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10篇,供大家参考。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1
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因此,幼儿园应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真正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庭环境教育的功能,真正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创设幼儿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一学年来,在园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我园家长学校紧紧围绕园内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端正办学思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1、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成长的最佳环境,我园积极组织教师和家长认真学习《两规一纲》,并结合我园幼儿教育现状,分析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办学目的和办学意义。
2、我园每位教师做为家长学校的工作人员,都能各负其责,认真开展工作。学年初,小班组教师们便主动做好新学员的登记注册,颁发学习书籍等工作;每次授课前,老师们认真做好学员考勤记录;授课人员更是有针对性地认真备课、上课。在本学年结束前,根据授课的内容出试题对全体学员进行考核。
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1、筹备师资。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为组织好家长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我们积极筹备师资队伍。
2、加强学习和培训。针对我校教师大部分是幼儿教师,她们过去的主要教育对象是幼儿,而今要对家长进行教学,要面对许多新问题。为完成教育对象转换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带新教师、让新教师在正式上课前试课等一系列做法,努力提高教师们的素质和能力。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办学方法,促进家长学校的健康发展
我园家长学校办学以课堂面授为主要形式,并努力使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正规化。为把握课堂教学内容,我们给每位家长都发放了专用的教材,并做到人手一册。教师们在授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照搬教材,在内容上深入浅出,常常列举本班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贴近家长的生活环境;在形式上采用讲授、讨论、参观、看录像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一学年来,我园在开办家长学校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地推动了我园的保教工作,但亦存在许多的不足。家长学校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努力,全方位提高办学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园的家长工作,不断在办学质量上下功夫,争取使我校早日跨入前旗优秀家长学校的行列。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2
我喜欢看李瑞环同志的文章,爱听李瑞环同志的讲话。所以爱听爱看,不只是因为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过,讲的许多事是我们身边的或亲历过的,听起来亲切,看起来熟悉,更因为李瑞环同志的文章、讲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用心琢磨出来的,既来自实践、来自群众,又语言生动、哲理深刻,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他的文章、讲话只要是公开发表,我都注意看,每次都能从中收获新意,受益匪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瑞环同志的《为人民办实事随谈》出版,里面充满了哲学思维的精华,当时我就认真读过,有些篇目还多次重读。最近,他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出版,比《随谈》的内容又丰富了许多,在编排上突出了哲学的主题,分为“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总结经验”、“掌握辩证分析方法”、“注意研究特殊性”、“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生产力决定论”、“坚持群众观点”、“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十章,再加上首尾两章:“提倡大家学点哲学”和“学哲学要学原理,用哲学也要用原理”。由于我曾经搞过哲学教学和哲学研究,所以对《学哲学用哲学》的出版尤其倍感兴奋。
读这部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李瑞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感情。他说:“我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李瑞环同志的哲学情结。学哲学首先要信哲学。这是李瑞环同志的一条非常深刻的体会。他认为,这是一个立场问题、感情问题、信仰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学的问题。他说:“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理性的选择”。信仰不是迷信,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都不要迷信,但却可以信可以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钻,只有钻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尝到了甜头,才会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钻,这里关键是个“信”字。李瑞环同志把学、懂、用、信的顺序做了调整,把“信”提到了第一位,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要说根本不信、就是半信半疑的人,也是决不会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们还发现,有些搞哲学的人,违背了唯物论、辩证法,走入了歧途,究其原因,恐怕是把哲学当成了自己的职业,而没有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终身信仰的缘故。
为用而学,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是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他从二十几岁开始学哲学,一直坚持在工作中学,边干边学,几十年从未间断。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学哲学,主要是实践中学,在使用中学”。他的切身体会是,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记;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这“三个容易”,是他的经验之谈,也是他对学哲学这一理论武装过程中规律性现象的深刻揭示,从而为哲学的解放提供了一条可信、可靠的道路。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学以致用,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曾
