适时,才会形成大的动力。

3.形势预测和估计

我比较得意的一个方面就是我对考研这方面的形势估计的还是比较准的,当初根据往年的分数和人数,还有大家的评论或者帖子这些信息,感觉会计的分数大概会在370左右,于是就有了一个总分目标,至于各科的一会分着说吧。说这个问题就是想提醒大家,别只顾埋头看书,利用休息的时间也要关注一下各个方面的信息,有一个评估和分析,这对于自己理清思路,分清轻重很重要,一个小时的信息帮助可能要省去几十个小时的看书时间。我的经验就是手机上网,主要是方便,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随时可以“百度”。

4.各科的时间分配

我的时间比较紧,总共也就不到5个月,所以不能科科都很侧重。我的数学比较弱势,但考研数学又是重头戏,很能拉开分数的,所以数学是我的第一侧重科,之后就是专业课,因为也有150分呢,英语和政治次之,感觉拉不开太大,但是这里有一个决策失误,就是英语,今年来看,的确拉开了距离,我59和人家79可是有20分之差呢,我同学里面我基本最低了,真的很惭愧。

5.他人的经验

网上的经验贴很多很多,介绍心态的,介绍方法的,推荐书的,经常会把人看到头晕眼花。我刚开始准备时从网上粘了10几篇感觉不错的经验贴,打印出来,仔细读了一下,从里面找出适合自己的部分,还用荧光笔画上重点标记,在以后的复习中每到迷惑或者犹豫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也算是一本指导手册和精神激励法吧。适合自己的部分很重要,不要盲目套用别人的经验,如果不适合自己,还会起到阻碍的效果。

考研心得体会篇4

回想考研的全程,突然想到在我备考的时候,想着考上后要写很多的话来吐槽这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现在想到一志愿广大因为复试时候我的网络不好间接导致被刷,再到闽南师大调剂上岸,一切在看到拟录取的一刻都没了任何的想法,只剩下了平静。那么接下来,简单叙述下我对初试备考过程的一些想法以及经历。

初试广州大学应用数学,政治76,英语52,数分103,高代90,总分321、政治:个人认为我的政治备考过程不可取,我是到9月中旬才开始准备政治,复习的也很慢,到了11月的肖八出来,我只过完了马原、思修,以及两三章的史纲,毛中特没看。接着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出来了,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以及早上到了图书馆各看一个钟,重复的过,到后面肖八后几套以及肖四,选择题35+很正常,最后12月背肖四大题花了很长时间,这时候就知道前期专业课打好基础多么重要。总而言之,我建议还是从暑假好好的跟着徐涛。

英语:我从9月下旬开始复习英语,但是我到考试那天,我的单词都没过完一遍,身边的同学过了一两遍,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早点背单词。在背单词的同时我也开始在做真题,刚开始做10—14年的真题,心情真的会很爆炸,但是要及时调整状态继续前进,我的阅读模块跟的是唐迟,阅读的本质在于逻辑,学到了很多技巧。新题型和完型跟的是李玉技。总而言之,踏踏实实过一遍单词和真题的总结反思很重要。

数分:我在大三下学期开始过课本,不懂得的会看李杨的数分讲解。在7月底我过完了课本,开始复习钱吉林的《题解精髓》。虽然这本书有些题目的答案是错误的,以及对应知识点题目的错乱,但是解题思路还挺不错。认真过一两遍,效果还可以。然而我忽视了课本的重要性,过分依赖真题,导致我初试数分错过了35分的题,故而不管后期你认为自己数分挺好的了,第二轮复习课本的时候不要跳着看,踏踏实实过。此外临考前我看了一点点的裴礼文,个人比较推荐裴礼文。

高代:9月那时候仓促一个月过了课本,接着10月国庆才开始过李杨的高代强化讲义,这本书比较侧重理论证明,结果广大高代初试出了6,7道的计算题,这就让我很难受,所以我初试高代分真的很低。后来我反思了一些原因,自身复习太晚和复习不够是其中原因,还有由于广大是考张禾瑞版本的高代,理论证明会没那么侧重,如果是考一些211和985高校北大版教材,李杨的强化讲义我会比较推荐,故而求稳的话,考研教案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便是我对于初试科目的一些反思以及总结,希望对观看此文的人有那么一些帮助,加油!

