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想汇报6篇
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想汇报篇1
从《开国大典》读懂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幸福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中宣部建设的“学习强国”网络平台“视频学习”栏目可以观看一些党史、国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周六上午,点开“电影”子栏目,映入眼帘的是电影《开国大典》。
这部电影是198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并上映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影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1949年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是纪念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的献礼之作。
虽然之前已多次看过《开国大典》,但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重温这部影片,让人感慨良多,深切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经过7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飞跃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从百姓温饱不足到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物资短缺到坐上全球货物贸易头把交椅……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已大大增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实现质的飞跃。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赞同,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知史以明鉴,查古而知今。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不能忘记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我国已全面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思想不变质、信念不动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中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向为新中国成立而献出生命的无数人民英雄致敬!向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艰辛努力的各行各业杰出代表致敬!
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想汇报篇2
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改革开放源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先后来到广东的潮州、汕头等地进行考察,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就历史文化建设保护做出了重要指示,对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路径。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要保护历史文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了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支撑点。在农村,一些地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把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农旅的融合发展。在城市,从古镇到古街,从古城区到老城区,历史文化也得到了青睐与重视。历史文化既是一种厚重的文化积淀,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头。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要珍惜和保护好各地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作为地方领导干部,无论是推动本地经济发展,还是对未来发展做出决策规划时,都要牢固树立历史文化保护意识,要始终把历史文化的保护作为推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要倍加呵护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要从历史文化的源头上汲取改革开放的前行力量。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要传承历史文化。珍惜和保护好历史文化,目的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发扬光大,为了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如何才能科学传承并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需要科学把握。一方面不能搞过度修缮,不能搞片面的保护,把历史文化古迹与生产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搞一味的复古,更不能无中生有、千篇一律地搞所谓古镇古街古城建设,要注重本地历史文化实际,进行科学修缮,合理保护,要注重发挥历史文化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则不能搞过度开发,不能为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而人为破坏历史文化古迹,不能让历史文化成为一种点缀和幌子。尤其是在古城改造过程中,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和乡村的文脉,使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要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和古村落,要彰显文化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让人们受到更多教育,要让历史文化成为滋润人们心灵的源头活水。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要激活历史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在更高起点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从历史文化的根脉中汲取改革开放的动力活力,引导人们认识到改革开放成果的来之不易,从中感悟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起而行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想汇报篇3
大道之行向未来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3日前往北京展览馆,参观“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他强调,70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7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开天辟地的一件伟大壮举;70年间,中国发展一路向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巨变。回首七十载的光辉奋斗历程,得益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探索、积淀和选择;展望新时代的光荣奋斗征程,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选择和发展来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可以深切感受到这条道路的无比正确与伟大光荣。
站在70年的时间节点,回看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源自于对伟大道路的探索和积淀。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具有彪炳史册的重要意义和影响世界的巨大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近代以来,曾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而奋斗过、努力过,但最终都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而相继以失败告终了。最终,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得以实现。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得以建立,正是得益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对正确奋斗道路的艰辛探索和不断积淀。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势而生,并逐渐成为了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中坚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中国具体国情、中国革命实际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功开创了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继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站在70年的时间节点,感悟地覆天翻的历史成就,得益于对伟大道路的选择和继承。“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对全党发出谆谆告诫。毫无疑问,这里所说的“更长的路程”、“更伟大、更艰苦的工作”,就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断奋斗。历史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尽管出现了短暂的波折和动乱,但“正确的道路”终究也在日渐明晰起来。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重要历史转折点,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力挽狂澜、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激流勇进,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把这条道路成功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展发生历史性变革,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代越走越宽。
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70年间地覆天翻的历史成就,得益于对伟大道路的选择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选择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开辟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站在70年的时间节点,展望前途光明的奋斗历程,离不开对伟大道路的坚持和发展。“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从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乃至关乎党的生命的角度,高度重视和评价道路问题,可见道路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重要影响性。事实上,道路问题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关乎民族复兴伟大征程,更关乎人民幸福的实现进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途光明的奋斗历程,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的坚定有力、科学精准回答。
向外看,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要坚定“风景这边独好”的道路自信。“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知道。”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是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民来决定的。70年的光辉奋斗历程和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足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正确性。因此,无论世界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亦或是波谲云诡,我们都要坚定道路自信,保持政治定力,紧紧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放松、不走偏、不懈怠,任其“千磨万击”我自坚劲无比,任其“狂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伟大梦想。