经把学风问题作为党性的第一表现,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有必要把端正学风、搞好理论武装(不是包装),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我们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善于把哲学上的方法论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的又一鲜明特色。李瑞环同志多次谈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他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回忆说:“1965年从工人转为干部,从一个工厂的总支书记到中央最高领导集体的成员,中间多次转换工作岗位,有时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变化很大,但都能很快适应、很快熟悉,并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这都是哲学帮了我的忙。”他的体会是,一个人要成长进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离不开上进心、求知欲、责任感这三条,这是无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学了哲学,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养成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习惯。在一次会议上,他还总结了做好领导工作的三句话,就是: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研究工作。从李瑞环同志的
成长和工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在他手里运用得非常自如、自然,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位。比如,讲总结经验。他认为,总结经验的整个过程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总结经验要应用理论,学习理论要结合总结经验。并强调总结经验有三个条件:第一要有材料,第二要有武器,第三要有加工的本事。他把唯物论、辩证法和主观能动性运用于总结经验,用活了,用神了。在李瑞环同志的工作实践中,占主导的是哲学思维。哲学思维成就了李瑞环同志,成就了他所从事的事业。我们从中也更加感悟到一个真理:“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学哲学用哲学》的出版,无论是对哲学的普及,还是对干部的成长,都是不可多得的极好教材。愿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书,一定会从中受益。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3
历史文化学院 林赵梅
将近两个月的实习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了,静下心来回顾,两个月真的很快,虽然很累很忙,但却是读大学以来过得最充实的两个月,也是收获最大的两个月,所谓“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这两个月,我想我还仅仅只是一个学生,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学生,这短短的两个月让我成长,让我知道何为一个老师,让我学会如何当一个好老师。总的来说,在这两个月中,我的收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
对于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我是没有什么想法和计划的,我只是觉得,要用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关心、理解、保护他们,以身作则地教会他们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与观念,我不主张严厉,我更注重的是理解,因为我觉得这是学生最需要的,在实习期间,我就是跟着自己的这些想法去走的,而实践证明,这样的一个班主任是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刚刚开始接手一个班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我要做些什么,因为一切都已经由原来的班主任安排好了,我能做的,就是去看一下他们扫地、早读、晚修和下晚修的时候去看一下宿舍。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我是看他们扫地还是在班里或宿舍,都只有一两个学生会跟我说话,其他学生看上去似乎很冷漠。如果学生跟老师之间有距离,开展工作肯定是很困难的,如何拉近跟学生的距离是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学生不跟我说,那我主动跟他们说,总可以了吧。于是,我一有空就去班里,看看学生做作业,主动跟他们聊他们的作业,让他们知道,我除了是教历史的,其他科目我还是懂一些的。终于有一次,班里的一个男生问我物理题,我就很认真地给他解答出来了,很明显,他附近的几个男生就开始变得爱跟我聊天了,我就会跟他们说一些有关大学的事情,问他们有没有什么理想、目标,鼓励他们去确立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除此之外,我看到班里的一些女生看一些课外书,我就跟她们聊我高中时也看这些书,那些文章是我喜欢的,问她们喜欢哪些,她们对此很意外,或许她们以为我会反对她们看这些书,却没想到我也看过,且会跟她们分享,她们开始对我放下戒心,开始慢慢地接受我。但我知道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很细心地留意班里的每一个同学,看到哪个学生不舒服或遇到困难,我会主动地去关心和问候她们,以此让她们知道,我虽然是一个老师,但也可以是她们的朋友,有什么事可以主动找我帮忙。终于,月底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语文科代表找到我,想我帮忙查一下中考必考的古诗词,说第二天考试的时候会考,刚好那天晚上我要去排练迎新晚会的节目,时间很赶,但我还是抽时间帮她查了,但有50篇那么多,我把题目抄了下来给她,她抄在了黑板上,但我知道她们肯定有很多篇是已经忘记内容的了。我又上网搜索了内容,想去打印,但已经关门了,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来去把那些古诗词打印出来拿到了课室给她们,显然她们都很感动,我只是想,希望她们能考好吧。考完试后,她们就放国庆假了,放完国庆她们又去军训,军训我们实习老师是不能跟去的,所以足足有两个星期我没有跟我的学生见面。她们军训回来后,我明显感觉她们对我亲切了很多,会主动拉着我说话了,我去宿舍看她们,她们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各做各的事情了,我知道,我成功地迈出第一步了。
接下来,我去班里的次数更频繁了,我坚持每天去看她们早读、晚修,有时课间的时候也会去班里找她们玩,她们有什么事也会主动找我帮忙了。有一次,班里有个女生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写了张小纸条给我,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的机会,我就很认真地回了信,从此,这个女生有什么都会主动跟我说,我觉得我这件事情做得比较好,如果我当时不回信,可能就失去一个跟学生沟通的机会了。
因为班干部要换届,原班主任就叫我去找班干部聊天、了解情况。我就很认真地一个一个去找,跟他们聊得也很多,发现他们有什么问题,会帮他们分析,会跟他们说我的经历跟一些经验,这次聊天,不仅仅是一次班干部的了解情况,我还把它当做跟学生交流的机会,事实证明这次聊天收获挺大的,它让我了解了学生基本上的一些想法和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不是这次聊天,我根本不会知道现在的学生有这些想法和这些问题,所以真的是调研才有说话权,很多事情不能想当然的,要了解学生,就要真正地走近他们的内心。
我做的也就这些了,我只给她们上过一次班会课,就是给她们总结军训跟月考,上的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在准备阶段出了很多故障,所以准备很不充分,不过学生还是很配合的,这更让我相信,只要跟学生相处融洽,工作开展就很容易。最后做的,就是帮他们做一些有关校运会的准备工作,然后实习就结束了。走的时候,每个学生都给我写了一封信,看完她们的信,我才知道,虽然我做得并不多,可是,学生都记住了我做过的每一件小事,这些小事都对她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们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有个学生跟我说“希望你以后也可以像现在一样,当一个好老师,只要你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他们就会喜欢你的”,原来,现在学生最渴望的,是老师的理解,她们渴望的是老师能走进她们的生活。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虽然我不是最出色的一个,也不是最能干的一个,但只要我用心去做,我可以做到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个,而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是最必要和最重要的事情,即使你才华横溢,如果学生不喜欢你,也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工作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学生都不配合。我想,我知道我以后要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了,首先要做的,是跟学生感同身受,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这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