考研心得体会篇5

(1)关于好的结构,可以多研究历年考研真题,可以发现,基本上是3段结构

其中第一段的种类有:描述图表,阐述当前现象,描述卡通3类,另外观点态度题没有考过,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主要是正反,或反正2方面观点的描述,说明你同意的哪种观点。

第2段的种类有:阐明意义,阐明原因,另外观点态度题,也是要你说明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第3段的种类有:改进措施,及趋势预测。

每一段的写法都可以有固定的句势,这个要熟练掌握,其实不难,每段的写法总结个2种,也就20个句子左右,着就解决了结构问题。

(2)关于闪光词汇

一、我们可以在我们以上所说的段落句势中填加,毕竟这是我们要熟练掌握的。

二、我们应当掌握考研常用词汇的替代,最烂的词就是 imporant,very,also等等,必须掌握5种以上的表达方法。

三、不是太重要,自己挑几个比较喜欢的单词,考试时候能运用就运用。关键是闪光词汇建议的前2点,只要你准备好,考试时候是一定可以用上的。

(3)关于有意义的对事物的看法

这东西属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方面,需要长期磨练,考研时候也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关键在于考试时候 不要匆忙下笔,展开思维,多方面思考。当然这涉及词汇量的问题。

因而我们可以发现,三点要求中,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前面2点,这样的话,20分的大作文上个及格分12分是绝对不是问题的。

另外,我觉得大家复习作文时候最好拿真题的范文作为我上面所说的前2点练习,可以看看真题作文的范文基本上也就这样的,只是它的第三点做的比较好。我不赞成压题,毕竟压道的概率比较小,还有就是那些压题作文的范文的思想方面即第三点未必比我们考生考虑全面。真题出题是有套路的,我们按套路来,分为三段,每段怎么写,基本上一看到作文题,文章大概的脉络就清楚了,然后做阅读时候遇到好的单词留意一下,也是未尝不可的方法。

小作文,就那么十多种,多看看,知道每种应用文应该怎么写就行。

最后,考试时候一定要书写规范,卷面工整,这大概能有2分左右的影响。

考研心得体会篇6

(1)关于好的结构,可以多研究历年考研真题,可以发现,基本上是3段结构

其中第一段的种类有:描述图表,阐述当前现象,描述卡通3类,另外观点态度题没有考过,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主要是正反,或反正2方面观点的描述,说明你同意的哪种观点。

第2段的种类有:阐明意义,阐明原因,另外观点态度题,也是要你说明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第3段的种类有:改进措施,及趋势预测。

每一段的写法都可以有固定的句势,这个要熟练掌握,其实不难,每段的写法总结个2种,也就20个句子左右,着就解决了结构问题。

(2)关于闪光词汇

一、我们可以在我们以上所说的段落句势中填加,毕竟这是我们要熟练掌握的。

二、我们应当掌握考研常用词汇的替代,最烂的词就是 imporant,very,also等等,必须掌握5种以上的表达方法。

三、不是太重要,自己挑几个比较喜欢的单词,考试时候能运用就运用。关键是闪光词汇建议的前2点,只要你准备好,考试时候是一定可以用上的。

(3)关于有意义的对事物的看法

这东西属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方面,需要长期磨练,考研时候也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关键在于考试时候 不要匆忙下笔,展开思维,多方面思考。当然这涉及词汇量的问题。

因而我们可以发现,三点要求中,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前面2点,这样的话,20分的大作文上个及格分12分是绝对不是问题的。

另外,我觉得大家复习作文时候最好拿真题的范文作为我上面所说的前2点练习,可以看看真题作文的范文基本上也就这样的,只是它的第三点做的比较好。我不赞成压题,毕竟压道的概率比较小,还有就是那些压题作文的范文的思想方面即第三点未必比我们考生考虑全面。真题出题是有套路的,我们按套路来,分为三段,每段怎么写,基本上一看到作文题,文章大概的脉络就清楚了,然后做阅读时候遇到好的单词留意一下,也是未尝不可的方法。