向内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繁重,要增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清醒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一定之规”,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伟大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源于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故而也仍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既不墨守陈规,也不改弦易帜,是推动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辩证法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需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明确改革的目标、方向和任务,坚守改革的原则、底线和规矩,做到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七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激励人心的辉煌属于过去,前途光明的拼搏指引未来。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大踏步向前进,早日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想汇报篇4
党史教育是一堂全党的必修课
“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月1日,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这件大事,几天后,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部署——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更有特殊意义。就是要从百年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重温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既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进一步巩固,也是一堂全党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党史书写着党的初心,让我们继续前进方向明。回首百年历史,我党从当时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被反动派追杀的小党,到今天成为一个有着9000多万党员、领导14亿人口的执政大党,百年征程路漫漫,其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艰难险阻,有革命的高潮,也有历史的挫折,但一切都汇成了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风风雨雨中,更让我们找到了真理,坚定了信心,清晰了前进的方向。今天,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每个人都深深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今天。所以,当我们从一个百年走向另一个百年,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中,必须勿忘党的百年历史,方能保持正确的方向,继续好新的征程。
党史凝聚着党的灵魂,让我们继续前进动力足。在去年年初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其中就有“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的要求。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都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其中,将“三史”拓展为“四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将“四史”教育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所以如此,因为我党百年历史,始终是一部为中华谋复兴、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这也就是我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的灵魂所在,就是我们今天继续新征程的动力所在。
党史书写着党的信仰,让我们继续前进信念坚。坚定信念跟党走,在我们每个党员举起右手向党宣誓的那一刻,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和人民,就深深懂得,我党的成长壮大,我们今天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都是用先烈鲜血换来的,都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地奋斗出来的。换言之,我党的历史就是用无数党员、革命先烈的鲜血和汗水浇筑出来。“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理想不可丢”,在白色恐怖中,在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广大共产党人,始终保持了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今天,当我们向着新的历史目标进军,尤须从对党的历史学习中坚定信念,保持斗争精神,勇往直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必修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百年党史,就是我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常温常新的教科书。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奋斗历史、进步历史,值得认真珍惜和学习好。
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想汇报篇5
典籍里的中国,让华夏文明弦歌不辍
最是文明润人心,最是文化流永传。央视播出《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在网络引发收视高潮,关于中国经典文化和精粹文明的话题讨论也在网络成为焦点。同为中国人,共饮华夏文明长河一泓水,同根同宗、基因传承,华夏文明的力量绵延至今,依旧闪烁着无比璀璨的光芒,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得不说,“典籍里的中国”只是华夏文明的一扇小小的窗,将广袤无边的华夏文明开启一个角,让人感受到其中宇宙释放能量般的无穷魅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有什么的文化才会有什么样的民族与国家,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正是因为中华文明承载自强不息的勇毅顽强、蕴藏兼容并蓄的博大精深、涵盖协和万邦的融会贯通,方能在吐旧纳新、更迭换代上继承与弘扬。从黄炎传说,到秦皇汉武,再到唐宋元明清,无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高深内涵与广博厚重。中华文明如同一颗宝库,任何一个元素、一个阶段,都能泛荡起文明弥足珍贵的涟漪与碧波。
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因有薪火相传、一脉相系。从诸子百家,到秦赋汉歌,再到唐诗宋词,又到元曲明清小说,文字在文明中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文化的载体总是以多元的形式不断完善和洋溢色彩,如同在华夏文明千年长河淘洗与打磨的五色鹅卵石,标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智慧之韵味。当然,文明是劳动的成果,离开劳动的文明是缺乏支撑的。从玉门关到嘉峪关,从龙门石窟到江南园林,从万里长城到兵马俑,从滕王阁到岳阳楼,甚至是日常的饮食、服饰、车马等等,无不是劳动结晶的沉淀。从竹简刻写,到造纸印刷,文明与科技似乎天然汇通一体。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再到“云时代”、智能时代,文明的脚步蝶变升级,正是“劳动创造——科技变革——文明演绎”的爆炸内循环。
文明在历史更迭,文化自信屹立长存。历史的标尺延伸到今天,中国革命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改革开放文化,同样深深烙印着华夏文明的基因,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粹与优秀文化在激浊扬清、去伪存精中得到彰显与诠释。当然,这些先进文化、先锋文明同百年党史、七十多年新中国史、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史、五百多年社会主义史分不开。历史孕育了文化,文化拓展了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明将释放更具绚烂的光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文化的践行者、携带者、继承者和创造者。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文明发展理念,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向高潮,必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激发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让华夏文明弦歌不辍,必定要从党史中寻找密码钥匙,提振文化自信的根源与动能。
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想汇报篇6
读懂百年党史的精神内涵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百年党史里,既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各级党员干部要注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领会精神内涵、坚守初心使命,继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无私奉献、接续奋斗,更好地开创未来。
在学习党史教育中,解锁“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在百年的非凡奋斗中,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到遵义精神、延安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无数人顽强奋斗、前赴后继,共同筑起了中国人的精神谱系。现实反复证明,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要以红色经典为抓手,以具体事见具体人,进一步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通过组织群众参观革命遗迹、瞻仰革命文物、讲述红色革命故事,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传习、品牌打造、文艺创作等,让广大干部群众生动、鲜活、深刻地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脉络、把握历史史实、坚定“四个自信”。
在学习党史教育中,标定“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百年奋斗不息,赤子之心未改。党史的字里行间,深刻回答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新时代下,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艰难险阻,党更需要深深扎根人民心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围绕乡村振兴、营商环境建设、民生实事等领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将民需、民难、民怨找上来,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医疗、政务等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伟大篇章。
在学习党史教育中,锤炼“以变应变”的斗争本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当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但同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唯有在党史中汲取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学习斗争艺术、丰富斗争经验,才能始终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对潜在的风险洞若观火、对发展的趋势心知肚明、对事态的走向了如指掌,把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意外情况的预案做得周密一些,积极寻求规避系统性风险、化解复杂矛盾、谋求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以准确识变之智、科学应变之道、主动求变之能,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势蓄力。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读懂百年党史的精神内涵,从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艰辛探索中把握历史规律、认识历史必然、把握历史主动,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推荐访问:国史 党史 思想汇报 党史国史思想报告 党史新中国史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论党史 有关党史的思想报告 思想报告党史 党史理论报告 思想汇报关于党史 党史概论思想汇报 党史的思想汇报 与党史相关的思想汇报