二、怎样上好一节历史课
对于教学工作,我也学到了不少,也同样体会到,“实践出真知”,实习前,对于很多教学理念是很纠结的,真正接触学生,真正上课后,才慢慢地领悟到,真正历史课堂应该怎样操作,应该怎样上好一节历史课,新理念该如何恰当地处理。现在,我基本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秉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论丛史出,史论结合”,课堂设计遵守三步骤“感悟-探究-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很多结论是可以推导和分析得出来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备课的时候,我会在结论的得出下功夫,想办法设计环节让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推出相关的结论,另一方面,我会在衔接、过渡的时候下功夫,让整节课的思路清晰,内容形成体系,并不时地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跟素养,这就是我目前设计历史课的一个风格跟追求,而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是经过两个月的磨练的。
刚刚去到实习的时候,对于历史课堂,还没有自己的概念,只是在大学上课时和平时看书,了解了一些新理念的理论知识,看过一些公开课的实录,但我觉得,看到和了解到的这些都是很难操作的,很不现实的,但我又不认同传统的“满堂灌”,所以刚开始时我还是很纠结的,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急着备课,而是去听课,三个历史老师的课都去听,听的时候认真地去体会他们的教学风格,慢慢地,我摸索出了三个历史老师的教学风格了,一个是刚从高三调下高一的,所以教学更倾向于考试,线索清晰,知识透彻,但缺少学生活动;一个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很注重推导;还有一个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不注重知识体系,笔记较凌乱。摸清他们的风格后,我大概对历史课堂有了一个概念,我想我可以综合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但我还是存在着一些疑问的,于是我就主动找老师聊天,向他们请教,他们也很乐意给我解答,这让我慢慢地消除了一些疑问,可以开始尝试备课了。虽然有这些想法,但刚开始备课时也不是那么顺利的,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第一次我还特意写了教案,把要说的每句话都写下来。真正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学生很配合,但指导老师说我上课一点激情都没有,如果学生不配合,他们已经在下面睡着了,刚开始我没留意这个问题,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有激情,另一方面也是我不够自信、放不开的原因。但我还是有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不断地调整我的教学,慢慢地发现上课会越来越顺,但还是存在着问题,声音太平了,没有抑扬顿挫,可我找不到抑扬顿挫的感觉。到了备第二节新课的时候,问题来了,因为我准备得不是很充分,自己都搞不清那些知识点,又忽略了我之前的那些教学策略,所以第二节新课刚上的时候就很不顺,课堂气氛也没有之前那么活跃,更重要的是因为紧张,整堂课变成了自问自答。课后,指导老师给了我意见,我也意识到了在教学上我还很不成熟,还没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路跟风格。于是,我静下心来思考,和继续去听老师的课,突然我就豁然开朗,知道自己要怎样做了,我马上调整状态,重新备课,我意识到,无论那节课的内容怎么变,其实还是可以遵守我的风格的,只要我花心思思考,我一定可以设计出好的教学环节的,我之前只是被困难吓到,所以放弃了思考。我勇敢地迎难而上,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想几个办法,还很认真地写了教案,重新备课后,上得成功多了,这给了我信心和启发,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慢慢开始成熟起来了,在接下去的备课和上课中,我就变得得心应手了,然后我发现,只要我认真准备,就会有信心,只要有信心,上课就会有激情了。所以,这让我学会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以抛弃自己的理念,一定要秉持自己的理念迎难而上,只要自己不畏缩,就一定会找到更好的方法,设计出更好的教学理念,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准备充分是最最重要的,一定不可以因为偷懒而随便应付,要上好一节历史课,除了要关注学生,更重要的是花心思准备。
三、存在的不足
虽然收获挺大,但我知道我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的。对于班主任工作,我还没有很成熟的想法跟计划,如果让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该如何把这个班级建设起来跟如何管理,我还完全没计划过,这是不行的,知道怎样对待学生跟怎样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不同的,所以我更迫切要做的是想好一个计划,规划好要如何建设一个新的班级,这需要一份计划表,但我从未着手准备,这是我存在的不足之一,而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所以我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一定要着手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实习期间应该做的,而现在遗留到实习后来做,这是我应该自我检讨的。
另一方面,教学上我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先我的教态还不够自然大方,课堂驾驭能力还不够成熟,遇事会慌张,一慌张说话就结巴;其次,我的普通话还不够准确,还需要加强练习,说话声音不够大,很容易把学生给催眠了;课外知识不够丰富,扩展太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前准备不充分,还没有真正地完全地考虑学生,学生现在是配合我,所以上课很认真,那是因为我是实习老师,可以后真正当老师时就会遇到很多课堂管理问题,比如学生困了怎么办,课堂不活跃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我都没考虑在内。所以,我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准备还是很不充分的,而这些问题还需要我继续花时间去训练,去慢慢解决,慢慢提高自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很大的毅力,我一定会要求自己去改正这些不足的。
总的来说,还是很感谢这次实习,让我成长,让我学会了很多。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4
历史文化学院 林赵梅
将近两个月的实习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了,静下心来回顾,两个月真的很快,虽然很累很忙,但却是读大学以来过得最充实的两个月,也是收获最大的两个月,所谓“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这两个月,我想我还仅仅只是一个学生,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学生,这短短的两个月让我成长,让我知道何为一个老师,让我学会如何当一个好老师。总的来说,在这两个月中,我的收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