小作文,就那么十多种,多看看,知道每种应用文应该怎么写就行。

最后,考试时候一定要书写规范,卷面工整,这大概能有2分左右的影响。

考研心得体会篇7

在确定了自己要考研后,20xx年3月份的时候,我首先是上网查看了英语专业考研需要考的科目。得知大致要考的科目分为以下四科:政治,二外,基础英语和综合英语。当时第一担心的就是二外了,因为我们本科院校是大三上才开始开设二外课程的,而每周也仅仅只是有四节课的课时而已,可见二外可以说是才刚刚入门。可是纵观各所高校英语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二外需要达到的标准基本上都是日语二级(我二外学的是日语)。在尚未确定目标院校的那段时间里,除了日常的上课以外,从3月份到7月份,我主要是自己提前自学了二外日语。

作文因为我是英语专业的,因此二外是考研必考科目。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如果自己的考研科目中有公共课如英语和数学,而自己的水平又比较差,如英语四六级尚未通过或高数线代基础比较差等,那么则需在3-7月份开始准备复习了。政治我觉得大家不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准备,上上辅导班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我当时是报名了海天考研的任汝芬的全程。从暑期开始上课,然后上了十一的强化班,一直到冲刺点睛班结束。从暑假7月份开始,我着重看了专业课,背单词,做翻译。

作文9月到12月,是我的重点复习阶段,把之前学过的二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还有把自己曾经背过的单词本子拿出来重新记忆了一遍,再有就是重点做了历年的考研真题。在这里提醒大家,在第一遍做真题的时候,难免会发现自己错的非常多,那么这时一定不要灰心,要重点查看下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以后在看书的时候多加留意,我相信在做第二遍的时候一定会感觉好了很多。12月到1月,是冲刺阶段了,也是压力最大的时候,这时候可能你周围有很多同学都已经找到不错的工作了,但是千万不要焦虑和动摇,神马都是浮云,你只有那唯一的目标,坚持考上!到了1月份临近考试的时候,你会发觉有些同学因压力太大而弃考了,而你所做的就是一定要坚持看书到最后一科考试结束。只要坚持到了最后,不管结果如何,自己付出了努力,问心无愧,那么就请相信自己一定会考研成功咯!

考研心得体会篇8

先说说自己的情况,我考的中央财经的会计,而且是那种三跨考生,初试成绩395分,政治76,英语59,数学147,管理学113,按复试编号估计排名的说法,大概是17名吧。从八月份开始复习,先调整了一段时间,八月20号正式开始我的复习计划,之后除了11月底因为一件事回家调整了一个星期,其他时候基本就是在复习了。

分几块来说吧:

1.考研原因

虽然是个很老的话题,但是我觉得这真的很重要,必须有明确的原因,这样在以后艰苦的复习中,我们才会有动力,才会在身边众多诱惑中坚决的说“NO”,才会在退缩的时候咬牙坚持,才会在困惑的时候还能感觉到前方的光亮,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在大三下,也就是去年5月份时,还在思考自己要选择哪个方向,工作,出国还是考研,没有什么定数。后来找过一份证券公司的兼职,还申请过出国,但这两条路都感觉不适合自己,最后根据这些经历,分析自己的性格,觉得还是应该读研,一个是可以深化理论学习,毕竟以后工作了就不能这么系统地接触这些知识了,另一方面就是大学时因为贪玩耽误了很多事情,希望能在读研时好好规划一下,踏踏实实做好。每当想到这些美好憧憬,我心中的劲头很足,每天学那么久也不觉得累了。

2.自我评估

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估挺重要的,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考研,是否适合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千万不要因为大家都说金融,会计火爆、好就业就随大流。当时我身边的同学很多报的北大,人大或者复旦,说实话,我很想去北大,可是因为自己准备的比较晚,我又是风险厌恶者,最后选择了性价比很高的央财。记得管理学里有个理论,就是设定目标的适宜程度,目标太低,就会大意不好好去做,而太高,遇到困难时就很容易退缩,只有设定的目标和自己的能力合适时,才会形成大的动力。