对于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我是没有什么想法和计划的,我只是觉得,要用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关心、理解、保护他们,以身作则地教会他们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与观念,我不主张严厉,我更注重的是理解,因为我觉得这是学生最需要的,在实习期间,我就是跟着自己的这些想法去走的,而实践证明,这样的一个班主任是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刚刚开始接手一个班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我要做些什么,因为一切都已经由原来的班主任安排好了,我能做的,就是去看一下他们扫地、早读、晚修和下晚修的时候去看一下宿舍。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我是看他们扫地还是在班里或宿舍,都只有一两个学生会跟我说话,其他学生看上去似乎很冷漠。如果学生跟老师之间有距离,开展工作肯定是很困难的,如何拉近跟学生的距离是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学生不跟我说,那我主动跟他们说,总可以了吧。于是,我一有空就去班里,看看学生做作业,主动跟他们聊他们的作业,让他们知道,我除了是教历史的,其他科目我还是懂一些的。终于有一次,班里的一个男生问我物理题,我就很认真地给他解答出来了,很明显,他附近的几个男生就开始变得爱跟我聊天了,我就会跟他们说一些有关大学的事情,问他们有没有什么理想、目标,鼓励他们去确立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除此之外,我看到班里的一些女生看一些课外书,我就跟她们聊我高中时也看这些书,那些文章是我喜欢的,问她们喜欢哪些,她们对此很意外,或许她们以为我会反对她们看这些书,却没想到我也看过,且会跟她们分享,她们开始对我放下戒心,开始慢慢地接受我。但我知道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很细心地留意班里的每一个同学,看到哪个学生不舒服或遇到困难,我会主动地去关心和问候她们,以此让她们知道,我虽然是一个老师,但也可以是她们的朋友,有什么事可以主动找我帮忙。终于,月底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语文科代表找到我,想我帮忙查一下中考必考的古诗词,说第二天考试的时候会考,刚好那天晚上我要去排练迎新晚会的节目,时间很赶,但我还是抽时间帮她查了,但有50篇那么多,我把题目抄了下来给她,她抄在了黑板上,但我知道她们肯定有很多篇是已经忘记内容的了。我又上网搜索了内容,想去打印,但已经关门了,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来去把那些古诗词打印出来拿到了课室给她们,显然她们都很感动,我只是想,希望她们能考好吧。考完试后,她们就放国庆假了,放完国庆她们又去军训,军训我们实习老师是不能跟去的,所以足足有两个星期我没有跟我的学生见面。她们军训回来后,我明显感觉她们对我亲切了很多,会主动拉着我说话了,我去宿舍看她们,她们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各做各的事情了,我知道,我成功地迈出第一步了。
接下来,我去班里的次数更频繁了,我坚持每天去看她们早读、晚修,有时课间的时候也会去班里找她们玩,她们有什么事也会主动找我帮忙了。有一次,班里有个女生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写了张小纸条给我,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的机会,我就很认真地回了信,从此,这个女生有什么都会主动跟我说,我觉得我这件事情做得比较好,如果我当时不回信,可能就失去一个跟学生沟通的机会了。
因为班干部要换届,原班主任就叫我去找班干部聊天、了解情况。我就很认真地一个一个去找,跟他们聊得也很多,发现他们有什么问题,会帮他们分析,会跟他们说我的经历跟一些经验,这次聊天,不仅仅是一次班干部的了解情况,我还把它当做跟学生交流的机会,事实证明这次聊天收获挺大的,它让我了解了学生基本上的一些想法和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不是这次聊天,我根本不会知道现在的学生有这些想法和这些问题,所以真的是调研才有说话权,很多事情不能想当然的,要了解学生,就要真正地走近他们的内心。
我做的也就这些了,我只给她们上过一次班会课,就是给她们总结军训跟月考,上的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在准备阶段出了很多故障,所以准备很不充分,不过学生还是很配合的,这更让我相信,只要跟学生相处融洽,工作开展就很容易。最后做的,就是帮他们做一些有关校运会的准备工作,然后实习就结束了。走的时候,每个学生都给我写了一封信,看完她们的信,我才知道,虽然我做得并不多,可是,学生都记住了我做过的每一件小事,这些小事都对她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们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有个学生跟我说“希望你以后也可以像现在一样,当一个好老师,只要你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他们就会喜欢你的”,原来,现在学生最渴望的,是老师的理解,她们渴望的是老师能走进她们的生活。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虽然我不是最出色的一个,也不是最能干的一个,但只要我用心去做,我可以做到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个,而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是最必要和最重要的事情,即使你才华横溢,如果学生不喜欢你,也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工作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学生都不配合。我想,我知道我以后要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了,首先要做的,是跟学生感同身受,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这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
二、怎样上好一节历史课
对于教学工作,我也学到了不少,也同样体会到,“实践出真知”,实习前,对于很多教学理念是很纠结的,真正接触学生,真正上课后,才慢慢地领悟到,真正历史课堂应该怎样操作,应该怎样上好一节历史课,新理念该如何恰当地处理。现在,我基本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秉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论丛史出,史论结合”,课堂设计遵守三步骤“感悟-探究-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很多结论是可以推导和分析得出来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备课的时候,我会在结论的得出下功夫,想办法设计环节让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推出相关的结论,另一方面,我会在衔接、过渡的时候下功夫,让整节课的思路清晰,内容形成体系,并不时地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跟素养,这就是我目前设计历史课的一个风格跟追求,而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是经过两个月的磨练的。
刚刚去到实习的时候,对于历史课堂,还没有自己的概念,只是在大学上课时和平时看书,了解了一些新理念的理论知识,看过一些公开课的实录,但我觉得,看到和了解到的这些都是很难操作的,很不现实的,但我又不认同传统的“满堂灌”,所以刚开始时我还是很纠结的,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急着备课,而是去听课,三个历史老师的课都去听,听的时候认真地去体会他们的教学风格,慢慢地,我摸索出了三个历史老师的教学风格了,一个是刚从高三调下高一的,所以教学更倾向于考试,线索清晰,知识透彻,但缺少学生活动;一个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很注重推导;还有一个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不注重知识体系,笔记较凌乱。摸清他们的风格后,我大概对历史课堂有了一个概念,我想我可以综合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但我还是存在着一些疑问的,于是我就主动找老师聊天,向他们请教,他们也很乐意给我解答,这让我慢慢地消除了一些疑问,可以开始尝试备课了。虽然有这些想法,但刚开始备课时也不是那么顺利的,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第一次我还特意写了教案,把要说的每句话都写下来。真正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学生很配合,但指导老师说我上课一点激情都没有,如果学生不配合,他们已经在下面睡着了,刚开始我没留意这个问题,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有激情,另一方面也是我不够自信、放不开的原因。但我还是有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不断地调整我的教学,慢慢地发现上课会越来越顺,但还是存在着问题,声音太平了,没有抑扬顿挫,可我找不到抑扬顿挫的感觉。到了备第二节新课的时候,问题来了,因为我准备得不是很充分,自己都搞不清那些知识点,又忽略了我之前的那些教学策略,所以第二节新课刚上的时候就很不顺,课堂气氛也没有之前那么活跃,更重要的是因为紧张,整堂课变成了自问自答。课后,指导老师给了我意见,我也意识到了在教学上我还很不成熟,还没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路跟风格。于是,我静下心来思考,和继续去听老师的课,突然我就豁然开朗,知道自己要怎样做了,我马上调整状态,重新备课,我意识到,无论那节课的内容怎么变,其实还是可以遵守我的风格的,只要我花心思思考,我一定可以设计出好的教学环节的,我之前只是被困难吓到,所以放弃了思考。我勇敢地迎难而上,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想几个办法,还很认真地写了教案,重新备课后,上得成功多了,这给了我信心和启发,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慢慢开始成熟起来了,在接下去的备课和上课中,我就变得得心应手了,然后我发现,只要我认真准备,就会有信心,只要有信心,上课就会有激情了。所以,这让我学会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以抛弃自己的理念,一定要秉持自己的理念迎难而上,只要自己不畏缩,就一定会找到更好的方法,设计出更好的教学理念,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准备充分是最最重要的,一定不可以因为偷懒而随便应付,要上好一节历史课,除了要关注学生,更重要的是花心思准备。
三、存在的不足
虽然收获挺大,但我知道我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的。对于班主任工作,我还没有很成熟的想法跟计划,如果让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该如何把这个班级建设起来跟如何管理,我还完全没计划过,这是不行的,知道怎样对待学生跟怎样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不同的,所以我更迫切要做的是想好一个计划,规划好要如何建设一个新的班级,这需要一份计划表,但我从未着手准备,这是我存在的不足之一,而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所以我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一定要着手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实习期间应该做的,而现在遗留到实习后来做,这是我应该自我检讨的。
另一方面,教学上我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先我的教态还不够自然大方,课堂驾驭能力还不够成熟,遇事会慌张,一慌张说话就结巴;其次,我的普通话还不够准确,还需要加强练习,说话声音不够大,很容易把学生给催眠了;课外知识不够丰富,扩展太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前准备不充分,还没有真正地完全地考虑学生,学生现在是配合我,所以上课很认真,那是因为我是实习老师,可以后真正当老师时就会遇到很多课堂管理问题,比如学生困了怎么办,课堂不活跃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我都没考虑在内。所以,我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准备还是很不充分的,而这些问题还需要我继续花时间去训练,去慢慢解决,慢慢提高自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很大的毅力,我一定会要求自己去改正这些不足的。
总的来说,还是很感谢这次实习,让我成长,让我学会了很多。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5
高三的学习同高一高二有很大不同。高考的日益临近让每个人都感到无形的压力,而从前的学习方法、策略也不再适应高三快节奏、高效率的学习。新高三生应该针对高三学习的特点,修正学习方法和策略。
高三的学习一定要抓基础,并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为现在的高考正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有的同学喜欢陷入题海战术,觉得自己做题越多越好,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课本知识。高考所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驾驭,所以有牢固的知识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扎扎实实打牢基础,第一步就应从巩固课本知识做起。
二、了解高考变化
新高三生可利用暑假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了解以往考试的基本情况,如试卷结构、试题特点等,对高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还要了解一下今年的考试变化,包括题型、内容、题量、分值等,把握高考趋势,明确复习重点,只有对高考有较全面的了解,复习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三、心理调节方面:鼓励“立长志”避免“常立志”
每个新高三学生在进入最后一年冲刺阶段前,要冷静、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奋斗目标,
当然,这不是说凭借自己心头一热,有感而发的所谓“豪言壮语”。志向要有根有据。所谓有“根”是指志向所涉及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兴趣、特长作支撑,确立的目标以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爱好为根本。所谓有“据”是指自己确立的目标符合社会的需要,具有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主观遐想。这是考生确立志向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既要做好“长打算”又要做好“短安排”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新高三学生面对将近10个月的应试准备,既要做好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又要做好及时调整自己复习策略的准备。这样才能以最佳的方法获取最佳效果。
在高考复习中,每个考生都会有自己的打算,有的打算放弃某些短项学科,努力提高长项学科的成绩;也有的玩儿命补差科,抱着“硬骨头”死啃到底。殊不知,任何事情一旦走入极端便会导致偏颇。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刻,高三生也要经常做一些“瞻前顾后”的事情。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用好身边的“高参”——各学科的任课老师。毕竟这些老师跟了你这么长的时间,对每个学生的情况知根知底。因此,在考生制订“长打算”时不妨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做一些个人计划与教师建议相融合的“短安排”,努力使复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五、身体方面:储备充足体能
由于高考不仅是拼知识,也是拼毅力和体力。每年高考前,都有一些考生因生病坚持不到最后,即使有顽强的毅力,带病坚持到了最后,效果也不好。生活上要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及饮食卫生,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选择打球、跑步、游泳、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保证充足睡眠也是储备足够体能不可或缺的因素,新高三生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1、晚上一定要保证睡眠。
2、上课听好课(不要只顾着记笔记,听明白其实更重要)
3、哪不懂,这些就是今天自己要消化的东西。
4、晚上不用苦命的熬夜!