3.形势预测和估计

我比较得意的一个方面就是我对考研这方面的形势估计的还是比较准的,当初根据往年的分数和人数,还有大家的评论或者帖子这些信息,感觉会计的分数大概会在370左右,于是就有了一个总分目标,至于各科的一会分着说吧。说这个问题就是想提醒大家,别只顾埋头看书,利用休息的时间也要关注一下各个方面的信息,有一个评估和分析,这对于自己理清思路,分清轻重很重要,一个小时的信息帮助可能要省去几十个小时的看书时间。我的经验就是手机上网,主要是方便,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随时可以“百度”。

4.各科的时间分配

我的时间比较紧,总共也就不到5个月,所以不能科科都很侧重。我的数学比较弱势,但考研数学又是重头戏,很能拉开分数的,所以数学是我的第一侧重科,之后就是专业课,因为也有150分呢,英语和政治次之,感觉拉不开太大,但是这里有一个决策失误,就是英语,今年来看,的确拉开了距离,我59和人家79可是有20分之差呢,我同学里面我基本最低了,真的很惭愧。

5.他人的经验

网上的经验贴很多很多,介绍心态的,介绍方法的,推荐书的,经常会把人看到头晕眼花。我刚开始准备时从网上粘了10几篇感觉不错的经验贴,打印出来,仔细读了一下,从里面找出适合自己的部分,还用荧光笔画上重点标记,在以后的复习中每到迷惑或者犹豫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也算是一本指导手册和精神激励法吧。适合自己的部分很重要,不要盲目套用别人的经验,如果不适合自己,还会起到阻碍的效果。

考研心得体会篇9

昨天的高考备考研讨会总校是相当重视的,参会老师多,听课认真,相信收获也很多。我没有机会现场听讲,仅仅根据部分老师上传的课件图片,认真学习思考。

我从众多的图片中,精挑细选了十幅图片,分别谈谈学习感受。

关于“必备知识”,它不等同于基础知识,主要指与高校课程密切关联的内容。这一点大家要重视,我们以前很少提及。不过我们也能理解。因为高考命题人现在主要是以高校老师而不是高中老师为主,他们的命题思路显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这个导向性直指“必备知识”。

至于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属老生常谈,当然特别重要,不再赘述。

关于易错点和反复滚动,也是这次研讨会专家反复叮嘱的。

想想我们现在的着力点,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关于分层教学问题,也是这次培训的重点内容。专家们反复告诫老师要针对学情,因材施教,以学定教。要举一反三,反反复复,总结反思,准确掌握学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从操作层面来说,是复杂的,是有难度的。要真正取得滚动测试成绩的合格,必须着力解决好分层教学的具体问题。

一些指导班主任团队对此正在进行有效的也是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突出的就是中考复读学校。希望其他实体多借鉴多交流。

分层教学的重点在课堂,难点也在课堂。如果分层教学能够取得实质性突破,“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能落到实处,“会的变成对的”就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打造高效课堂就有了把握。

关于毕业班复习教学进度与难度的关系处理问题,专家们说的很明确,牺牲难度也不能牺牲进度。专家们进一步指出,复习进度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全局的复习安排。

一轮复习中一些老师抬高难度,综合性太强,这都是不正确的,要抓紧改过来。

总之,通过学习思考,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已经站在中国基础教育前沿,是能够引领成功教育教学教研发展的,要坚定信仰,创造性贯彻落实;

二、努力解决好分层教学问题。要深刻理解并践行“学多少,会多少,对多少”。精细化掌握学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努力完成。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前预习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导向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进一步强化对时间意识、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监督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正确区分新课和复习课。新课主要讲知识,学会知识的运用;复习课主要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归知识点,进一步巩固知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坚决杜绝把复习课上成新课。

五、进一步落实“指导班主任负责制”,各级领导要为指导班主任履行职责保驾护航,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支持鼓励指导班主任开拓创新,公平公正评价老师的成绩和成果,用良好的机制孕育优秀的领导和老师成长成熟,为成功学校取得更大成功做出贡献!