5、每个周末都要把这周的知识,哪怕是草草的,也要过一遍。
好的学习成绩,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分配好学习时间就要制定学习计划!这是相当重要的!
①学习计划主要是计划对空余时间的利用。这个时间一般规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
②列出具体任务,然后把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周、每一天去,再计算一下,每天可以有多少学习时间,每项内容大致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计划中一定要安排严格的、足够数量的基本功训练,力戒好高骛远。
③检查效果,及时调整:每个计划执行到结束或执行一个阶段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内容是: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计划任务是否完成?学习效果如何?没完成计划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地方安排太紧?哪些环节安排轻松?等等。通过检查后,再修订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④不要贪心,要注意留出空余时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计划制定时,也要考虑吃饭、睡觉、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时间。
⑤灵活调整学习计划:确定计划后,就应该严格执行,但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可过于拘泥。注意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及时充实调整学习计划。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6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紧张的另人窒息的高考,怀着一份热情相聚到这里。同样也带着父母新的希望,带着朋友新的祝愿,也带着自己新的理想,来到了新的地方。在这新的学期里我们以新的语言,新的行动,新的风貌,新的一切去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学习。展示新的生活以掌握新的知识,增加新的技能,取得新的成绩。然后以新的姿态、新的风采站在父母、朋友、社会面前。虽然说是这样,真正经历大学生活后才知道:这都并非易事。
当大把大把的时间摆在面前时,生活的茫然、空虚、枯燥、乏味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乏驱动力。所以我们要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能激发人的积极性,能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人一旦没有生活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我们正处于富裕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中期。生活的挫折不可避免,但在某些情况下,失望和忧虑的磨练只会使生活变得快乐和振奋。
几年前,剧作家尼尔·西蒙曾说: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确切表达出他一生的主题。他的结论是:有一个词可以最恰当的描述,那就是“热情”。他说热情是主宰和激励他一切才能得力量,如果没有热情,生命会显得苍白和凄凉。当然,他是搞艺术的。
大家都应该有照相的兴趣吧!相片可以记录瞬间的美丽。但有一位建筑师却这样说到:“如果给我一台照相机,我可以从不同角度,把世界上任何地方秀建筑师的最新房屋,拍成行将倒塌得样子。因为我可以在上面找出五六个或七八个瑕疵,然后把镜头对准他们,就可以使人们相信整个建筑已经摇摇欲坠了。在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喜欢把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的消极面,如果总是这样,我们将会沮丧、忧虑、和痛苦。
整个世界就是一张精彩的无穷尽的课表,我们需要从中吸收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命之生。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法官霍尔姆斯90寿辰时去看望他,发现老人正埋头于书本之中。罗斯福问他:“法官先生,您干什么呢?”霍尔姆斯看了看他说:“我在训练我的大脑,总统先生。”其实他在自学希腊语。
我想我们现在应该用不断更新的热情对待我们的将来。我并不是劝在座各位去买一副望远镜,我想我们应该要有梦想的勇气。虽然梦想不一定能实现,但它能激励我们前进。大学的学习并不像我们中学阶段。它是完全靠自主的学习生活。
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1]都不会用。”
他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交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回答道;“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望的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去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的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我们所生活的21世纪是一个美好精彩的时代!不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事业、新的事业、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每天都在出现。罗宾·威廉推广的一句拉丁谚语是“把握今天”。的确把握今天也就是把握住了未来的日子。
生活不是一场彩排。生活中的成绩不是我们的目的地,而是一段旅程。愿命运的风风雨雨使我们的一生充满欢乐和希望!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7
高三的学习同高一高二有很大不同。高考的日益临近让每个人都感到无形的压力,而从前的学习方法、策略也不再适应高三快节奏、高效率的学习。新高三生应该针对高三学习的特点,修正学习方法和策略。
高三的学习一定要抓基础,并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为现在的高考正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有的同学喜欢陷入题海战术,觉得自己做题越多越好,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课本知识。高考所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驾驭,所以有牢固的知识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扎扎实实打牢基础,第一步就应从巩固课本知识做起。
二、了解高考变化
新高三生可利用暑假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了解以往考试的基本情况,如试卷结构、试题特点等,对高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还要了解一下今年的考试变化,包括题型、内容、题量、分值等,把握高考趋势,明确复习重点,只有对高考有较全面的了解,复习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三、心理调节方面:鼓励“立长志”避免“常立志”
每个新高三学生在进入最后一年冲刺阶段前,要冷静、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奋斗目标,
当然,这不是说凭借自己心头一热,有感而发的所谓“豪言壮语”。志向要有根有据。所谓有“根”是指志向所涉及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兴趣、特长作支撑,确立的目标以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爱好为根本。所谓有“据”是指自己确立的目标符合社会的需要,具有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主观遐想。这是考生确立志向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既要做好“长打算”又要做好“短安排”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新高三学生面对将近10个月的应试准备,既要做好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又要做好及时调整自己复习策略的准备。这样才能以最佳的方法获取最佳效果。
在高考复习中,每个考生都会有自己的打算,有的打算放弃某些短项学科,努力提高长项学科的成绩;也有的玩儿命补差科,抱着“硬骨头”死啃到底。殊不知,任何事情一旦走入极端便会导致偏颇。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刻,高三生也要经常做一些“瞻前顾后”的事情。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用好身边的“高参”——各学科的任课老师。毕竟这些老师跟了你这么长的时间,对每个学生的情况知根知底。因此,在考生制订“长打算”时不妨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做一些个人计划与教师建议相融合的“短安排”,努力使复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五、身体方面:储备充足体能
由于高考不仅是拼知识,也是拼毅力和体力。每年高考前,都有一些考生因生病坚持不到最后,即使有顽强的毅力,带病坚持到了最后,效果也不好。生活上要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及饮食卫生,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选择打球、跑步、游泳、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保证充足睡眠也是储备足够体能不可或缺的因素,新高三生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1、晚上一定要保证睡眠。
2、上课听好课(不要只顾着记笔记,听明白其实更重要)
3、哪不懂,这些就是今天自己要消化的东西。
4、晚上不用苦命的熬夜!
5、每个周末都要把这周的知识,哪怕是草草的,也要过一遍。
好的学习成绩,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分配好学习时间就要制定学习计划!这是相当重要的!
①学习计划主要是计划对空余时间的利用。这个时间一般规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
②列出具体任务,然后把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周、每一天去,再计算一下,每天可以有多少学习时间,每项内容大致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计划中一定要安排严格的、足够数量的基本功训练,力戒好高骛远。
③检查效果,及时调整:每个计划执行到结束或执行一个阶段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内容是: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计划任务是否完成?学习效果如何?没完成计划的原因是什么?什么地方安排太紧?哪些环节安排轻松?等等。通过检查后,再修订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④不要贪心,要注意留出空余时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计划制定时,也要考虑吃饭、睡觉、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时间。
⑤灵活调整学习计划:确定计划后,就应该严格执行,但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可过于拘泥。注意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及时充实调整学习计划。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8
第一次走进这里,好像我们曾经相识了好多年一样,或者说,它在这里一直等待着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场意外的邂逅,一段传奇的开始。
初到,这个面积不大却整齐干净,庄重严肃而不失活泼,简单优雅的校园,没有北大未名的明媚,没有水木清华的别致 。我却欣然接受这个小巧玲珑的大学,我该怎么称呼它呢?母校就是宁愿自己说它千万个不好,也不愿别人说它一句不好的地方。
在大一上学期里,我参加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应该是我大学生活开始的一个亮点。我加入了国政系的健美操队和国关的模联社团,这两样使我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无比。
健美操队训练的那段日子,最值得人去回味。训练多起来的时候常常没有时间吃饭,但所有的苦涩都比不上手
捧冠军奖杯时的喜悦。在舞台上听见结果宣布的那一刻,也是最疯狂的一刻,我和队友们尖叫着,抱成一团哭起来。这一个月来,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一齐涌上心头。这段日子,就像青春热烈的奔跑,攀上过高峰也跌落过低谷,在最后那一刹那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模联又是另一个大舞台。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我们开始走出那个曾经封闭而狭小的空间,走上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里,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寻找自己的方向。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面试,经过两轮面试终于拿到了这张通行证,接下来的两场比赛,无论如何,我都努力做到最好。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我结识了更多校外优秀的模联人,模联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我也能较快的适应。高中接受的并不是高压式的教育方法,因此,能比较顺利地适应。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课余时间也会看看相关的书籍,关心一下时政,向有经验的学长请教。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自己知识的缺漏。
我想,我并没有体会到别人口中所说的大学天堂般的生活。这是忙碌的,充实的一个学期。我并没有在上大学以后就养成睡懒觉的习惯,我依然坚持着高中的晨读习惯。有时,孤独感袭来,早晨出门时,天只是微微亮,校园里还有些空空荡荡。常常在路上思索,一个人的脚步总是略显孤单。挂上耳机,隔离外面的世界。直到那次因为到校外参加模联而五点半起床,出门时,图书馆门前排起的长队,在寒冷的清晨,微弱的月光,映照着地上的残雪,我的心底却泛起一股暖流,一丝感动。我想用感动这个词来形容。当你觉得自己够努力的时候,一定有人比你还要坚持,还要努力。这是一个人的选择,有的人选择睡懒觉,有的人选择早起,有的人选择了懈怠,有的人选择了坚持。有四个字一语道破天机,天道酬勤。