考研心得体会篇10

终于走完了历时约14个月的考研路,知道自己上岸的那一刻很开心很激动,同时也很感谢这一路走来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和关心,感谢同学们的鼓励和理解,感谢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爱。下面我将从择校问题、复习阶段、作息时间和心态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择校问题

可以先给自己选几个心仪的学校,看看这几所学校的招生专业目录、招生简章,然后认真复习,先把专业课过完一轮,再找个时间看看想要报考学校的真题,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等方面慎重地选择学校。

二、复习阶段

1、英语

3月—6月:背单词。跟着朱伟老师的视频学习恋恋有词,并且坚持每天背单词。个人觉得这个课程在前期可以听一下,在学单词的同时可以学到一些语法、词根词缀,我听了前20个单元的课程,后面感觉很多重复而且有许多都是题外话就没有继续跟课程了,自己反复地背单词。

6月—9月:做第一遍真题。在这个过程,只完成真题里的阅读部分。5天完成一年真题的阅读,所以一天一篇阅读,剩下的一天做总结。我听的是唐迟老师的课,在最开始做题之前,先学习做阅读的方法,做一篇阅读的顺序:先题后文完成题目——听视频解析——找到答案出处——翻译全文——整理不认识的单词——总结错误原因。

9月—11月:做第二遍真题+背作文。第二遍做真题的阅读部分,总结类型题和易错题。同时学习如何写作,每天背一点,前期跟的是新东方的王江涛老师的课,后面发现何凯文老师讲的写作方式更适合自己,所以就两者结合了。

11月—12月:学习除了阅读、写作的其他部分,包括翻译、完形填空、新题型,继续背单词和作文。

12月—考试前:总结阅读方法技巧、模拟写作、用真题模考。

2、政治

从八月份正式开始学习政治,听徐涛老师的课,刷肖秀荣的1000题,1000题我一共刷了3遍,刷第二遍的时候把肖秀荣的书看了一遍。十一月底开始做肖四肖八,同时反复地看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大题只背了肖四,考前10天基本上每天都会花一整个上午的时间背政治。

3、数学分析

由于一开始定的学校是华南师范大学,所以从3月中旬到6月底用的复习材料是华师的数分(刘名生等编),后面用回华东师大的数分,对比这两本书,我觉得刘名生的教材会更容易懂一些,而华东师大的题目则更为经典。

3月—7月中旬:跟着扬哥的课程,认真详细地过了一遍课本,把课后题都做了。第一遍结束之后,上册看过的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就抓紧开始了第二遍的学习。

7月中旬—9月:复习第二遍课本。第二遍自己看书,再重新把课后题做了一遍。结束第二遍课本复习的时候,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很好地把数分的整个框架建立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所以我又开始复习了一遍笔记。

9月—10月中旬:复习数分笔记。把记在笔记里一些重要的定理证了一遍,把题目也再做了一次。

10月中旬—12月:强化阶段,学习裴礼文的《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我跟着扬哥的学习指导把书分成四本一点一点啃下来了。

12月—考前:做真题+复习笔记。

4、高等代数

用的教材是北大的第四版课本,中山大学最后一章是要考的,所以要根据自己报考院校选择学不学。第一遍是跟扬哥的课,做课后题。八月份到十月中旬看第一遍扬哥的强化讲义。10月中旬到考前,复习强化讲义+笔记,做真题。

三、作息时间

3月—7月除上课时间外,上午英语,下午高代,晚上数分,22:30回宿舍。

7月—12月

07:30—08:30背单词

08:30—11:30学习高代

11:30—13:10吃午饭+午休

13:10—14:30做英语真题

14:30—17:30完成上午剩下的高代任务+学习数分

17:30—19:00吃晚饭

19:00—22:30学习数分

22:40—00:30在旭日楼学政治,听课程+刷题,偶尔跟同学讨论问题

四、心态

规划和坚持。我觉得如果做到对事情有规划,并且坚持把事情做好,那么考研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备考的过程中我遇到的一些心态上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1、学不下、对学习感到厌倦时,我会看一些考研经验贴,看看别人的努力,或者去走廊走走放松一下自己。

2、感到压力特别大时,我会去田径场跑跑步,跟身边的人聊聊天。

3、感到时间不够用,焦虑时,我会重新看看我的时间规划,注重学习效率,认真投入,在短时间里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

五、结语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从头到尾坚持下来很不容易,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坚持下来,你会成功的!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考研 考研心得体会2000字 考研心得体会800字 考研心得体会300字 考研心得体会500字 考研心得体会200字 考研心得体会简短 考研心得体会5000字范文 考研心得体会1000字 考研心得体会2000字励志 考研心得体会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