这是我的大学生活,它才刚刚开始。我将一如既往,朝着自己人生的目标迈进。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9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紧张的另人窒息的高考,怀着一份热情相聚到这里。同样也带着父母新的希望,带着朋友新的祝愿,也带着自己新的理想,来到了新的地方。在这新的学期里我们以新的语言,新的行动,新的风貌,新的一切去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学习。展示新的生活以掌握新的知识,增加新的技能,取得新的成绩。然后以新的姿态、新的风采站在父母、朋友、社会面前。虽然说是这样,真正经历大学生活后才知道:这都并非易事。
当大把大把的时间摆在面前时,生活的茫然、空虚、枯燥、乏味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乏驱动力。所以我们要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能激发人的积极性,能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人一旦没有生活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我们正处于富裕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中期。生活的挫折不可避免,但在某些情况下,失望和忧虑的磨练只会使生活变得快乐和振奋。
几年前,剧作家尼尔·西蒙曾说: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确切表达出他一生的主题。他的结论是:有一个词可以最恰当的描述,那就是“热情”。他说热情是主宰和激励他一切才能得力量,如果没有热情,生命会显得苍白和凄凉。当然,他是搞艺术的。
大家都应该有照相的兴趣吧!相片可以记录瞬间的美丽。但有一位建筑师却这样说到:“如果给我一台照相机,我可以从不同角度,把世界上任何地方秀建筑师的最新房屋,拍成行将倒塌得样子。因为我可以在上面找出五六个或七八个瑕疵,然后把镜头对准他们,就可以使人们相信整个建筑已经摇摇欲坠了。在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喜欢把镜头对准日常生活的消极面,如果总是这样,我们将会沮丧、忧虑、和痛苦。
整个世界就是一张精彩的无穷尽的课表,我们需要从中吸收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命之生。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法官霍尔姆斯90寿辰时去看望他,发现老人正埋头于书本之中。罗斯福问他:“法官先生,您干什么呢?”霍尔姆斯看了看他说:“我在训练我的大脑,总统先生。”其实他在自学希腊语。
我想我们现在应该用不断更新的热情对待我们的将来。我并不是劝在座各位去买一副望远镜,我想我们应该要有梦想的勇气。虽然梦想不一定能实现,但它能激励我们前进。大学的学习并不像我们中学阶段。它是完全靠自主的学习生活。
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1]都不会用。”
他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交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回答道;“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望的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去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的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我们所生活的21世纪是一个美好精彩的时代!不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事业、新的事业、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每天都在出现。罗宾·威廉推广的一句拉丁谚语是“把握今天”。的确把握今天也就是把握住了未来的日子。
生活不是一场彩排。生活中的成绩不是我们的目的地,而是一段旅程。愿命运的风风雨雨使我们的一生充满欢乐和希望!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心得体会实用学以致用总结篇10
第一次走进这里,好像我们曾经相识了好多年一样,或者说,它在这里一直等待着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场意外的邂逅,一段传奇的开始。
初到,这个面积不大却整齐干净,庄重严肃而不失活泼,简单优雅的校园,没有北大未名的明媚,没有水木清华的别致 。我却欣然接受这个小巧玲珑的大学,我该怎么称呼它呢?母校就是宁愿自己说它千万个不好,也不愿别人说它一句不好的地方。
在大一上学期里,我参加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应该是我大学生活开始的一个亮点。我加入了国政系的健美操队和国关的模联社团,这两样使我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无比。
健美操队训练的那段日子,最值得人去回味。训练多起来的时候常常没有时间吃饭,但所有的苦涩都比不上手
捧冠军奖杯时的喜悦。在舞台上听见结果宣布的那一刻,也是最疯狂的一刻,我和队友们尖叫着,抱成一团哭起来。这一个月来,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一齐涌上心头。这段日子,就像青春热烈的奔跑,攀上过高峰也跌落过低谷,在最后那一刹那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模联又是另一个大舞台。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我们开始走出那个曾经封闭而狭小的空间,走上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里,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寻找自己的方向。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面试,经过两轮面试终于拿到了这张通行证,接下来的两场比赛,无论如何,我都努力做到最好。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我结识了更多校外优秀的模联人,模联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我也能较快的适应。高中接受的并不是高压式的教育方法,因此,能比较顺利地适应。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课余时间也会看看相关的书籍,关心一下时政,向有经验的学长请教。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自己知识的缺漏。
我想,我并没有体会到别人口中所说的大学天堂般的生活。这是忙碌的,充实的一个学期。我并没有在上大学以后就养成睡懒觉的习惯,我依然坚持着高中的晨读习惯。有时,孤独感袭来,早晨出门时,天只是微微亮,校园里还有些空空荡荡。常常在路上思索,一个人的脚步总是略显孤单。挂上耳机,隔离外面的世界。直到那次因为到校外参加模联而五点半起床,出门时,图书馆门前排起的长队,在寒冷的清晨,微弱的月光,映照着地上的残雪,我的心底却泛起一股暖流,一丝感动。我想用感动这个词来形容。当你觉得自己够努力的时候,一定有人比你还要坚持,还要努力。这是一个人的选择,有的人选择睡懒觉,有的人选择早起,有的人选择了懈怠,有的人选择了坚持。有四个字一语道破天机,天道酬勤。
这是我的大学生活,它才刚刚开始。我将一如既往,朝着自己人生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